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戚墅堰老街,勾起那些古运河畔的记忆,一起来怀旧沧桑
戚墅堰对于常州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区域概念,然而,她却是常州永远无法抹去也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州不仅有着3200年的文字记载史以及2500年的建城史,刨根问底,戚墅堰还将常州的人类居住史上溯至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
考古发现在戚墅堰圩墩一带,第一批常州先民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当时圩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密茂,透过遗址,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远古时期的常州先民们建造低矮简陋的茅舍,使用磨制光滑的石铲、石锄种植、收割稻谷,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圩墩遗址——
揆诸历史,“戚墅堰”一词得名始于北宋元祐六年,也就是差不多司马光推翻王安石变法的那一年。当时因治芙蓉湖,开堰置闸,有戚姓人氏于大运河旁耕植定居,发家繁衍,史载“实世族戚氏卜居始,因居墅显”,“戚墅”两字由此而来并延续了将近一千年,早称戚墅港,属地武进。
到南宋嘉泰年间,设南北戚墅港,南导入太湖、北引至长江,戚墅堰枕江蹈湖,又因大运河上连扬州、下连苏杭,水运交通极为便利,此地成为行商坐贾和官府漕运必经之处。至元代,戚墅堰兴漆市而成街镇。到清乾隆年间,此地已是万商云集,百业俱兴。
——旧时运河——
太平天国以后,商市从芳渚转向万安桥一带,形成沿京杭运河的街市。民国年间,当地粮商收购小麦,运河沿线帆桅如林,雁排齿列,稻获时节尤甚,戚墅堰因此留下了“小无锡”的美名。
随着古老中国的近代化转型,戚墅堰逐渐从单纯的水运枢纽发展成为水陆交通中心。光绪三十四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设戚墅堰站兼营客货;民国25年,修筑武青公路,陆运兴起更添便捷。
——戚墅堰站——
水陆交通的兴盛又伴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常州、无锡一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戚墅堰作为连接锡、常的水陆要冲,首开近代化之先河。
民国八年,刘瑞金创办燧源电灯厂;民国十一年,张云博、杨翼之创建国内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利明纺织厂;民国十三年,杨延东开办震华制造电器机械总厂。此后,碾米厂、面粉厂、油厂、铁工厂相继兴办。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始建于1898年的上海吴淞机厂,于民国25年迁至戚墅堰,占地42公顷,职工1500多人,是常州第一个大型近代化工厂,它后来的名字——中国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更是享誉国内。
——戚墅堰机车厂——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铁路系统内号称“南北两qi”(齐齐哈尔+戚墅堰),戚机厂不仅是中国铁路六次提速的动力先驱,也是首次翻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口和首列高铁牵引的动力来源,戚机厂在铁路工业系统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6000年的文脉,辉煌而灿烂的工商业历史,曾经让戚墅堰给常州带来了无数荣耀。今天,始建于明代的万安桥依然静静地横卧在京杭大运河北岸,全长600多米的戚墅堰老街虽已不复当年繁华,但其过往的影子早已深深地刻画在戚区人的心中。
——戚墅堰老街——
从六千年历史的圩墩遗址,
到百年央企的现代工业文明,
这里有时光小偷偷不走的岁月,
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
每一天,鲜活,而深刻。
大运河潺潺流动,贯穿了东西,
市区已难见的繁忙船运,
是戚墅堰人每天见惯了的风景。
大运河,为戚墅堰带来了繁荣,
也织起了运河两岸人们柴米油盐的日子。
“帆影西来趁顺道牙樯绘出桑麻两岸,
水光东去看横排雁齿汇成烟火千家”、
繁华盛景虽一去不返,
但在东街老街,依稀能寻到丝丝缕缕的痕迹。
斑驳的墙壁上,依稀可见街号牌和邮政编号牌,
低矮的瓦房与颇具年代感的木门,
似乎一下子就把人拉到了二三十年前,
那是还流行着凤凰自行车与黑白电视机的年代。
戚墅堰老街,现存东街约200米。
精工细做的老鞋匠。
缝制好的冬鞋,暖暖的。
怡然自得的酿酒师傅。
酒香不怕巷子深。
剃头店。
老人,老店,老主顾,时光仿佛在此刻停留。
梨膏糖,唤起多少人的记忆。
茶室门口看家的小狗,朝我迎面而来。
它冲着我的手机镜头来了个大眼瞪小眼。我透过镜头俯视着它,它透过手机屏幕仰视着我,眼神是柔柔的,充满善意。
出乎意料的是,老街人并没有因为它的陈旧而离开,
锅碗瓢盆的烟火气随处可见。
然而,走得再远,
心里总有个地方。
老街,就是城市的童年。
趁老街还在,趁阳光正好,
让我们一起回到最熟悉的街头巷陌,
重温儿时回忆,品味烟火细节。
“早在宋朝以前,戚墅堰地区就是戚姓人家的聚居地,后有戚墅港。”
七月的这个寻常午后,
绿槐重叠、石榴初红。
运河水静静奔流,
一如千年来的每一天。
古运河北通长江、南通太湖,
便利的交通带来发达的商业。
元时
戚墅堰兴漆市,清乾隆年间已成“万商云集、百业俱兴”之地,是全国四大集市之一,最盛时有商铺426家、摊点400家。
民国时期
实业兴旺,工厂林立,水路、公路、铁路交通发达。街上光是米厂、粉厂、油坊就有二十余家。乡人在河床里打桩架横梁铺木板,是为水阁,上行人下停船,乃枕河而居的江南古镇常见的建筑形式。
“每天足有1000多人坐火车、坐船来戚墅堰街上做生意。”
在62岁的本地史研究者徐汉平的叙述中,
遇见那个车船往来、灯火璀璨的年代。
赶集要辗转走过三座桥:
惠济桥、万安桥、兴隆桥。
曾经的万安桥
如今的万安桥
沿河的长街上开满了
粮行、茶食、鱼市、肉铺、
面店、糖坊、食盐店、豆腐坊、
书场、戏馆、浴室、布庄、
弹花店、木器、打铁、南货行、
焰火铺、照相馆、中西药
......
这一条街,两小时逛不完。
夜市一度要到晚上9点才收摊,
历经风雨,几度变迁,
现存的戚墅堰老街
主要指的是沿着运河的东街、中街与西街,
约有600多米,中有支巷密布。
▲俯瞰运河畔的老街
“街上现存4栋民国建筑,其余多为新中国成立后翻建。”
80岁的琵琶演奏家王东宝,
在老街教琵琶已有一个甲子的辰光。
目睹老街由盛极转向平淡,
唯有运河浩荡,琵琶低语。
▲绿树掩映民国老屋
行走在夏日的老街上,
跨过一道石阶,转过一条弄堂,
老旧的杂货铺里风扇吱呀,
卖糖人已收了梨膏摊子,
活动室的褪色雕花玻璃门里透出喧嚣,
六角亭包子铺的肉包刚刚出笼,
幽暗的理发店与深院里的针灸室也尚在营业……
▲见证岁月的牙科室
繁华故去,烟火犹在。
翠绿的爬山虎爬上断井残垣,
一只黄狗在街中央瞌睡,
屋顶上有花猫经过。
沿着牌楼弄,
拜访几处晚清民国老宅,
或芳草萋萋深锁重门,
或依然有人家居住。
百年时光须臾弹指,
又好似在这里长久停驻。
万安桥上,夕阳晚照。
在戚墅堰老街,
聆听古老与未来相遇。
琵琶拨尽黄昏月,
墙角花开春相续。
这物外光阴匆匆,
至少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