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疗《金鉴》里提及的“伤寒死证”奇妙医案
一个治疗《金鉴》里提及的“伤寒死证”奇妙医案
来源:《寓意草》
作者:喻昌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5年
原文:金鉴春月病温。误治二旬。酿成极重死证。壮热不退。谵语无伦。皮肤枯涩。胸膛板结。舌卷唇焦。身蜷足冷。二便略通。半渴不渴。面上一团黑滞。从前诸医所用之药。大率不过汗下和温之法。绝无一效。求救于余。余曰。此证与两感伤寒无异。但两感证日传二经。三日传经已尽即死。不死者。又三日再传一周。定死矣。此春温证不传经。故虽邪气留连不退。亦必多延几日。待元气竭绝乃死。观其阴证阳证。两下混在一区。治阳则碍阴。治阴则碍阳。与两感证之病情符合。仲景原谓死证。不立治法。然曰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又谓活法在人。神而明之。未尝教人执定勿药也。吾有一法。即以仲景表里二方为治。虽未经试验。吾天机勃勃自动。忽生变化。若有鬼神相助。必可效也。于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两解其在表阴阳之邪。果然皮间透汗。而热全清。再以附子泻心汤。两解其在里阴阳之邪。果然胸前柔活。人事明了。诸证俱退。次日即思粥。以后竟不需药。只此二剂。而起一生于九死。快哉。
散人浅译:
这是一例张仲景在《金鉴》里提到的春病温。病人被当做外感误治了近20日,发展成危重死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皮肤枯涩,胸膛像木板一样硬结。舌卷唇焦,身体蜷缩足冷,但二便还略通,半渴不渴的面上显现一团黑滞肤色。
查询之前医治他的医生所用的药,大概都是些发汗和泻下以及和中温阳的方法和方剂,但是都绝对没有无一点疗效。于是才求救于我。
我说,这个病证外表与两感伤寒没有什么太大不同。但是两感证每日传二经。如果连续三日传经,经尽病不减就会死。假如死不了,又重复三日再传一圈,就一定要死的。
但是春温证却不会传经。所以,才会邪气留连(超过传经的天数)不退。就一定会多苟延些日子,直到元气竭绝才会死。
观察这个病症,是阴证和阳证相互混在一起。治阳就会伤阴,治阴就会损阳,虽然与两感证的病情表面符合,却是在张仲景的专著中列为死证,所以没有治法。
假如用发表攻里的方法,应该结果不同。又有说“活法在人,神而明之”。没有谁去会固执地守看着,让他自生自灭,而不尝试用药的。
当时面对这种情况,我的想法是用张仲景的表里二个方来治疗。虽未有经过临床试验,但是我觉得是像上天有鬼神相助一样,脑中灵感勃勃自动,忽然变化出来的方案,我断定这个办法必定可以奏效。于是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应对,同时解其阴阳表邪。果然,病人服后从皮间透出汗来。接着高热全部清退了。然后,再以附子泻心汤,两解其在里的阴阳之邪。果然,药后病人胸前开始柔活,神志开始恢复清醒,其他症状也一起消退了。第二天,就有食欲,想喝粥了。恢复饮食之后,竟不再需要服药。仅仅就是用这二剂里外方剂。就从九死一生中挽救了这个将死的危重病人。真是意想不到!
小结:这是一个奇案,病人由于春温病发热,却被当成外感来治疗。耽误了近二十天,已经到了危重。
接手的大夫明察秋毫,从外感传经和春温不传经的要素断定不是外感,又从春温病表里具伏阴阳之邪的特点,灵活的运用了经方中麻黄附子细辛汤双解阴阳表邪,之后,又用附子泻心汤双解在里的阴阳之邪,使邪退而元复。
虽然大夫自己说是神明相助,但是如果不是能够准确的辩证和熟练地运用经方,又怎么能够突然想到可以把这两方并用来解决表里都有邪的难题呢!
春温症和时病中的瘟病,疫症相似,其中不按传经规律,以及里外阴阳俱有邪毒留存这二点和今天发生的疫症很相似,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古代医案中学习到或得到一些什么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