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奈川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姓名和住址信息不经意间泄露……
神奈川县14日宣布当日共有26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14日,在该县新型冠状病毒的无症状者和轻症者的住宿设施“湘南国际村中心”(同县叶山町)中正在疗养的1名感染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到外部。
被泄露的主要原因是该县委托运送感染者的民间经营者在“湘南国际村中心”附近的便利店使用传真传输文件时,忘记拿走写有个人信息的文件。而该文件写着住院患者的个人信息,信息中包含了感染者的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
12日,便利店复印机的其他使用者向县政府发送邮件,发现其带回的文件中混入了含有感染者个人信息的文件。这件事这才因此而曝光。
神奈川县健康医疗局的前田光哉局长表示:“将向有关人员道歉。”
有网友在网上质疑表示不理解,这些重要内容居然还用传真机传送,都已经令和时代了。
其实个人信息被泄露,在日本这样的事情可以被无限放大,可以说日本人惊闻信息泄露有点到“谈虎色变”的感觉了。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而日本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起步早,且特色鲜明。
前不久,“抖音恐有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这条新闻登上了日本雅虎热点话题榜。
日本人民对此类话题相当敏感,讨论得异常热烈:
“不就是为了出名才玩抖音的嘛,用的人根本不在意个人信息泄露吧”
“用抖音的话信息都会流向中国,用LINE的话就是韩国,不是早就报道过很多遍了吗”
“用iphone的话还会向美国提供信息呢,不是只有中国这么做哦~~”
倒也不是他们针对中国,之前Facebook信息泄露的事件,也在日本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的,可以说他们在意的是信息泄露这件事本身。
在日本工作或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可能都有感受,“個人情報”(个人信息)这个词语被日本人提及的频率相当高。动不动就说“因为涉及到个人信息,所以……”
在日本,到底什么样的信息,可以算作是“个人信息”呢?
2017年5月30日(平成29年),日本最新修订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最新版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权保护规定得更为细致,凡是能够被用来识别特定的某人身份的信息(比如名字,生日)都算个人信息,那些单项虽不可识别但能够被用来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信息(比如人种,信仰)也算在内。
这个定义过于广泛,因此即使大家在涉及到个人信息时已经各种小心翼翼,仍然会不可避免地踩雷。
在日本购物时会发现输信用卡密码时店员都会很夸张地把头扭到“除非他后脑勺长眼睛不然绝对看不到你输了什么密码”的角度。ATM,柜台排队时也是,排在第二位的人绝对不会超过等候区前的那条黄线。
日本人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如此敏感,也日本带来了一定发展滞后,比如文章前面提到的到目前为止还使用比较传统的传真方式,而这在国内可能直接用app就可以在一分钟内扫描、发送完成。
有人说这场疫情相当于给日本上了一课,让他们学会怎么去接触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但在小编看来其实不然,如果没有打破“个人信息”这个壁垒,现在的状态只是权宜之计,等疫情过后,他们依然会继续以往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