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卫忠于皇帝,崇祯杀魏忠贤,是导致大明王朝崩塌的直接原因吗?
崇祯是想当秦皇汉武这类的帝王,一人执掌一朝,可实际上他的实力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高,只能玩玩左右制衡的帝王之术而他又把其中的一方势力(东厂)给灭了让东林党独大,覆灭的结局已定,不过后世能真正做到一人执掌朝纲也就是玄烨了,就这在他晚年还是得扶持两方势力在朝中互斗。
明朝的制度本来就有点扭曲,因为没了宰相,导致皇帝孤家寡人,颇有虚君的意思,皇帝没有自己值得依靠的政治势力,就导致了文官集团可以软架空皇帝的奇葩情况,而皇帝也只能靠宦官打擂台这种奇葩情况。魏忠贤手下阉党成员大多是些小党,代表的一般是传统的地主利益集团,跟东林党代表的新兴的海贸工商利益集团,恰恰在经济结构上有对立竞争的关系。明末问题是朝廷缺白银了,土地很多在宗室高级军官手里没错,但他们白银少啊。收不上粮食其实问题没那么致命,收得上白银去土地兼备严重的地方买粮缓解起义就好了,这种方式效率更高,而白银大多在东南沿海的士绅资本手上。
宦官为了自己的权力,必须得保持皇帝的稳定性,一个皇帝想稳定,那国家就必须得有稳定,魏忠贤是在明末时期,他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必须得想办法让天启皇帝的权力也稳定,如果农民军和清军打进来了,明朝都灭了,他就无法专权。魏忠贤稳定边关并非是真的发自内心,但是必须得承认他的客观作用,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很简单,魏忠贤在,不管是文官还是魏忠贤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都会用心打仗,不然魏忠贤的人打了败仗,那魏忠贤的实力就小一分,大臣也一样。而后来朝廷只有一个东林党,谁都不愿意让别人占便宜。
崇祯干得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废除厂卫,魏忠贤虽然贪财,但是也干实事,天启朝魏忠贤下江南敛财的时候,边军的军饷有了,九边万历朝留下的老旧军械淘换了一遍,国库每年有几百万两银子的盈余。到崇祯朝,废除厂卫后,边军开始普遍欠响,导致军队出现大量逃兵。废除矿商税后,财政赤字严重,加农税,出现农民起义,边军逃兵加入流寇军,这一系列恶果都是一连串的。
东林党人的可怕不是掌握兵权,而是掌握舆论导向,上骂天子下惑百姓,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违背他们意愿的都是乱臣,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确实是清正廉洁,因为他们在乎的不是金钱而是名利。罢矿税罢商税,口口声声说不与民争利,捞到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名声,但是把一个大明朝硬生生整垮了,罢掉各种税后,军队却不裁撤巨额军饷要维持就要加农税,间接导致农民起义,明朝就是被这些“正人君子”搞垮的。
古代中国统治阶级内部有宗室、外戚、宦官、文官、武官,这几个政治势力,每种势力都有它的优缺点。明朝重用宦官来制约文武,废了宗亲和外戚的势力。初期起到不错的效果,然而在明中期开始出问题,出了很多大奸的宦官。到了明末,宦官势力在魏忠贤的手上达到顶峰,然而崇祯不仅杀了他,还矫枉过正废了东厂并重用文官,而且崇祯不信任武官,使得文官势力一家独大迅速把持了朝纲,文官集团的弊病也就显现出来了,而崇祯没有看到这一点,导致国家走向了灭亡。大明灭亡的锅是东林党的,也有崇祯政治才能不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