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之年用温阳之法千万要谨慎
青壮年乃肾气盛实之令,由于正处于发育的旺盛时期,其对阴精之需求更为迫切,供给不及或耗之有过,临床上尤以阴精亏损、阳热偏盛之证较为多见。
以青壮年常出现的遗精、阳痿来说,有的患者服用温阳药后,遗泄次数反而增多;更见有的患者,过用鹿茸等温阳药后,竟致七窍出血,濒于危急境;亦有的患者因长期用温肾之品,出现口干、喜饮、烘热等症,虽经长期滋阴治疗,其症顽固难除。
可见,温肾壮阳药用于某些青壮年人,不但未收健身愈疾之益反而助火伤阴动血,故温阳之用,不可不慎。
如以梦遗来说:遗而较频者,原因较多,但多由相火偏盛所致,选用知柏地黄汤、封髓丹等方加味宁心志、清相火,常可取效。
对于阳痿,有人不加细辨,一开就是阳起石、巴戟天、海狗肾之类。
而青壮年患此病者,或因不良习惯,或系纵欲为致精伤过度,由是阴虚及阳而病,因其以阴精亏损为本,若单事温阳,虽可起痿于一时,常易耗精而复谢。若善用温润平补,如五宗丸等方,效虽迟而持久。更有以知柏地黄汤加味而取效者,说明治此证要注重于养阴。何况阳痿之致,除肾虚外,因于湿热、肝郁者亦不少见,更不能以温阳之法概括之。
又如慢性肾炎,青年患者较为常见临床上亦多表现为阴虚兼湿热稽留。有些患者、虽有畏寒、手足不温等阳虚见症,但递进温阳之后,又很易出现手足心热、舌红、干渴等阴虚内热之象。是知肾虚久病,或阴虚及阳,或阳虚及阴。虽有时表现以阳虚为主但从本质上来说,多属于阴阳两虚之证。若不细加辨析,就会出现偏颇之弊,故青壮年要慎用温阳之品。
本文摘自《黄河医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