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

《 人文之窗 》人文综艺掌上微刊

主编个人公众号

作家苏芩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谁都不想要再取悦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舒服。

这个人,未必家财万贯,但为人妥帖周到;也未必学富五车,但处事进退有度。

他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均让人温暖舒服。

说话,不随意伤人

海明威说:“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六十年时间学会闭嘴。”

如果说,说话是人的本能,爱表达是人的本性,那么,学会适时沉默,就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霍华德和谢尔顿,是在同一所学校工作的好友。

谢尔顿聪明,但却是个活在自我世界中的人,无论和谁相处,言语之间从来不会顾及他人。

有一回,几个好友在一起时,霍华德提议去上谢尔顿的课。

但谢尔顿连连摆手,说这是研究生阶段的物理课程,他认为以霍华德现在的水平,根本无法理解自己所讲的任何内容。

霍华德尴尬地辩解,以他的智商来听谢尔顿的课足够了,他是硕士工程师,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一样聪明。

谢尔顿不屑地吼道:“不可能,把那句话给我收回去。”

这个行为,让霍华德十分难为情。

还有一回,霍华德他们研究出来新的导向系统,军方认为可以将这项研究,实际应用于空军的雷达中。

会面时,霍华德说起自己是麻省理工毕业的工程师,将军对此大为夸赞。

谢尔顿却在旁边挖苦道:“麻省理工只是一所职业学校,工程师其实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这让原本还侃侃而谈的霍华德,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老话说:“言语如箭,不可乱发;入人之耳,有力难拔。”

侃侃而谈,未必是大智慧,口不择言,也未必是真性情。

我们在脱口而出之前,应该想一想,自己的话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有些言语只适合藏于心间,止于唇齿。因为,那是一种顾及别人的善良和修养。

做事,要留有分寸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务必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人际交往中,分寸感是个很微妙的东西。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里,余欢水以为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当街遇到有人持刀伤人,就不惧生死地救人。

老白是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台里安排他负责报道余欢水的表彰大会。

但在大会前不久,余欢水入院治疗时,拿到医院的诊断书,发现自己的癌症是误诊。

余欢水和老白说想出院,回归正常生活中。但是老白不同意,理由是为他举办的表彰大会,已经准备就绪,各电视台和媒体已经空出了档期。

余欢水为难地答应了下来。

谁知大会收视率超出意料得好,老白又想继续给余欢水举办巡回演讲,就竭力规劝余欢水继续留在医院。

可余欢水不想再继续撒谎,而且对他而言,目前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能和儿子在一起。

老白却不甘心错过这次机会,他软硬兼施用尽各种手段,逼迫余欢水继续留在医院。

余欢水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偷着回去,躲着不再见他。

《我是演说家》里有一句话:“世间一切关系,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人,各有各的难处,过分要求他人配合自己,便成为了强人所难。

君子之交淡如水,世间诸事皆有“度”,凡事过犹不及。

为人处事,分寸感最重要,越过了边界,就会给人造成麻烦。

为人有分寸,处事有尺度,熟不越矩,才是让人最舒服的举止。

人与人之间,要懂得分寸,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最高明的修养。

余生,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

一个相处舒服的人,往往都懂得换位思考。

他们心里装着别人,能够理解和接纳跟自己不太一样的人,跟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有一天,下大雨,孔子忘记带伞,又遇事需要出去。

旁边有人建议:“子夏有,可以向子夏借。”

孔子说:“不可以,子夏家境贫寒,对东西很是爱惜,我若借了,他不给我,别人会说他不尊敬师长;给我,他肯定心疼担忧,心内惶惶。”

孔子了解子夏,不忍让其为难,便自己先杜绝了事情的发生。

网上有一句话:“与真正高情商的人相处,让人心似骄阳,如沐春风。”

他们既善解人意,理解他人的难处,也会思虑周全,悄无声息的化解他人的尴尬。

贾平凹身边曾发生一个这样的故事:

朋友有口吃,说话慢。有天路上遇到有人问路,偏偏这人竟也是口吃,朋友就一语不发。

过后,贾平凹问他为什么不说,朋友答道:“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会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

真正高情商的人,既懂得换位思考,亦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不使人尴尬。

真正相处舒服的人,不过是多一些推己及人的善良。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模式,莫过于能自在随心,怡然自得。

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不会有啼笑两难的情境出现;也不会有蛮来生作的事情发生。

彼此无需刻意经营,便经得起岁月洗礼。

就像马德说的:“与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你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感其实是一种轻松感,你无需小心谨慎说什么话,也无需刻意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

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默默不语,是一种默契;两两相望,亦是一种欣喜。

余生不长,只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