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的诗(十二)
总第330期
家在村落的最高处,邻居用斜斜的屋顶层层节节地迤逦到小坡下。天那么高,远山的松林里冒着一串黑烟也没将天染灰。院子里烂果子掉了一地,花是野的,自己会开,老狼狗懒懒地躺着,也不理人。是老了,沙漠里抱来喂的,许多年来巴洛玛不肯弃它,带来带去的。
——三毛
有诗的日子
简单干净
藏好了吗
金子美铃
——藏好了吗?
——还没呢!
枇杷树下,
牡丹花丛里,
捉迷藏的孩子们。
——藏好了吗?
——还没呢!
枇杷树枝上,
青色果子里,
小鸟和枇杷。
——藏好了吗?
——还没呢!
天空外,
黑土里,
夏天和春天。
——选自《向着明亮那方》
细 雨
林庚
霏霏的细雨里!
一双燕子飞起,
飞落在谁家,
拾起了残花?
夜莺的声音叫的可怕,
细雨滴在梧桐树下,
窗前的人儿彼此无话,
飞呀!飞呀!
一点萤火儿飞过了葡萄架。
——选自《林庚诗集》
今日重温了《小石潭记》。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一片空灵美妙,这断是难得一见的佳处,可是恰恰那时的柳宗元虽可探山访水却仍难以消除内心的失意,坐在小石潭旁,幽静深远中倍感孤清,于是匆匆离开。
年少时背诵过的内容印象还很深刻,可惜当时并不懂得这个失意之人的苦衷。今日再读才对“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颇有体会啊——落寞像根绳索,捆绑着人的心,美好的景物只是润滑了绳索,却并没有打开那个结。
我长吁了一口气,文字背后的含义要有多少年才读得清啊。
我今天晚上要拿这篇给学生们讲,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也还是懵懂之时啊。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写道: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时候,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很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云了,便三只一起,四只或两只一起地飞着……
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有时只是雪白地下了霜,赶快地生起火来,拿了炭到处分送,很有点冬天的模样。
这是一个心有禅意的人。一点萤火、一丝微云、一块生着的炭火都那么有趣。
文学的魅力不在于让人装腔调,而是读懂世间百味仍心存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