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抗洪防汛?立法水文监测世界领先,“羊报”警汛牺牲最大!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洪涝从来都是最常面临的自然灾害,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我国古代是怎样防汛抗洪的呢?
我国现存最早的防洪法规——《河防令》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无曲防”的条约,西汉出台了《水令》、《均水约束》,唐代有《水部式》,宋朝有《农田水利约束》等等,都对防汛抗洪有过或多或少的规定,历朝历代都注重从制度上来保障防洪工作的顺利进行。而金代泰和二年(1202年),金章宗颁布实施的《泰和律令》中的《河防令》,应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防洪法规。
《河防令》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明确划定了黄河和海河等水系的防汛起止期限,将“六月初至八月终”定为“涨水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汛期),规定这期间沿河官员必须轮流“守涨”,不得有误。第二,规定朝廷每年都要派出官员“兼行户、工部进”,在汛期到来之前沿河检查,督促沿河的州、府、县落实防汛规划措施,维修加固堤防。第三,规定河防紧急时,沿河州府和都水监、都巡河官等应共同商定抢险事宜。第四,奖功罚罪,沿河州、府、县官员防汛无论有功还是有罪,都要上报,由国家据情处理。
《河防令》的颁行,不但对当时金国占领下的黄河、海河等水系的防洪工作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河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金以后各朝代的防洪法规,多由《河防令》引申而来。
我国水文站的罕见遗迹——白鹤梁
在防汛上,我国古代十分注重水文的观测和预警。我国古水文站有一处罕世遗迹,就是白鹤梁。
白鹤梁是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由于白鹤梁的梁脊仅比长江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几乎常年没于水中,只在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部分露出水面,故而古人常常根据白鹤梁露出水面的高度位置来确定长江的枯水水位。
自唐代起,古人便在白鹤梁上以“刻石记事”的方式记录长江的枯水水位,并刻“石鱼”作为水文标志。白鹤梁石鱼题刻保存完好,价值颇高。上有公元764年后断续72年份的水位石刻共163则。
作为世界公认的古代最早水文站,白鹤梁见证着古人水文治理的伟大成就。
防汛预警机制——水报羊报狗报
古代不仅注重水文观测,也十分注重汛情的预报和报警。
目前可考的最早汛情上报记录,发现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竹简书《秦律十八种·田律》中:“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意思是庄稼生长期下雨时,要及时报告降雨量。
“水报”
与“八百里加急”的“兵报”相似,“水报”在明清时称“六百里飞马”,这种汛情传递的紧急程度往往比兵报更危急。“水报”过程中如果撞伤行人无需负责,所以民众见到插旗挎包飞马者,都会主动避让。
在古代,黄河堤岸备有报汛的“塘马”。当上游地区降暴雨河水陡涨时,行政主官就将水警书于黄绢遣人急送下游,快马迅驰,通知加固堤防、疏散人口。预警水报接力传递,站站相传,沿河县份皆备良马,常备视力佳者登高观测,一俟水报马到,即通知马夫接应,逐县传到开封为止。当时有的一昼夜迅奔500里,竟比洪水还要快。
“羊报”
用以黄河遇险时的报讯之法。报汛水卒带水签乘羊皮快筏顺水而下,沿水路进行投掷报讯。
清张九钱在《洛中集》中对“羊报”作了详尽记载。黄河上游甘肃皋兰县城西,清代设有水位观测标志,一根竖立中流的铁柱上根据历史上洪水水位情况刻有一道痕,如水位超刻痕一寸,预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码水涨一丈。当测得险情时,“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水签”(警讯),坐上羊舟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好,随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掷水签通知。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在缓流处接应,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
“羊报”执行十分危险,极易溺亡,大都凶多吉少,幸存者可谓九死一生,可谓用生命与洪水战斗。
“狗报”
常见于东北地区,以训练有素的狗代替人传递汛情。最多时用于报告水警的狗多达3000多只。
虽然现在防汛设施愈加完善,抗洪手段愈发科学,但自然灾害依然有着巨大的破坏性。洪水无情人有情,借鉴祖先的防汛智慧,采用现代的抗洪手段,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大洪水!
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