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前炎清方(谭新华)
5.前炎清方(谭新华)
【组成】黄芪20g 女贞15g 旱莲草15g 萆薢15g 车前草10g 虎杖15g黄柏15g 红藤10g 乌药10g 菟丝子10g 枸杞10g 益母草10g 露蜂房10g 甘草6g 丹参10g 石菖蒲10g
【功效】益气养阴,利湿导浊,通瘀止痛。
【主治】前列腺炎,属肾虚湿热瘀滞型精浊。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遗精或血精,尿频、尿急、尿痛,尿有灼热感,排尿或大便时尿道口有白浊溢出,或有血尿,会阴、腰骶、睾丸坠胀疼痛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方取女贞子、旱莲草(二至丸)功善滋阴补肾,仿萆薢分清之意,选萆薢以分清浊,三药滋阴、泄浊以为君药;久病之体,单用二至丸仍嫌其力薄,故又选菟丝子、枸杞子善补肾固精以辅之;虎杖、黄柏之苦寒,金钱草之利湿热,协萆薢以清下焦之湿热而坚阴;丹参、红藤补血、活血以去瘀滞,共为辅君之臣药;病久气弱,是以再选黄芪、甘草益气调中作为佐药;膀胧乃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焉,故用石菖蒲行气通溺窍以为使药。全方治本而兼顾其标,治标而不忘固本,共奏补肾固精,泄浊化瘀之功,用以治疗肾虚湿热挟瘀型的慢性前列腺炎。
【加减】湿热久蕴证,去菟丝子、枸杞子,加苍术、滑石、龙胆草等;阴虚火旺证,加益母草、知母、生地等;会阴隐痛,腰骶酸软,可加用龟板、牛膝等滋肾补阴之品;气血瘀滞证,加延胡索、泽兰、赤芍、桃仁、红花、川楝子、青皮等入方;心脾两虚型,加酸枣仁、浮小麦。
【点评】本方为谭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基本方,针对慢性前列腺炎虚实夹杂、证型兼夹之病机特点,集扶正固本,利湿泄浊、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诸法而设,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满意。
下列医案患者,属肾虚、湿热、瘀滞相兼为患,致使病情复杂,难以速愈。其中肾虚精关不固为发病之本,而湿热蕴结、气血瘀滞为致病之标。谭氏临证以清热利湿,补气行气,佐以补肾为治法。前后两方虽用药有所不同,但紧扣病机,故收效均佳。
【验案】患者,男,38岁。2005年6月8日就诊。患者近2年来少腹、腹股沟处坠胀不适。既往有急性前列腺炎。到当地医院就诊,多次使用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病情反复。就诊时患者少腹、腹股沟处坠胀不适,腰部隐隐作痛。肛门指检示:前列腺大小正常,有轻压痛。患者性功能下降,常感疲乏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证属气虚湿阻精浊(慢性前列腺炎)。此为患者患“热淋”治疗不彻底,湿热余毒未清,蕴于精室,日久致肾元亏虚,气化无力。湿浊阻滞下焦,故见少腹,下阴部坠胀不适;肾气虚损,则腰部隐隐作痛,性功能下降,疲乏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为气虚湿阻之象。法拟清热利湿,补气行气。拟前炎清方:黄芪20g,女贞15g,旱莲草15g,萆薢15g,车前草10g,虎杖15g,黄柏15g,红藤10g,乌药10g,菟丝子10g,枸杞10g,益母草10g,露蜂房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7剂后,患者少腹、腹股沟处坠胀不适感明显改善。仍以清热利湿,补气行气之法,佐以补肾。药用黄芪20g,茯苓15g,杜仲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白芍10g,乌药6g,石菖蒲10g,蒲黄(包)10g,五灵脂(包)8g,延胡索6g,鱼腥草2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7剂,患者腰痛消失,性功能恢复正常,少腹及腹股沟处偶有胀感。嘱服前列解毒胶囊1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患者无不适感。
6.萆菟汤(徐福松)
【组成】粉萆薢15g 菟丝子10g 茯苓15g 车前子15g 泽泻10g 牡蛎20g杞子15g 川断10g 山药20g 沙苑子10g 丹参20g 石菖蒲3g 黄柏6g 甘草3g
【功效】补肾利湿。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属本虚标实者。症见尿频或总有尿意,轻微尿痛,尿道口疼痛,尿道偶有溢出白色黏液;下腹部隐痛,阴部或睾丸疼痛或不适,性功能异常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