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高恺和他固化的诗歌

【内容提要】也不知道从哪儿听到一种说法(也许是我杜撰的,没有查证),雕塑是固化的诗歌,雕塑家都是伟大的诗人。《书生》手中所握的那卷书以及那留白让我们若有所思,是孤独、是寂寞还是作者有意要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我不得而知,也不敢随意揣摩,只能把所有的思考和困惑留给自己,期待时光和岁月能够带给我最美最完整最恰切的答案。既然岁月能够让高恺兄雕刻如此精美的诗句,那必然也会让我读懂他那些凝固的音乐。

高恺和他固化的诗歌

乾州蕞娃

也不知道从哪儿听到一种说法(也许是我杜撰的,没有查证),雕塑是固化的诗歌,雕塑家都是伟大的诗人。雕塑家和诗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是用笔来记录,而另一个是用刻刀来展示,一个是用文字来记录,一个是用雕塑来展示,都是表现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两者都要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都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世事发现社会的本质,并且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反映社会,启迪人生。

在我最初的印象中,高恺先生是一位雕塑工艺美术师,但是随着我们交往的日益密切,我更认为他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是一个思索者。当我读完他的《老坟》创作手记以后,我突然有一种认识,高恺先生就是我身边的那个思想者(我是在陕西省图书馆门前见到雕塑“思想者”的)。在他的新浪博客上,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落生渭北,自号:关中笨鸟。喜书爱字,尤钟泥塑。舞文弄墨,记录生活。”他不仅自己在文化艺术的田地上耕耘着,而且还积极参与文化艺术的传播,参与了两三个文学公众号及社会团体的运营。

和高恺先生的相识是在微信群,相知于活动中。我们两个都属于那种不善言语的,所以对彼此的关注就能多一些。知道他的雕塑作品在《中国雕塑网》受到好评,被《印象中国》杂志美术卷收藏。他依据作家王海的长篇小说《老坟》创作的十二组泥塑群像,古朴传神,被秦汉文学馆收藏,观者好评如潮。

但是,对他更多、更为深刻的了解来自于他那个叫做“关中笨鸟”的新浪博客,通过他的《老坟演绎》系列文章我知道了他的《老坟》系列雕塑创作的社会背景,也知道了“如果说历史是对一个族群或国家一段时期内人生活的记录,那么艺术便是个人对生活、对历史的咀嚼、呈现与表达。”的深刻含义。

感知高恺先生,和先生的雕塑作品集《紫云雕梦》有关。这是高恺先生的曾经一个时期的雕刻作品(泥塑)的展现,由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和乾陵文化艺术研究交流基地联袂推介,人物出版社2016年月出版的。作品集《紫云雕梦》包括:题序两篇(康亦庄《闲云看罢奏雕刀》、李新昌《心仪乡土》)、雕塑作品(泥塑25、仿紫铜雕10)、创作随想(《感觉、思维、空间》《金字塔》《观念物象》《中国式抽象》《意象随想》)、王海的《孤独书生的真情告别》以及李晓燕的书法作品《雕刻时光》。

看着《紫云雕梦》中的作品,我的感觉十分复杂。这里有抽象与具象,有写实与夸张,有熟悉与陌生。

二胡、秦腔、三弦、老腔、开会、豆腐脑、织布、迎亲、悄悄话、村长,这一幅幅作品莫不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的真实记录与再现,看着那些惟妙惟肖的作品,我仿佛回到了那曾经的岁月,和作者、和那些泥人一起吃豆腐脑、一起听秦腔,一起听队长训话。尤其是豆腐脑让我再次想起了乾县人关于吃豆腐脑的标准动作:一手端碗(手里还塞着半块热蒸馍,另外半块早已经被他蘸过辣子水水喂进了嘴里),一手拿着勺子圪蹴(蹲)在地上,先用勺子将豆腐脑横一道竖一道的划开,好让豆腐脑与汁子完美的融合,这个时候再舀一勺豆腐脑慢慢地吸进嘴里(豆腐脑不用嚼),然后撕一块热馒头喂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回味着,仿佛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此。

依据作家王海的长篇小说《老坟》创作的十二组泥塑群像更是让我们对于雕塑与叙事诗之间的联系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那一个个各具情态的泥人仿佛我们的先辈活生生的站在我们的面前,叙述着尚未风干的昨日故事,那故事尚且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牵牛花的露珠,而那露珠在碧绿的叶子上,在那蓝盈盈的花瓣上滚来滚去。

狮、梦秦、书生、始皇、滴水涌泉、风骨、阶梯、放歌、行吟、雪娃娃、问道,这些作品设若你没有一点艺术的细胞、设若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设若你缺乏丰富的想象力,要读懂这些作品,还真有点难。比如说《问道》中,一个嘴巴上是“仁”字的很明显是孔子,而另一个嘴巴上是“道”的则是老子,这一组雕塑真实地记录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阶梯》则寓意着所有人类进步的阶梯最后都转化为人类文明记录的史册。

《苏大强》《画家》《作家》以及《书生》都是写实与夸张的结合。尤其是《书生》手中所握的那卷书以及那留白让我们若有所思,是孤独、是寂寞还是作者有意要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我不得而知,也不敢随意揣摩,只能把所有的思考和困惑留给自己,期待时光和岁月能够带给我最美最完整最恰切的答案。既然岁月能够让高恺兄雕刻如此精美的诗句,那必然也会让我读懂他那些凝固的音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