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博士,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留存有基础。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自有沉淀,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尚且不够。近年来,随着书法的专业化,从欧阳中石开始兴起的书法专业竟然诞生了书法博士。

这不禁让人感慨,书法博士这一称号真的有对应的含金量吗。其实不然,作为书法大家的启功先生一直都反对将书法专业化,尤其是书法博士,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一、中国书法的专业,自欧阳中石起

书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离不开欧阳中石,出生于动荡年代的欧阳中石先是考入了北大哲学系、并师从当时的哲学大师金岳霖。当时的欧阳中石主要在首都师范大学任教,恰逢书法教育的发展,他也开始开辟高等书法教育。

这时的欧阳中石原本想要获得启功先生的支持,此时早已经是书法大家的启功先生,对于将书法专业学科化表示不支持。但这并没有阻止欧阳中石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书法专业,原本有着一定书法经验的欧阳中石确实有了一定的师者基础。

也凭借着这样的书法基础,欧阳中石开始了书法教育之路。他原本对于中国书法的磨练,让他对于中国书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他人生的后期因为烟火气太多,所以对于他后期的字让人不禁感受到了过重的功利心。这一时候关于中国书法成为专业的学科门类,也是从他开始的。

1993年,当时在中国书法界,名气大盛的欧阳中石开始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书法博士点。从这一时候开始,欧阳中石便开始着手培育了中国第一代的书法博士。但是,他自己也不曾想到,因为从这一时候开始的书法学科和书法博士成为了败坏的开始。

二、书法成为一门专业,败坏之始

作为一名书法家来说,欧阳中石的书法基础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对于一个教育家应有的责任来说,欧阳中石的做法却不是那么恰当。

一门学科的成立必然有着理论的沉淀,正是有着雄厚的学科基础之后才能够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于书法这一门学科来说,它并没有达到学科设立的程度。尤其是将学科的最高职位直接定在了书法博士方面,更显得基础薄弱。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等级当中,博士是顶尖的层次,这是代表着中国学术上最为顶尖的人物。但是对于书法这一门的行为艺术来说,它本身并不足以发展成为专业性的学科,而这样诞生出来的书法博士更有着哗众取宠的嫌疑。

尤其是书法博士的名头对于某类人来说,更容易带来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通过书法博士的噱头来获取利益、从而使得书法界成为了名利的疆场。

这也是欧阳中石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前半生的欧阳中石在书法方面可以说是循规蹈矩。

但随着个人名气的提高,他也想获得更高的名望、由此催生出了书法学科。但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欧阳中石为人所诟病。在书法作为专业学科的基础并不深厚的同时,又导致培育了一批追逐名利的饿狼。

三、书法博士,名利争夺不休的疆场

从最为基础的学科设置来说,一门学科能够评选为博士点自然有着大批教育经费的收入。尤其是教育和金钱挂上了钩,这更使得一部分所谓的名家书法博士纷纷进入了经费争夺的赛场。

要知道,书法博士点的开设,让欧阳中石名利双收。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成为了所谓的书法教授,但是这些所谓书法博士的字有真的能够满足书法学科的要求吗?这个答案很明显是不够的。

作为书法博士的开创者,欧阳中石本身的书法也仅是有一定的成果,尚且不能满足博导的水平要求。在鱼龙混杂之下,书法学科更多地成为了敛财和经费争夺的场所。

在这门学科当中,对于专业知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从下手的,只能通过其他方面东拼西凑出来。试问在这一情况下,培育出来的人才又怎么能够成为真正的书法大家。

在金钱和名利的诱惑下,这些书法博士身上不免沾染了俗气;日渐的焦灼与争夺让这些人变得越发出格。欧阳中石号称是培养了三千弟子,但如今比较有名气的四个弟子却饱受非议,他的这些弟子虽然名义上是书法家,但是成果和能力并没有实现匹配。

相反的是他们更热衷于追名逐利,为了所谓的名声利益不惜撕破脸皮。一些所谓的大师,甚至连中国书法基本的结构都不了解,今也可以嬉笑怒骂于评委台上。欧阳中石所努力的这一门学科正在被毁掉。

四、回归本质,莫让书法成为笑话

对于书法而言,它的学科专业化是不足够的。所谓的书法博士称号也是一个笑话,一个简单的行为,艺术展时间的检验当中才确定下来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可以成为知识传递的高屋建瓴。从这一方面来说,欧阳中石设置书法博士点,可以说是打乱了书法原本的艺术氛围。

书法的本质应该是一个人在经历磨练以后,通过字体展现出来的个人性质。但如今的书法博士却是将其变成了一个赚取利益和名声的职业,是书法博士,却未必能够称之为书法大师。在这里评价的不仅是个人的艺术功底,同时也是自己的功底和人品的修养。

书法三千特质,文字何止数万。这里面无一不体现着书法的本质亟待回归,让这一门书法艺术脱离名利的疆场,书法博士的笑话,应当及时解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