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 | 二十四式克星掌

“克星掌”来源于家传峨嵋气功采气法、川东武林点穴术,以及太极八卦蛇拳等内家气功和拳术的精华,配合呼吸意念,形成一种医武结合、理法并茂,引人入胜的新型功法。坚持修炼,能够起到治病健身、益寿延年、开发智能、防身自卫、美化体姿、陶冶情操的作用。经临床和教学应用,深受广大患者及气功武术爱好者的好评,已为海内外行家瞩目。

“克星掌”顺应日月星辰和天体的自然规律,整套功法不离阴阳变化。主张外柔内刚、刚柔并施,以柔为主、自然流畅。在行云流水缠绵不断的舒缓运动中,采天地真气、吸日月精华。让人如入太空幻境,在圆圆的宇宙空间遨游;时而徜徉仙山,时而沐浴瑶池,刹那怀拥乾坤,须臾天体合一。无论是腾挪闪转等身法,弓马赴虚等步法,纭牵推捧等手法,无不围绕一个“圆”字运行。身体处于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圆活贯通、刚柔应变之中。随着形态的运化、使人冥思遐想到东升的太阳、西坠的月亮、雨后的采虹、风中的桃饺、引颈屈伸的仙鹤...调身调息调心于象形之中,松静圆柔顺达在潜意识里。从而内气充沛,气血调畅,肢体灵活。让人悟出“克星掌”的精妙,圆是永恒的化身,圆是长寿的真谛。

“克星掌”行功动作看起来吞吐起伏、潇洒自如,其实并不高难,它具有优美舞蹈的多采多姿,内家拳术的雄浑稳健,上乘功法的仙风气度。明显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享受。全套功法仅24式,早晚可练,不出偏差。练完一遍约三分钟左右,不耽误时间。如时间充裕并体壮功深,还可重复修炼。正如一首美妙的歌曲,反复听唱却更加使人抒情和惬意。场地不苛求,室内室外均可,三四平方米足也。习功者只要能行动,男女老少皆宜。体弱或初学者桩位可站高些,动作幅度可小点,体强功深者桩位可站低些,动作幅度可大点,还可根据自身的疾病和爱好,调上节奏不同、风格各异的音乐,则更具一番风韵,其妙难以言表。

修炼“克星掌”得气快,很容易让人进入气功境界,敏感到全身经络和内脏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之间的联系,根据各个部位出现的冷热酸麻胀痛痒轻重大小浮沉晃,以及暖流、牵引、肉跳、针刺等感觉,就能明了这个部位的功能病变,随着练功时日的增长,这些感觉症状便会自行消失。这是因为通过形体锻炼和呼吸意念的训练培养了“精气神”达到了舒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中枢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善体内循环,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体的效果。

临床上用“克星掌”对患者进行逐段或选择性的授功,常可收到令人满意的功效。特别是对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痛、冠心病、高血压、心律不齐、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失眠、忧郁症、消化不良、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支气管炎等疗效更佳。

“克星掌”集气功武术医疗保健之长,具养生修性健美防身之妙,既强壮体魄,又美化形态,既开发智力,又涵养道德,适合当代人的爱好和追求。因此,备受各界人土的欢迎。

长时期进行“克星掌”修炼的人,能使掌指具有渗透性的震颤功能。在当前'外气”说很难服众的情况下,即使对那些对气功持有偏见的人,只要用发功后的掌指置于他(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即可令其感到或热或凉或麻或胀的震颤感。其疗效范围超过电子按摩了。

修炼“克星掌”讲求手眼身步法的锻炼,纠正人体的不良姿态和举止。功法中还深藏着不少防身技击的玄机,往往一掌击倒来犯之敌,还令其不知所以然。

一、“克星掌”功法示意

1.作为医疗保健,行功时想到自己是在治病健身,益智美容。全身肌肉、骨骼、经络的活动都是在治疗自已某个部位的疾病,改善某个部位的功能、不用其他意念意守,持之以恒,必有奇效。

2.如为加深气功功夫,进入更高境界,行功时默颂功法名称,或顾名思义地根据形态,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日久功深有可能出现特异功能。

3.如想增强内功,提高防卫能力,行动中意想自己功强力大,招招式式都能防守出击。水到渠成时定能得心应手。

4.行功力求舒缓圆活,连接不断,手随身转,步随腰行,发出动作时呼气,回收动作时吸气。进入高境界,自然忘其呼吸。长期坚持修炼,能够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5.行功时五指分开,拇、食二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微屈,手中似有托球感。

二、动作要领

1.天地合一十指交(图1)

取立正姿式,情绪平静、全身放松、缓慢呼吸,两眼平视前方,两手怀抱,十指指尖接触,沉肩坠肘如行拱手礼。

2.乾坤扭转马步瞧(图2一4)

两手松开,右手如端球置于下丹出气海穴,左手如按球置于中丹田腋中穴,两手作滚动状扭转成左手端球于下,右手在上,左脚向左侧移出的同时,左手如端球由前向左,右手反掌心向上往右侧伸开,面随左转,成马步分掌式。

3.丁步抱球换弓步(图5-6)

面由左向右,翻动右掌,掌心向上,左掌如端球随左脚同时向右侧收回,左掌端球于右侧天枢穴处,右掌逆时针划圆作按球状,左脚脚尖点地置于右脚侧二分之一处,成丁步抱球式.左脚向正前迈出,左手端球向前,右掌掌心朝上向后伸,成弓步伸展式。

4.独立旋转虚步照(图7-9)

左掌左脚回收,身向右转90度,左脚提膝右脚独立,左掌由腹前向上穿,右掌由头前向下按,右脚根抬起以前脚掌为轴,向前移动,身左转90度,面左转180度,左脚脚尖向前点地左手由上向下向前反掌心朝上。右掌由下向上成虚步亮掌式。

5.丹凤朝阳海退潮(图10-12)

右脚独立,左掌内收,右掌顺时针划圆下按,成独立抱球式,两手抱球上下翻转。右掌端球向上,左脚落地向前滑移,左掌同时向下向前,成赴步切掌式。

6.马步转身须拧腰(图13)

身体重心向左移后立起,两手姿式不变,两臂随拧腰而摆动,面由左向右,成马步探掌式。

7.八卦淌泥行步走

右侧手脚回收后又同时向前,两手姿式不变,左脚向前迈步如淌行稀泥地,身右转180度(图14一16),右侧手脚又回收后再向前迈步如淌泥,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如淌泥,身右转180度。

8.金蛇缠臂上下绕(图17-20)

脚下姿式不变,右掌向上顺时针划圆,身左转90度。右掌划下。右掌顺时针划向左侧再向右上划出后又随即划回下丹田,右掌再逆时针向右侧划出,身随左转90度,再逆时针划向头顶上方。

9.宝珠沉浮海底捞(图21一25)

直右掌向下划出成左弓步,左掌如按球,重心右移后左脚提膝,右脚独立,两掌捧球于右侧,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左脚向前落地,身向左扭转180度,双掌翻转成右掌在下左掌在上,两掌逆时针翻转后左掌向左上穿右掌反掌心朝上向下穿,右脚落地向前滑移成赴步穿掌式。

10.浪子戏球怀中掏(图26一29)

身体重心右移后立起,左脚上前成左弓步,左掌前按如捧球,右掌在下反掌心朝上,脚不变,右掌向前翻掌,两掌心同时朝上,右掌由左向右拉开,身转90度成马步,面随向右,身左转90度,成弓步,右掌向左按球。右掌反掌心向右挖下,左掌向上,身右转90度,下蹲成赴步,立成马步,右掌由腋下向怀内掏出如端球。

11.颠倒乾坤看日月(图30-31)

重心左移,右掌端球向左侧,左掌如按球,掌心右移,左脚成高虚步,两掌翻转(右上左下),成捧球状。左脚向前迈出成马步,左掌端球向前,右掌反掌心向后,面向左似看球。

12.反身八卦走一遭(图32一33)

左掌左脚回收后即向前,两掌姿式不变,右脚向前迈--大步如淌稀泥,身左转180度左掌左脚回收后又向前,手式仍不变,右脚上前迈一大步如淌稀泥,身左转180度。

13.黄龙缠身吐珠宝(图34-35)

左掌逆时针划圆向上,重心偏右,左掌向上向下逆时针向下划至左腋下掌心向上,左掌不停,继续向腋下划出,形成马步双探掌。

14.星移斗转马步抛(图36--40)

身向左转成左弓步,右掌按球,重心由左移向右成右弓步,右掌由胸前向右拉开,掌心向上,身向右微倾,如球从左掌滚向右掌,左脚收拢成丁步,左掌向前按球,身右转90度。身继续右转90度。双掌于胸前划半圆分别端于腹前两侧,掌心朝上,身左转90度,两掌重叠于下丹田(男左掌心在上,女右掌心在上),由丁步转成马步,两掌仍重叠由下丹田移至中丹田后,分开向左右用力弹出。

15.仙鹤引颈朝天歌(图41-42)

左脚问收后成立正式;右掌与左掌重叠(同前)收回下丹田后右掌向后向上划弧,目随右掌运转,待右掌向上手直倒腕时目视前方。

16.昆鹏展翅泰山倒(图43-45)

右掌向下与左掌重叠于下丹田(同前)左脚提膝,右脚独立,两掌由下丹田提至中丹田后,左右伸展,掌心朝上,独立或不变,左脚悬空逆时针划圆一周向前向,上弹出,左脚弹出后即向身后落下成右弓步,左掌掌心向上顺时针向内划至左腋下,身向前倾斜左掌从腋下继续划出,身随左转90度,左掌随身转动时顺时针再划一圆后与右掌同时回收于前胸,左脚回收成丁步后向前迈步回到左弓步,同时双掌分别向前后刺出。

17.北猿舒臂献蟠桃(图46-47)

左脚回收成高虚步,右掌向前如按球,脚不变,两掌捧球翻转(左上右下),右掌托球向身后上方举起,左掌反掌心朝上向前左脚前移成左虚步。

18.神掌发功柳枝摇(图48)

重心前移,右掌徐徐由后向前推出成左弓步,右掌由前向后逆时针划圆,右脚上前成弓步后右掌抖手横贯于前,左掌同时划向后。

19.撩裆锁喉荷花开(49-50)

右弓步不变,右掌抖手后顺势收问反掌向前撩裆,左掌上前锁喉,左脚向前收拢成丁步,两掌同时划圆后两手腕相靠,右掌指朝_上,左掌指朝下。

20.金猴上树双摘桃(图51一52)

左脚提膝,身向左扭转成180度,两腕顺时针转动,右掌指朝下,左掌指朝上,左脚向前迈步成左弓步、两腕逆时针转动成右掌指朝上,左掌指朝下。

21.彩虹抹开金佛现(图53-54)

右脚上前成马步,两腕交叉,两掌心同时向下(右上左下),两掌向左右划弧抹开,两掌分别从腋下探出,马步不变,面转右。

22.双锋贯背直插腰(图55-56)

马步不变双掌收回,分别从耳侧同时插下由腋下向后背插至腰部命门处,面由右转左。

23.如封似闭归丹田

身左转90度,右掌托住左时,成左弓步右掌从左肘延挠骨抹至左手背,两掌重叠,身右转90度,右脚上前半步,左脚再上前半步成立正式,两掌从中丹田沉至下丹田。

24.万寿转官乐逍遥

两掌分开向前,掌指相交如行拱手礼,可由此重复修炼,也可闭目休息,自由遐想,使浑身充满轻松和愉快。收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