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摄计】摄影需要巧妙的截取 精致的修饰
疫变 组照一
含蓄或直白,你得选择
【摄影评论家公众杨徽】这是华为手机直出的片子,两组片子主题基本相同,取材于新冠病毒这一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对商业带来的意想不到的阵痛。昔日的红火景象与今天的冷落寂寥,甚至有的店铺面临转型或关闭的考验,在经济复苏前夜的影像纪录,借此折射出对社会发展模式、环境资源应用、人文价值理念的思考,也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
两组片子表现方式略有不同。第一组含蓄多意,借用镜面、文字和特征标识,传递信息,给人现实和梦幻的交织感,与时空的不确定性,足以让人玩味和想象;第二组平实直观,一眼便传递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场景。也许两种风格没有非常的谁有谁劣标准,平铺直叙也是一种手法,甚至不少作品还是传世经典。
一前一后拍 看见差距
而我所喜欢的纪实和艺术水乳交融,给纪实更多的艺术范,无疑是相当烧脑的事情。保持纪实的特质,不失艺术的手法,如抓住瞬间的神态(形态)或有说服力的细节。反映出内心想表达的真情实感,或现实中所产生的真实事件场景。
其次,要从艺术角度审视,以什么样的切入去拍摄才能更好的反映出你的思想。在保真前提下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觉,与超越平凡的艺术价值。包括意、趣的表达,光、影的表现,色、调的构成。最好是能拍出熟悉的陌生感。往往很多人看了别人的作品,总是说这种片子没什么大不了我也拍得出来,是的,你看过后,你觉得你也拍得出来,看之前你为什么拍不出来?关键是一前一后,其实就是差距所在。
疫变 组照之二
巧妙截取很重要
独到的发现就是摄影的灵魂,它的可贵指出在于它可以让人们看到“不见”、“不愿见”和“不能见”。但最终决定摄影走向的,并不是摄影家的个人意趣,而是文化视野,以此来巧妙的“截取”和精致“修饰”世间万物尤为重要。
凭心而论,摄影并不客观、也不真实,只因有我在现场,大家约定俗成,信以为真罢了!摄影绝不是照搬现实,即使是纪实摄影也不行,因为现实根本就不可能在影像中被全息的再现,哪怕今天的3D动态影像也展现不了拍摄对象和世界千丝万缕的关联。有拍摄经验的人都知道,现实中看着很神奇精彩的东西,拍进画框后可能就什么都不是了。
因为摄影是一种截取,一旦被截取进画框之后,就不再是原来的“现实”,也不是原来的“此情此景”而成为了文本,就挣脱了原先的语境,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而完成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将“现实”中本来没有关联或是没有文本意义的视觉元素,利用特定的主线、视角、景别、瞬间、色调、明暗关系等等,变成有关联的视觉元素,并赋予其文本意义,越巧妙越有价值。如组照一里面,汇聚相近内容的广告公示招贴等成为具有个人意识的影像组合,这才是摄影语言的核心语法,而光影构图点线面等只不过都是思想编码解码最基本的视觉符号而已。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正是因为将文本中的“现实”从日常的现实中巧妙的“截取”了出来。而摄影史上的那些大师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其实也正是因为他们对这一摄影语言的思想编码解码的规则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精致修饰很关键
同时进行的是以“修饰”现实为特征的“重构影像”。这也就是说,记录并非是摄影的全部,被记录到了取景框内的现实,已经在瞬间转化成了文本,转化成了不再等同于现实的视觉符号,从而实现了影像对拍摄对象的修饰,换言之,拍摄对象从本体变成了喻体、或从泛指到特指,并被赋予了新的文本的意义,构思越精致越有价值……而这时,“艺术性”的萌芽也就随之产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照片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艺术”的含量,除非它不是一幅好照片,并且修饰性越大,艺术性越高。一切历史叙事都无法超越其文本性,连所有的纪实摄影其实也同样无法获得超越文本性之外的“真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纪实摄影也是艺术的。
单照强调的是每幅照片自身都具有文本上的自足性,在修辞上是诗性的和隐喻的,决定性瞬间和特定细节或符号是让修饰精致起来的关键;组照强调的则是单照组合成整个系统的自足性和完整性,在修辞上更偏重意喻,也就是图与图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叙述效果,或物理组合产生的化学反应。所以作品的内在思维逻辑或故事情节是让修饰精致起来的要素。
--------------------------------------------------------------------------------
摄影有难题?打开【摄影评论家】公众号找秘诀:
摄影的困惑----
摄影的评图----
摄影的玩法----
摄影的解析----
摄影的提升----
常年征集:评图作品、评论议题、热点事件
编辑微信:LYCH_YH
邮箱:228106098@qq.com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