一年五万!能上澳洲私校的,都是有钱人孩子?

共1831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阅读导航

  • 什么是有钱人?

  • 非富即贵的家庭

  • 经济基础好的澳洲中产阶层

  • 舍得教育投资的普通家庭

  • 借贷也要送孩子去私校的家庭

  • 拿奖学金的孩子

  • 结语

什么是有钱人?

什么是有钱,什么叫有钱人?
每个人对“有钱”的定义各不相同:
有人说50万澳元算有钱人,有人说100万,有人说200万澳元才勉强算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其中一点,就是对教育看法的不同,特别是要把孩子送到公校或者私校结果的不同。
教育,是很多家庭的开支大头。
在悉尼,好一点的私校每年学费大概3万左右,再加上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个孩子最好准备4-5万澳币一年。
能付得起这些钱的家庭肯定不穷。
但是不是很有钱?不一定。
供一个孩子读私校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同时供好几个,还得供好多年,比如是从学前班一直读到12年级,还是只读中学六年。
如果家里孩子多,并且从学前班就都送私校的,那肯定是有钱人。
总结一下,大部分的私校家长们分为以下四类:
非富即贵的家庭
第一类,非富即贵的家庭。学费捐款啥的,对他们而言不过就是一块小蛋糕。
这类家庭大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扎根在澳洲,祖孙几代人都就读澳洲知名私校,家里的亲戚很多都是老校友,无论家里兄弟姐妹有几个,全都在读私校。
孩子的爸爸或爷爷是在维基百科里有介绍的,出现在媒体报道里。
这类家庭的妈妈基本不工作,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举止优雅,一般都在学校家长委员会里面担任重要职务,孩子在学校里的知名度较高。
另一种是近些年刚从中国来的新移民。
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之前在国内经商非常成功,国内国外拥有多处房产和物业等等投资,财务完全自由。
捐点钱投资学校的硬件设施(建新图书馆游泳馆啥的)都非常大方。
这类家庭有钱有闲,因为刚来不久,对澳洲当地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乐于参与孩子校内外各类活动,积极融入本校的家长群,密切关注孩子到了新环境是否适应是否开心。
经济基础好的澳洲中产阶层
第二类,经济基础好的澳洲中产阶层。
专业人士比如律师、医生、工程师,大学教授等等。或者是家族生意的经营者、大公司的管理层。
这其中包括土生土长的澳洲人,各国移民二代三代,还有早期来澳留学后定居的,待了十几二十年的华人移民第一代。
除了有稳定工作,较高的收入,还持有一些优质的房产物业和股票投资。
送孩子去私校,支付昂贵学费并不费劲,不会影响原有的生活质量。
舍得教育投资的普通家庭
第三类,特别舍得教育投资的普通家庭。
有的是双职工,有的是靠一方收入,还有的是夫妻俩经营一个小生意。
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投资理财项目,家庭总收入水平还不错。
但如果有两个以上孩子同时都送去私校,经济压力变大,生活花销必须精打细算。
万一夫妻俩任何一方的工作/生意出了问题,比如裁员,比如疫情,对家庭生活水平影响非常大。
借贷也要送孩子去私校的家庭
第四类,砸锅卖铁,宁可借贷也要送孩子去私校的家庭。
这一类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
但执拗的以为只要能把孩子送进私校这个圈子,就能交到非富即贵的朋友,就可以跨越阶层,以为私校经历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和打通人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哪怕父母省吃俭用,或者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又或者把自住房卖了换个差一点的小房子,也要把这笔私校学费挤出来。
拿奖学金的孩子
当然还有极少数的家庭是孩子优秀,成绩好,拿着奖学金入校的,这类家庭什么可能性都有。
有钱的没钱的或者是普通家庭。
但一定是花了时间精力重点培养孩子的家庭。毕竟,比起OC班(小学尖子班),精英中学,私校全额奖学金的名额更是凤毛菱角。
千万不要认为,拿到奖学金的家庭就没钱。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家庭,明明有财力送孩子去私校,但家里牛娃就这么争气,不费一针一线也能考进去。
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这些普娃家长只能流口水羡慕一下。
结语
很多家长在考虑选择私校的时候,有一个被广泛考虑的优势:
私校家长圈优质的人脉关系,为孩子以后在澳洲主流社会立足打下基础。
甚至还有些华人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私校,自己就可以轻松的融入澳洲本土精英圈子,富豪圈,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意都有利。
但实际上,据我这么多年来的观察,作为华裔第一代移民的家庭,无论是在私校还是公校想要融入澳洲主流社会仍有不小的压力。更别说加入本地精英富豪家长圈了。
这不是简简单单花钱送私校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如果你也对澳洲教育感兴趣,欢迎扫描底部海报的二维码加入 海豚姐的私校私享会 ,一起讨论在澳洲的育儿养娃经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