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医24流派】福建杜建老年病学术流派:在兼收并蓄中自成独特体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也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福建地处东南,凭山负海,中药材资源丰富,千年以降,历代医家艰苦探索,承先启后,推陈出新,交汇包容,发展成独具特色的闽医学派。
为了更好地宣传闽医学派的精华,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处和省卫生与计划生育研究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在《福建卫生报》开设了“闽医24流派”专栏,对24个闽医学术流派进行了系列报道。
现将这些报道再次刊载,让更多读者分享闽医学派故事,感受闽医学派智慧的律动,发挥闽医学派的独特优势作用,让更多人“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更好保障广大群众健康。
本期带来的是
闽医 24 流派之一
福建杜建老年病学术流派
当临床判断,一个胰腺癌患者寿命不会超过3个月,可1年2个月过去了,她依旧每个月到杜建门诊复查,肿瘤标志物指数有所降低。
这算不算是赚了?
当失去手术指征的病人,接受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坚持中医药治疗4个月,血小板、白细胞等,甚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的指征逐渐恢复正常,会不会给予病人极大的信心?
答案是肯定的。
帮助这些患者跑赢死神的是,全国名中医杜建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年,擅长老年心脑血管病、老年肿瘤等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
自1965年9月杜建教授先后跟随福建名老中医朱梅兰、严守正,福建伤寒大家周石卿,福建温病大家林可华等学习,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博采众长,他将温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热、毒、痰、瘀、虚”的基本思路拓展应用于老年病,并以现代科学手段方法加以验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年病诊疗理论,形成福建杜建老年病学术流派。
▲福建杜建老年病学派传承工作室团队
拓展温病 制定肿瘤基本治法
老年病,顾名思义,人到老年时期得的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肿瘤等。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随着时代发展,老年病学术流派的诊疗思想已有所不同,有所创新。
在杜建教授的门诊病人中,半数以上为肿瘤患者。
▲杜建为患者诊脉
在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上,他立法处方注重顾护阴液,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诊疗风格——重扶正兼祛邪,制定基本治法“扶正清解法”,借鉴温病养阴法,形成了益气养阴健脾、活血化瘀解毒为大法的防治特色,创制了扶正清解方,并获得国家专利。
同时,他提出,在中医辨证施治时,要考虑到手术、放化疗对病症的影响。
0 1
如手术耗伤正气,化疗药伤气耗阴,损伤脾胃,累及肝肾,应以益气养阴、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原则,并创制了扶正抑瘤方;
0 2
放射线属于热毒之邪,易伤阴耗气,如许多患者接受放疗后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阴液亏损的表现,应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为原则治疗,并创制解毒消癥饮;
0 3
扶正清解方则用于失去手术指征的肿瘤病患。
这三个基础方在临床上延缓了肿瘤患者病程发展,提高了患者生存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患者遍布海内外。杜建教授讲到,他最早的一个肿瘤病人是个乳腺癌患者,十几年中医药辅助治疗,靶向治疗出现的副反应缓解了,肿瘤标志物指征恢复正常,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擅长肿瘤辅助治疗之外,杜建老年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团队首创性提出“血管性痴呆患者多虚多瘀,以肾虚血瘀为常见证型”的理论,制定了“补肾健脾养血活血”的血管性痴呆治疗法则;
以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方制成中药制剂“复方龙葵胶囊”,取得较好疗效。
中西医结合为中医学派的发展蓄力
杜建教授的诊室和其他中医老年病科的不同,一边是他看诊的区域,一边是营养医师的区域,仅用薄薄的一扇推拉门间隔。他为老年病患者辨证施治后,营养医师给予膳食指导。
这是杜建教授在省内率先设立的 中医(特需)营养门诊,也是杜建老年病学术流派的一大创新——将老年病诊治与现代营养学融合应用于临床。
杜建教授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西医的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可大大提升疗效。
他回忆起一位40多岁的胃癌病人,西医诊断,癌细胞已转移,不符合手术指征。化疗过程中,她恶心呕吐厉害,影响进食,伴有腹泻,没办法继续化疗。初诊时,她坐着轮椅来的,瘦得皮包骨,仅两层楼,但需要家人抬着她上楼。
“诊疗时,先不考虑她是癌症患者,而是调整营养。在治疗肿瘤方剂中,加补脾气方,让她吃得下,同时根据《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指导她饮食。7天后,她自己能走着到二楼来找我,营养得到很好的改善。之后,在她化疗期间,一有不适就用中医中药辅助治疗。”杜建教授说。
中西医结合也是未来发展方向。对此,2005 年,杜建教授在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组建了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打下基础。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目的是,用现代科学技术阐述中医。有新的理论,学派才会延续下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面对肿瘤病患,我们不只看病人自觉症状,也注重研究哪些方药使肿瘤标志物指标降低。因为肿瘤的复杂性,目前研究存在困难,但在临床看到一定的苗头。一些患者用药后,很高兴地告诉我们,肿瘤标志物的指标降低了。”杜建教授深感欣慰。
▲杜建在做临床研究
中医学派的传承与发展,要有人才,不仅临床能治病救人,还要有研究创新。
十几年来,杜建教授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传承人,包括熊尚全、蔡晶、魏开建、沈双宏、曹治云等一批师承及硕士、博士51位,目前分布国内外,在中医药界发挥较大作用,成为学派第二代传承人;
第三代传承人目前有20人左右,也已从事临床工作,在应用这一学派的学术思想与经验诊疗疾病。
同时,他带领学派传承人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共获科研奖18项,主编著作 14 部,共发表科研论文270余篇,其中17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其余文章被引用1703次,产生广泛影响。
此外,学派还长期致力于推广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工作,积极主持或受邀参与对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努力将学派特色诊疗思想传播开去。
13 【闽医24流派】闽医萧氏皮肤科学术流派:打造“面子工程”,搭建省级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 |
来源:委中医处、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