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承德 | 古迹寻踪 • 漫话“双桥秋水”

往期回顾 

·  冀美兰 | 懒觉

·  一位律师的高尚情怀

桥南正街与河柳巷交叉的十字路口,原有一座石桥,桥上有“望胜楼”(俗称桥楼)。孝河之水沿河柳巷中开凿的“润民渠”滚滚西来,穿桥而过。逾百步,又有石桥一座。这里,就是古代孝义十景之一的“双桥秋水”之处。其出最早见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本邑进士赵讷所撰之志。

关于“双桥”是指哪两座桥,以及哪座桥在“望胜楼”下,可资参阅的官示文献有:其一,清·雍正四年(1726)《县志》载,“望胜楼在桥南厢”,又说“马补桥,桥南厢马世昌建”;其二,清·乾隆三十五年(1790)《县志》载,“街中润民渠上石桥一座,名马补桥,桥上有楼”,而本志的“城池图”中,马补桥在望胜楼偏东之处;其三,清·光绪六年(1880)《县志》载,“润民渠上有桥,桥上有楼曰望胜楼”。还说“东西有桥,中为望胜之楼”,此处明显指出有三桥横跨。

总览三部旧志的记载和分析,雍志虽未明示望胜楼下是马补桥,但马世昌和望胜楼均属桥南厢,已无赘叙之必要。乾志虽图文不符,当属绘图比例限制。光志虽未提到桥名,但东西有桥似指双桥,而居中必是马补桥。

因此可以基本认同的是,马补桥就是望胜楼下石桥。但它只是“双桥秋水”风景中的一桥而已,是否为双桥之一,志书既未点明,故不应妄下断言。

本文在采写中,还听到有老人讲望胜楼下的桥也叫“驻马桥”。由于桥楼威赫,门洞幽深,凡路人走近,都骤感瘆人。周边又为商业繁华之地,人流车马拥挤不堪,以至马帮及此,辄驻蹄不涉。邑民便索性将此桥口耳相传成了“驻马桥”。

也许这种说法最初并不是指马世昌建的石桥,而是在很早之前就形成了。后代人对马补桥是为了表彰马世昌修桥补路的善举而命名这一史实未必清楚,如同未必知道将桥楼命名为望胜楼一样。由此看来,“驻马桥”的俗称在民间流传便不足为怪了。

另外2001年“孝义文史资料”第四辑,由市博物馆原馆长朱景义撰写的“中阳十四景考略”一文中,有“润民渠上有二桥,东曰马补桥,西曰望胜桥,桥上建一古楼”之语,这无异于说马补桥断然不在望胜楼下。此说的出处与观点有待商榷。

随着润民渠的废弃,渠道壅塞,到上世纪初叶彻底淤平之后,双桥已失去其通水和行走的功能,渐被拆毁殆尽。桥南人津津乐道的“双桥秋水”也只能成为想象中的一景。至于桥楼,四七年解放孝义时,除木构因风蚀损毁外,砖体尚好,还被阎军修成火力制高点,阻截我军攻城。合作化时期被夷为平地。

每到仲秋季节,天高云淡,气候凉爽,邑民常结伴到“双桥”,或登楼赏景,或临桥观水,或漫步渠畔。其时风景秀丽,游人如织。以至“双桥秋水”,被列为盛名中阳(孝邑)的十景胜迹之一。

望胜楼始建年代虽无稽考,但坊间相传,宋仁宗征讨西夏途中,曾于农历八月十四登临桥楼(即西泉庙会八月十三做朝廷之说)。楼体砖木结构,北南各半,浑然三层,层阁通廊。檐角之铃,风起作响。檐牙高啄,似禽兽斗喙;廊腰曲折,像丝绸缠绕。整个楼阁槛窗隔扇,普栏嵌板,鸠公木刻,画栋雕梁。

登楼临眺,苍穹无垠,秋水共长,浮云簇拥着楼阁,令人炫目飘然。翠烟袅袅,云蒸霞蔚,缕缕秋风,沁人心脉。俯瞰渠中,楼阁斜躺在水面随风漂泛,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楼影,在秋水之中温柔地游荡。

双桥横卧在润民渠上,状若龙伏,遥相呼应,护佑着城乡百姓出入通泰,平安吉祥。桥下,夏日淤积的潦水已尽,潾青的秋水清澈见底;水边,寒雁圆沙宿,蓼化断岸开。驻足桥上,四野秋染,五谷蕃然,水天一色,湍水澹澹。游人披上一身秋晖,赏一河涟漪,掬一泓秋凉,染一抹黄金,好不心旷神怡。精雕如画的桥栏,拴不住川流不息的马走牛通,秋风秋韵,蓄满了田夫野老的面容和身心……

从双桥沿渠堰西行,一路柳条摇曳,纤柔轻曼,林荫蔽日,鹰鹤盘旋。草莽丛中,蝉鸣蛙鼓,蛇迤雀跃,禽鸟啁啁,蟋蟀声声。

一里许处,一座戏台赫然在目。据传戏台是专为关老爷看戏而建。桥男人别出心裁,巧夺天工,竟然能把这座恢弘高阔的建筑凌驾到润民渠上。台基高出渠堤六尺有余,台口朝南,檐柱上悬挂一副木制楹联,联语为明末清初大学问家博青主撰写:“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折;戏岂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这显然是后人重新刻换的。凭栏台下,鱼裊扑扑;仰面梁楣,巢窝悬镶。从台口一眼南望,果不如然,毫无遮挡便看见了“关帝庙”,关老爷手持青龙偃月刀,面向戏台,正襟危坐,宛似酣然看戏。

桥、水、楼、渠、庙和戏台,自然天成与神工鬼斧精巧结合的“双桥秋水”景观,引得多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有明代邑进士赵讷的传世之作为证,诗曰:

潦水经秋尽,风流倍觉亲。
长虹双影落,丛苇一舟横。
日淡光弥远,风微波自平。
沙鸥群就浴,鼓翅爱新晴。
更多人在读

(0)

相关推荐

  • 古华园,古朴典雅的江南园林

    古华园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城区,是建筑学家陈从周集江南园林之精华设计的园林.古华园构思独特,小桥流水间亭台楼阁密布,花草树木相缀,形成了具有清明建筑风格特色的园林,给人以古朴典雅.清静舒适的美感. 进 ...

  • 【来稿选粹】辛冬妹|​乡村的桥停泊在摇曳的水带上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乡村的桥停泊在摇曳的水带上 江南农村多桥.因为水系的原因吧,从我懂事起,桥就泊在了我的心里. 我的家乡是典型的江南农村,没有大的河流,但沟渠多.溪流多,各 ...

  • 华州马峪石桥记

    邮箱:3125136050@qq.com 马峪石桥记 图文作者 郝二华         华州区马泉村有一石桥,横跨马峪河上,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解决西坡交通而修建的生产桥.随着沿河水泥路的修通,村民过 ...

  • 【河北阳原】八马坊村济远桥

    上下单孔,八马并立--济远桥 济远桥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井儿沟乡八马坊村,该桥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砖桥,于光绪年间重修,改成石桥.当地人称其为:"二洞桥". 在没有修建109 ...

  • 一家人的院子占了半座城,也因此得了外号“渠半城”,祁县渠家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资讯 一个商人,所居住的宅院和经营的店铺在家乡的县城占到了县城的一半,多数人会吃惊,如果这个县城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县城,而是曾经创造过"执金融之牛耳"和" ...

  • 八字桥,横跨绍兴水城的古代立交桥

    为了能更多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早起已经成为了我外地旅行的习惯.当走出宾馆,此时的绍兴城还在睡梦之中,大街上显得非常的幽静.漫步街边,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幽幽地延伸到城区的每个角落,一座座古朴的石桥安静地 ...

  • 【滑县古迹寻踪】“扑朔迷离”汲黯冢

    滑县古为颛顼之都,春秋属卫地.乃中华腹地,文明之源.吴王弟弟季札当年游卫叹曰:"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10年旅居在卫国.虽时代变迁历经沧海桑田,然滑县各地多 ...

  • 【滑县古迹寻踪】我在白马古城等你 文/郑国联 2021.5.12

    五一长假,国人大都选择外出旅游.一时间,名山大川.森林绿地,草原牧场,就连城市的公园也是人满为患.我和妻子不愿花这个"冤枉钱"(其实我们真是没钱),更不想去凑热闹(不是不想凑是没机 ...

  • 淮镇古迹寻踪

      淮镇古迹寻踪      寻觅淮镇古城(新声韵) 赵刚 古渡繁华万户商,枝头赤枣聚成洋. 横桥跨水通南北,劲马收蹄罢雨霜. 感叹滹沱生野草,忧怀遗迹隐村庄. 留痕岁月雕千态,幻显明时锦卷长. 注:清 ...

  • 古迹寻踪之探秘九龙山明鲁荒王地宫

    老猪的碎碎念 关注 1/9明洪武二十二年,太祖第十子鲁王朱檀薨,是明朝建立后第一个去世的亲王.朱檀陵墓的营建是明代亲王中的首例,先将其厝葬,然后相地脉,找风水,另择陵地,在选陵时煞费苦心,踏遍了鲁藩的 ...

  • 古迹寻踪·东山口——从荒凉郊野到权势之地

    最近,广州东山口地铁征拆方案引发网友热议,众多市民.文化名人.海外华侨以及考古界专家等,纷纷为老建筑发声.对每个老广而言,东山口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有权住东山,有钱住西关",&q ...

  • 【古迹寻踪】寻找黄傅墓

    寻找黄傅墓 今年10月30日上午,我们随着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的研究人员去考察桐庐芦茨方干故里. 在考察方干故里,兰溪市寒溪文化研究会研究方太古的主力胡星火提出第二天去考察黄店村著名理学家黄傅的墓址的建 ...

  • 承德双桥:鸡冠山上有金鸡,飞进了避暑山庄门前的影壁墙里

    "活"了700多年,它笑傲人间 --走近鸡冠山上那株承德境内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 双桥区旅文局   张子龙 在双桥区鸡冠山上,一株古松,见证了700多年的岁月变幻.一粒树籽,从萌芽破 ...

  • 《文化安顺》古迹过往 关岭双桥记 2019年第46期 (总第401期)

    关岭双桥记 陈文杰 巍巍关索岭,横亘黔省西部,雄踞滇黔桂津渡.其西南面之北盘江,一江湍流奔腾于高峡深谷,两崖斧劈峻拔成天堑.旧时黔省西南方,沟通滇黔桂三省之捷径,唯关岭辖地北盘江上之两座铁索桥,一座名 ...

  • 承德双桥:两个人的老年大学,何以活动不断,精彩纷呈

    去年的12月22日,老羊铲史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 一个人的老年大学,何以成功的组织起一场六百多人演出的新年晚会 今年变了,双桥区老年大学的编制增加了一个,变成了两个. 所以,今天的题目是: 承德双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