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叶天士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先后师从王子接、徐时进、马元仪、周扬俊、祁正明、张路玉、柯韵伯、魏荔彤等17位医家,学识广博,治病多奇中,对中医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清末袁焯评价“天士享盛名于雍乾间,学问渊博,心思灵敏,有汉唐宋元诸大家之长而无其短,实汉唐宋元后一人也”。我们对《临证指南医案》有关慢性咳嗽(久咳、久嗽)的医案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期对现代慢性咳嗽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
1.从上焦肺脏论治慢性咳嗽
清化湿热法—千金苇茎汤
湿热闭肺引起的久咳,在我国南方地区较常见,但自古以来湿热所致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和治法一直未引起重视,《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湿热久咳案1例,治以千金苇茎汤加减。湿热久咳表现为“久嗽”、“声嘶而浊”,“脉右弦大而缓”,“形瘦目黄”,叶氏予千金苇茎汤去冬瓜仁、桃仁,加马勃、浙茯苓、川斛、通草治疗。对于湿热久咳,叶氏云:“此乃水谷气蕴之湿,再加时序之湿热,壅阻气分,咳不能已,久成老年痰火之咳嗽也。”其治疗首当祛其湿,叶氏说“热自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徒清热不应”,“湿不去则热不除也”,叶氏强调给邪以出路,使湿热之邪由里外达或由二便而出。
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湿》后所评论的“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作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热下行之理也”。案中薏苡仁、通草、茯苓、芦根等通利小便而“渗湿于热下”,专为祛除湿邪而设;马勃清热利咽,开上焦之湿热闭塞;诸药相合,水湿既化,“湿去则热孤”,咳嗽自平。
清肺透邪法——麻杏石甘汤
常有外感时邪,伏于体内,令咳嗽久久不愈者,属伏邪致病。叶氏在论伏气时说:“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对于“外蕴为寒,内伏为热,肺卫同病”之伏邪久咳,叶氏以麻杏石甘汤加减解表邪而清里热。
《临证指南医案》中有2案:一为“伏邪久咳,胃虚呕食,即《内经》所谓胃咳之状者”,予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薏苡仁治疗。加用半夏意在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而止呕。另一案为“嗽已百日,脉右数大,”属夏季伏暑内郁者,予麻杏石甘汤去麻黄,加桑叶,苡仁,苏梗治疗;以桑叶易麻黄,改辛温发表为辛凉法,使内伏之邪热轻清透达,一药之易,却见叶氏用药之灵活;加苏梗理气宣肺而止咳,两案中均加用薏苡仁,意在化湿,湿去则邪气无所依附,则病可愈。
蠲饮止咳法——小青龙汤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其病机关健是“元气亏乏, 阴盛阳衰, 以致津液凝滞, 不能输布,留于胸中”,叶氏将其简要概括为“阴盛阳衰”,而且指出“ 真元充足, 胃强脾健, 则饮食不失其度, 运行不停其机”, 寒饮留于胸中,上凌于肺所致的久咳表现为:“久咳涎沫”,“欲呕”,“长夏反加寒热”,“不思食”等,叶氏师法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予小青龙加石膏汤。
叶氏应用小青龙汤时多去麻黄、细辛两味药,以防其发散太过;另一方面,小青龙汤去麻黄、细辛后的药物组成为桂枝、白芍、甘草、半夏、干姜、五味子,即桂枝汤加干姜、五味子、半夏,可以看出叶氏是将小青龙汤归为桂枝汤的加减方,回看《论》原文我们也可以发现,小青龙汤诸多加减法中多为去麻黄,即如叶氏之化裁。
2.从中焦脾胃来论治慢性咳嗽
建中止咳法—黄芪建中汤
对于肺虚及脾,中阳不足所致的久咳,叶氏采用虚则补母治法,常用黄芪建中汤或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氏治疗久嗽用黄芪建中汤8例、小建中汤2例,是诸多治法中最多的。叶氏指出用建中汤“治久嗽而中宫虚,乃补母之义,具古圣相传之正法”。
此类久嗽的临床表现为“久嗽寒热”,“身痛汗出”,“色消夺”,“畏风怯冷”,“形瘦食减”,“夜热”,“神衰肉消”,“久咳吸短如喘”,“肌热日瘦”,“脉左细,右空搏”等,叶氏用黄芪建中汤或黄芪建中去生姜;若兼有脉来虚弱者,加人参、五味子治疗;对于“久嗽经年,背寒、足跗常冷,汗多色白,嗽甚不得卧者”,叶氏认为此为“阳微卫薄,外邪易触,而浊阴夹饮上犯也,当和营卫,兼护其阳”,予黄芪建中汤去饴糖,加附子、茯苓温阳利水。“久嗽背寒”,“盗汗”,“食减”,“夜眠欠安”,“脉弦右大”,用小建中汤去生姜,加茯神治疗。
健脾止咳法——异功散
叶氏云:“从来久病,后天脾胃为要,咳嗽久,非客症。治脾胃者,土旺以生金,不必穷究其嗽”;咳嗽日久肺气受损,子盗母气,脾胃之气更虚,从而使咳嗽迁延不愈。此类脾气亏虚之久咳,临床表现为“劳嗽”,“喜得辛暖之物”,“久嗽减食”,“脉虚”,叶氏常予四君子汤或异功散加味治疗。四君子汤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具有健脾益气的功能,为补气的基础方, 主治脾胃气虚证。而异功散则是四君子汤加陈皮所成,源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除具有健脾益气之功外,尚可行气除滞。健脾补母,使脾运得健,水谷精微得以转输,痰液无从而生,肺气得生,而咳嗽自愈。
滋养胃阴,生津止咳
肺虚及母,一在阳气,一在阴津,阳气不足,责之于脾,阴津不足,责之于胃,脾虚者甘温益气为主, 胃虚者甘凉养阴为要, 总不失“培土生金”之旨。故对于胃阴亏虚,津液不足,肺失濡养所致的久咳,叶氏常以甘凉养阴,润肺止咳为法则,对于肺胃阴伤所致的久咳,叶氏常予《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麦门冬汤医案有4例,其临床表现为“久嗽食减”,“形寒畏风冷”,此乃卫外二气已怯,内应乎胃,阳脉不用也,遵循“用药莫偏治寒热,以甘药调之”的原则,予麦门冬汤原方治疗;
若临床表现为:“久嗽”,“入夏咳缓”,“神疲食减”,“渴饮”,“筋骨不束,两足酸痛”,此温邪延久,津液受伤,夏令暴暖泄气,胃汁暗亏也,法以甘缓,益胃中之阴,予麦门冬汤去半夏、粳米,加北沙参、生扁豆熬膏治疗;若兼疲乏,胃脘灼热者予麦门冬汤去半夏、人参,加北沙参、黄芪皮;若“脉右数,咽中干,鼻气热,早暮甚,此右降不及,胃津虚,厥阳来扰”,予麦门冬汤去半夏,加北沙参治疗。从以上数案例中叶氏用《金匮》麦门冬汤多去苦温之半夏,而加北沙参养阴生津,加生扁豆甘淡健脾和胃,加黄芪益气健脾以恢复脾土健运之职。
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久咳的医案有2例,临床表现为:“久咳”,“痰多食少”,“身动必息鸣如喘”,“自觉内火燔燎”,“脉左搏数,右小数” 者,予沙参麦冬汤去玉竹、桑叶、甘草,加茯神、川石斛;若临床表现为:“久嗽失音”,“脉左迟坚”,“入夏见红”,“天明咳甚”,“纳谷减损”者,予沙参麦冬汤去桑叶、甘草、天花粉,加川石斛,鸡子白。
3.从下焦肝肾论治慢性咳嗽
填精补肾法——六味地黄丸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日久必然影响到肾,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咳嗽一证也不例外。慢性咳嗽日久可导致肾精不足,从而使咳嗽迁延反复,久治不愈,叶氏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临证指南医案》有2例。其临床表现为:“久嗽呕逆”,“形瘦”,“脉垂尺泽”,“半年不愈”,此乃肾虚厥气上干所致,予六味地黄丸去熟地、泽泻、丹皮,加紫河车、人乳粉、枸杞子、五味子、胡桃肉、巴戟肉;张景岳认为“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因此去渗利之泽泻和清热之丹皮,加枸杞子、五味子、紫河车、人乳粉、胡桃肉、巴戟肉填精补肾,使肾水足,肺气降而止嗽。若临床表现为“气弱,久嗽痰多,午前为甚者”,叶氏予早服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三钱,午服异功散治疗,肺脾肾同治,此仿薛己治法也。
通络止咳法——旋覆花汤
旋覆花汤出自《金匮要略》,一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一治妇人半产漏下,功在活血通络。《本经》载旋覆花治“结气,胁下满…除水…下气”,《名医别录》曰:“旋覆花消上胸痰结,唾如胶漆…利大肠,通血脉…”,可见旋覆花有涤痰,和血,通腑之功;叶氏常用旋覆花汤治疗久病入络的胁痛、等。久咳也有属肺络不通者,《临证指南医案》记载1例,“久咳伴有胁痛”,同样治以旋覆花汤加桃仁、柏子仁。
4.小结
《临证指南医案》共记载“久咳”、“久嗽”医案32例,集中体现了叶氏治疗久咳、久嗽的学术思想:
第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叶氏医案中涉及肺、脾、胃、肝、肾等多个脏腑;
第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叶氏针对不同病因病机,强调治本,案中很少使用治疗咳嗽的“专用药”,而关键在于把握久咳的病因病机选方用药;
第三,叶氏善于化裁运用古方,如小青龙汤去麻、辛,《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加沙参,黄芪建中汤加茯苓、附子,旋覆花汤、六味地黄丸、异功散、麻杏石汤等等,无不出自古人、前贤,但经叶氏化裁运用,则别开生面,可见叶氏学有渊源,师古而不泥古;第四,善于开创。叶氏甘缓和胃、养阴止咳法,清热化湿止咳法则有开创之功。
你是否有反复咳嗽、每年秋冬季节发作、难以治愈,影响工作、生活的困惑呢?什么是慢性咳嗽呢?
一、定义:
慢性咳嗽: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X线胸片无明显肺疾病证据,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咳嗽。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二、病因:
(1)中医的认识
正虚以肺脾气虚、肝肺阴虚为主;邪实则以痰、燥、风、火突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西医方面:
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以夜间刺激性咳嗽为主;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又称PNDS):①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为主,入睡后较少;②有鼻部和(或)咽喉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
3.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
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①患者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等。②患者伴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
5.其他原因所致的咳嗽:
变异性咳嗽(AC)、ACEI诱发的咳嗽、心理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冒后咳嗽、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微结石症、左心功能不全等。
三、中西医治疗:
根据病因对症治疗,结合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可配合中医理疗,如针灸、穴位贴敷、刮痧、拔罐、砭石疗法、耳穴压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等。
四、日常调护:
1.平时要慎风寒,适寒温,节饮食,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少食黏腻和辛热刺激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动火;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证一定的睡眠和休息。
2.严格控制环境因素:净化室内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当的温湿度,避免冷空刺激及吸人二氧化碳、烟雾等;有吸烟的患者最好戒烟;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尘螨、花粉、真菌、皮毛、食物、药物等。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但活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而定,不宜过度疲劳。
五、饮食指导:
饮食方面,宜高蛋白、高维生素,忌食辛辣、肥甘、过咸、生冷等助湿生痰之品;多饮水,戒烟酒、浓茶、咖啡。
1、风盛挛急型: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瓜果、腌菜及肥甘油腻之品。陈皮8g、苏叶9g,杏仁10g,三药一同煎煮,过滤去渣取汁备用,粳米60g加水煮为稀粥,再倒入药汁,再煮5分钟即可。有疏散风热、宣肺平喘的作用。
2、风痰袭窍型:
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辛辣、粳米甜食、过咸食物。橘皮切丝,杏仁捣烂各6g,以沸水浸泡,加入适量白糖服用,也可煮粥。有燥痰化湿,降逆平喘之功或用猪血,海蜇皮200g炖服,有清热化痰作用。
3、胃气上逆型: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之物。食疗方:山药100g、白萝卜1个、洗净切片,与粳米100g同煮粥,作早晚餐食用。有健脾和胃,行气降逆的作用。
4、肝火犯肺型:
可用天冬炖梨汁或者桑白皮、山栀子煎水服。可应用枸杞菊花饮或者养肝粥。
5、风热(燥)犯肺型:
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风热:桑白天葵饮;风燥:川贝母蒸梨、南杏桑白猪肺汤、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6、痰湿(热)蕴肺型: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辛辣、糯米甜食、过咸食物。痰湿:如淮山芡实薏米汤、薏米赤小豆汤。痰热:如金银花茶。
7、肺阴亏耗型:
宜清淡饮食,宜多食具有润肺养阴生津作用的食物。如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经文指出风邪致病极其广泛,为外邪致病之先导。“百”,数也,泛指多种;“长”,始也、首也。
中医认为风邪多为外感病症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者,百病之始也”等说。对于“风为百病之长”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风邪为外感六淫之首;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常与他邪兼夹为患;风邪所致病证广泛、变化多端。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伤寒论释义》曰:“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
风性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风为阳邪。《素问·疟论》说:“风者,阳气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说:“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风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风为阳邪,其性善开泄善动、数变。
风邪外袭,易侵犯人体的阳经及人体上部,令腠理开,营卫不和。风性数变,起病多急,变化迅速,病位游走不定。
由于它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因其开泄作用损伤肌表,为其他病邪侵入打开大门,引起风寒、风热、风湿等病;另一方面由于其善行多变而导致许多疾病且见证多端。
风的病因涉及治风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现在仍然广泛地用于中医临床各科。
案例:慢性咳嗽案
黄某,女,61岁,慢性咳嗽1年余,持续发作,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显。肺部X线片及CT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尚可。现诉干咳无痰,咽痒明显,气急,夜间明显,喉中有痰鸣声。两肺听诊(-),舌苔薄,脉细数。
此属喉源性咳嗽,治拟清咽祛风,润肺止咳。
处方:桔梗6g,甘草4.5g,蝉蜕6g,薄荷5g,牛蒡子12g,防风12g,桑叶12g,杏仁12g,黄芩12g,蛤壳30g,鱼腥草30g,麦冬15g,瓜蒌皮15g。7剂。
二诊:咳嗽好转,咽干痒,日间明显,夜间较轻。BP 150/90mmHg。治拟上方佐以滋阴潜阳。
处方:天麻12g,珍珠母30g,海浮石30g,白前12g,前胡12g,南沙参15g,蛤壳30g,天浆壳9g,桑叶15g,枇杷叶15g,黄芩12g,苏子12g,薄荷5g,鱼腥草30g。7剂。
后咳嗽进一步好转,自诉十愈其九。
按语:
此例患者咳嗽日久,且多方医治无效,这种病程迁延、久治不效、症情反复的病证,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此种咳嗽即所谓“喉源性咳嗽”。王庆其认为“风胜则痒”,此病不在气管,也不在肺,而在于咽,因不在于寒热而在于风。
咽痒是风邪致病的特点,因此予薄荷、牛蒡子、防风、桑叶、蝉蜕等药祛风止痒,甘草、桔梗清咽,杏仁、蛤壳肃肺止咳平喘。迁延1年多的咳嗽顽疾,半月而愈。中医治病,贵在认证,方药对病,效如桴鼓。
巧学国医精粹,妙用针灸百草
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对于一些有慢性肺疾病的人群,这个时候咳嗽的症状变得严重起来,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有没有在短时间段缓解咳嗽的方法呢?
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要分享的内容,有效止咳的5个穴位。
天突穴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按摩手法:用拇指点按2分钟,使穴位有酸胀感为宜。
肺俞穴
按摩肺腧可以补益肺气,抵抗外来风邪。
位置: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手法:用拇指点按2分钟,使穴位有酸胀感为宜。
拔罐方法:在此部位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出现潮红时即可取罐。
针刺方法:斜刺0.5~0.8寸。
至阳穴
位置: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刺手法:斜刺0.5~1寸。一般出现酸胀感即可拔出,不必留针。
身柱穴
位置:在背部,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刺手法:和至阳穴一样,斜刺0.5~1寸。一般出现酸胀感即可拔出,不必留针。
风门穴
位置如上图: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手法:用拇指点按2分钟,使穴位有酸胀感为宜。
天突穴和肺俞穴是止咳特效穴,有胸闷症状可加至阳穴,对于遇寒加重的慢性咳嗽可加身柱穴。如果慢性咳嗽遇风寒感冒还可以依次点按天突穴、肺腧穴、风门穴。
中医临床十年磨一剑,因此跟师闻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讲述高建忠老师论咳嗽的中医治疗,弟子周一民整理笔录,纯属临床实战的真知,高师倾囊相授,特刊录以飨读者。
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需要传道,中医临床需要传道。这部分内容是弟子们听讲时的部分笔录,既不规范,也不全面,只是一个医生在临床中说中医,说中医临床。一叶知秋,知一病可及诸病。
——高建忠
咳嗽的病因
临床上,咳嗽属于多发病症。引起咳嗽的病因很多,临床医生经常会面对诊断难、治疗难的患者,尤其是慢性咳嗽患者。我们能见到很多咳嗽病人,吃了很多药,做了很多检查,最后还是没有结果,没有疗效,甚至加重。
从中医角度来讲,引起咳嗽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内伤。外感,六淫、疫疠之邪都能致咳;内伤,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当然肺失宣降是直接原因,但其背后有可能是五脏六腑功能的失调。
咳嗽的辨证
咳嗽的辨证无非是辨表里、寒热、虚实。《诊断学》书中条分缕析详细得很,我只简单说说临床上需要注意的几点。
◎辨表里
辨表里,有一部分很好辨,患者有明显的恶寒、发热、脉浮、苔不多等,即为表证,否则多为里证。但很多时候表证、里证都有,这不好辨,特别是要辨出有几分表证几分里证,更难。有时没有任何表证的表现,但单治里证,效果不好,而治疗时转向治表,或加几味表药,疗效反而上去了,这是通过疗效来辅助辨证。
还有就是通过时间及病程的长短来判定也是很重要的。如刚起病,我们在辨为里证时免不了加几味表药,临床上发现这样做也挺好,加比不加强。
◎辨寒热
辨寒热,对于急性咳嗽来说最好辨,口干、舌燥、咽干、咯痰黄稠、大便干、小便赤、舌质红等等,很容易就辨出热了。如果见到的症状与这些相反,就辨出寒了。难在辨寒热都有,临床上辨证不清时,往往是寒热并见的情况,因此用药时也需要寒热并用。
对于慢性咳嗽来说,辨寒热没那么简单,一般说痰白属寒,痰黄属热,这适用于急性咳嗽,对慢性咳嗽基本不管用。很多寒性咳嗽的病人偏偏吐得是黄痰。对于慢性咳嗽,痰的稀和稠比黄和白对辨寒热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痰稀多寒,痰稠多热。思考慢性咳嗽患者,为什么病变处会形成一个长期病灶,肯定与他自身的正气虚馁有关系,这种虚馁多是阳气不足,或全身的、或局部的。而局部邪气长时间滞留,又很容易、甚至是必然化热,这时前面是虚寒,后面是实热,对治疗的要求相对就较高了。
◎辨虚实
辨虚实,急性咳嗽不存在这个问题,慢性咳嗽往往虚实并见。尽管教科书上有很多关于辨虚实的方法,但要直接移植到临床上,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床来体悟的。临床需要我们辨虚有多少,实有多少,这直接影响到用药。还有,就是对虚证的定位,肺、脾、肾,阴、阳,究竟虚在哪里。对邪实的辨别,寒、热、痰、湿、饮、瘀,究竟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分别占多大比例。书中说见到舌质暗、有瘀斑、脉涩为有瘀,但临床上一定要等到有这些典型表现才去辨出瘀,我们会发现我们能辨出的很少。何况有很多人舌质原本就是暗的,难道舌质暗就应该考虑瘀?有人说久病入络,时间长了就有瘀,但也不一定。时间长了,我们使用活血化瘀药并不见得疗效有多好。有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些活血药,但这种做法究竟对不对,利多还是弊多,需要进一步探讨。
◎辨痰
辨痰,痰的种类特别多,有寒痰、热痰、湿痰、燥痰、风痰等等,辨证不确切,治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湿邪本来是很好辨的,苔腻加上中焦脾虚的症状就能辨出来了,但很多临床医生不相信、不重视湿邪能引起咳嗽,不去注意湿邪,常把湿邪当作痰邪来治疗,效果不好。我治湿热咳嗽,常用甘露消毒丹方而不加任何止咳药,效果很好。饮邪,“饮病脉自弦”,这是很重要和很实用的。还有,就是舌苔水滑,千万不要把属饮邪的苔少水滑误辨为阴虚。《金匮要略》治疗咳嗽主要是从痰饮考虑的,实际上张仲景偏重于治饮。后世医家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对痰、湿、瘀的辨治,这应该是医学的发展,但后人见流忘源,反而把原本的饮邪给忽略了,这不应该。
咳嗽的治疗
◎治咳不止于肺,而又不离于肺
治咳不止于肺,而又不离于肺,这是陈修园说的。没有肺气宣降失常,病人是不会咳嗽的。因此,治疗上恢复肺气宣降是很重要的。临床上,我惯用三拗汤来恢复肺气宣降。相对来说,不止于肺是强调治本,不离于肺是强调治标。
◎见咳休止咳
面对咳嗽,不要老想着止咳,没用。咳嗽是机体祛邪的一种表现,不能随便止咳。只有在病程很长,咳嗽变成耗损肺气的一种存在时,才去考虑止咳,但这种情况在我们的临床上不是很多见。一般说来,我们把引起咳嗽的原因治了,咳嗽自然就止了。由风寒引起的,祛了风寒就不咳了;由风热引起的,祛了风热就不咳了。这种理念大家都能接受,但到临床上总舍不得不去止咳。西药有镇咳药,有一部分病人用镇咳药很管用,但咳镇住后病人感觉很难受,况且有的咳嗽根本就镇不住。用中药直接止咳,疗效不会超越西药镇咳药。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这是吴鞠通说的。记住这句话,对治疗咳嗽是很有用的。临床上,肺为娇脏,用药时剂量能小不要大,用药能清淡不要重浊,煎药时间能短不要长,药的偏性能小不要大。我们一定要相信有时小方小剂疗效很好,而大方大剂疗效很不好。有人要问,小方小剂有多小?1克,3克,一剂药不过十几克、二十几克,能解决问题。
◎保肺清金不堪用
这个词在明清时期的书里见得很多,基本用药模式是养阴药加上苦寒药或甘寒药。陈修园不喜欢这四个字,他说,保肺清金,流俗之谈。对于咳嗽来说,由寒邪引起的较多见,而你一见到咳嗽就保肺清金,不敢用热药,往往坏事。
我们常用的保肺清金的药有黄芩、麦冬、桑叶、菊花、桔梗、浙贝母、瓜蒌等等。在陈修园看来,大部分人不需要这样来用药,需要治寒。
如果是表寒,用麻黄、桂枝、细辛等;如果是里寒,用干姜、附子、半夏等。而我们反省自己的临床,在治疗咳嗽时,干姜、麻黄这类药用的还真不多。这也许说明,我们的临床出现问题了。
记住,麻黄、干姜是治疗咳嗽很重要的两味药。咳嗽分外感、内伤。外感以风寒、风热、燥邪为主,尤以风寒为多见。临床上,医生经常会把风寒当作风热,忽略寒邪,寒邪滞留,导致的后果就是咳嗽由急性变为慢性。
【止嗽散】
《医学心悟》中的方剂,治疗风寒轻浅的咳嗽,此方
“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很多医生治咳嗽就喜欢用这张方子。实际上这张方子用于外感风寒不甚而引起的咳嗽。适用于咳嗽的末期而不是咳嗽的开始。如果要用于咳嗽的开始需要加减。使用这张方时,我感觉注意紫菀、百部这两味药,不要早用、多用。处方时,剂量不要大,3g,6g,9g足可以了,管用就治好了,不管用的话,12g也没用。
【麻黄汤】
如果说止嗽散治疗咳嗽的末期,那么开始用什么方呢?其实有一张特别好的方剂,这就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很多医家对麻黄汤治咳嗽特推崇,但也有人不敢用。注解《伤寒论》的人说麻黄力量大,桂枝助麻黄发汗容易伤正。既然这样,那我们去了桂枝,不就成三拗汤了(当然严格意义上讲,三拗汤并不是麻黄汤去桂枝)。遇到风寒咳嗽,我们就可以拿它去治。
风寒明显加桂枝,不敢加桂枝,荆芥、防风可以加吧;
有痰,加上温燥的制半夏;
有热,加上辛凉的生石膏,就演变为麻杏石甘汤,治肺热壅实之咳喘;有湿,加上淡渗的薏苡仁,就变成麻杏苡甘汤了。
这样的话,三拗汤就变成治风寒咳嗽的基础方了。临床上,这么去治疗可能简单,但这些经验确实从临床上来。
【桑菊饮】
风热咳嗽,书中会提到桑菊饮证。临床上对风寒、风热的辨证,有时有点难,有时寒、热都有。如果没有明显的表热证,那就一般会倾向于表寒。辨不出热来,宁可用辛温也不用辛凉。桑菊饮是吴鞠通的一张方子,特别清淡,比银翘散更清淡。我用的机会不多,偶尔也用,我常加生麻黄,也就是合用三拗汤。感觉剂量小一点,煎得时间不要长,开对了可管用了。开的剂量大了,煎得时间长了,效果反而不好。
【清燥救肺汤】
这是喻嘉言最得意的一张方剂,后学者经常理解不了。很多医生将人参改为沙参,这肯定不合适,喻嘉言认为燥邪需用阳药的气化来解决。燥邪引起咳嗽,分凉燥和温燥。这张方是治温燥咳嗽的,但这张方我不擅用,我碰到温燥咳嗽,常用桑菊饮加减,感觉还可以。遇到凉燥咳嗽,经常就当风寒治了,有燥伤津亏明显时,加点芦根、天花粉。
【小青龙汤】
历代医家对这张方剂太推崇了,推崇到我们都觉得有点过分。临床上寒咳多用。如果是单纯表寒,用三拗汤、麻黄汤,如果表里皆寒,就经常会用到小青龙汤。剂量,我多用小剂量。我体会小剂量是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的,剂量过大反有伤阳气,耗阴精之嫌。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中医临床处方也存在柔和刚这两条路子,并且这两条路子都能走得通,但从境界来讲,柔的境界高于刚。有如中国武学中,上乘武功往往不依靠蛮力,而是依靠活力、柔力。
有些咳嗽病程长,而且反复发作,辨证可以辨出一大堆。而小青龙汤就能治这种难治性咳嗽。滞留住的风寒可以郁而发热、生痰。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来说,痰和热的出现都是由寒引起,治疗时只能是散寒。这种郁滞住的寒单用麻黄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桂枝、干姜、细辛。那么化热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清热化痰的药。只有将寒邪散出去,咳嗽才有可能彻底好。只要有寒,我们就能用小青龙汤,有无饮、热、痰、虚、瘀都不重要。当我们把小青龙汤当作一张散寒通络的方时,发现已经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当然使用时还得慎重,慎重主要是加减,包括剂量的加减,药物的加减。
喻嘉言说过青龙为神物,最难驾驭。张锡纯用小青龙汤3~5剂后接用从龙汤,提示我们既不要畏首畏脚,也不要孟浪无畏。许多医家认为小青龙汤方中用药核心为干姜、细辛、五味子。陈修园认为小青龙汤中所有药物都能加减,但这三味不能动,他把这三味药拿出来放到别的地方也很好用。他在《医学实在易》中出了两张治咳嗽的方子,一是小青龙汤,一是小柴胡汤。前方用治内外合邪之咳嗽,后方用治咳嗽百药不效。如果我们从脏腑辨证,你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两张方的。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治桂枝证加咳嗽。厚朴下气燥湿,如果无湿邪,去掉也无妨。
【麻杏石甘汤】
治寒包火。有人大夏天到阴冷的地方去乘凉休息,有人睡着热炕吃冷饮,完了就开始咳嗽,多为寒包火。我不喜欢用石膏,因为石膏要先煎,麻烦。我用黄芩。有人说这种用法不对,黄芩是苦寒的,石膏是辛寒的,这是岳美中说的,说的是对的。可我用黄芩的苦,还加上僵蚕、蝉衣,这样一配,就出来辛寒了。嫌僵蚕、蝉衣力量小,可再加防风。有时我连黄芩都懒得用,用射干,我戏称为麻杏射甘汤。叶天士特别喜欢用麻杏石甘汤。这张方除治寒热外,还着眼于调整肺气宣降。因此,配伍十分重要。张锡纯用此方,石膏的用量恒为麻黄的十倍,这个配伍比例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但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治咳嗽不好理解。《伤寒论》小柴胡汤方的或然证里就有咳。治哪种咳?书上说治三焦咳、少阳咳。啥叫三焦咳、少阳咳,不好说。但《伤寒论》条文中说用了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小柴胡汤能让上中下三焦气机通畅。如果这个咳嗽是由于三焦气机不畅而致肺失宣降引起的,那么小柴胡汤治咳也就说得通了。不需要见到寒热往来等症,当然能见到典型的小柴胡汤汤证最好。如果见不到,也不必百药不效才用。如果这个咳嗽病人用了很多药,效果并不好,拖得时间长了,并且病人有口苦、脉弦,这就足够了,说不定就治好了。《伤寒论》中治咳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我在临床上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二陈汤】
任应秋治中焦咳用此方。痰湿咳,多见于小孩,小孩感冒咳嗽用过药后烧退了,咳嗽也减轻了,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咳嗽,这是伤了脾胃了。这种咳嗽是为了排痰,实际上是痰病,把痰解决了,咳嗽也就好了。这种情况下,二陈汤是很管用的。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证型随便加减,如麻杏二陈汤、柴芩二陈汤、桂芍二陈汤,芩连二陈汤、杏桔二陈汤、三子二陈汤等等。我们熟悉的清气化痰丸就是由二陈汤加减来的。三子养亲汤也是治痰湿咳嗽的,小孩很少用,老人常用。
【黛蛤散】
治肝热犯肺咳嗽。我在临床上见得不多,不知是我不认识还是真的不多见。偶尔见到个别丹栀逍遥散证。考虑有肝火时,我会在方中加一点龙胆草。
【养阴清肺汤】
很多人治内伤咳嗽喜欢用,但用错的机会比较多。用错是指把邪留住了。用这张方的前提是基本上无邪,至少要保证舌苔偏少,脉偏细,而这类病人不多,因此用这张方的机会也就不多了。
【都气丸】
用于肾咳。此方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一味五味子。对于咳嗽,医生敢用养阴清肺丸,但经常想不起都气丸。治咳嗽总觉得离了肺不好使。但如果面前这个咳嗽实在治不好,并且多少有点肾虚,那就应该把治疗思路转移到肾上去。当然这比较难,因为肺失宣降对我们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金水六君煎】
张景岳在二陈汤基础上加了熟地、当归,就变成了金水六君煎。这种方子被徐灵胎见了总会骂个狗血喷头。但不可否认张景岳这张方子成名了。用于下焦有肾虚,中上焦有痰湿。上海的裘沛然在《壶天散墨》中说到,一开始他对熟地用于痰证没感觉,一见病人有这么多痰,怎么敢用熟地,后来发现有一部分痰证怎么也治不好,没办法就用上熟地了,发现反而痰少了。这个痰是由下焦水泛而来的。他还认为熟地剂量小了会腻膈,量大了反而直奔下焦去了。腻膈和剂量的关系,我至今没试过。古人用熟地时喜欢配苍术或砂仁。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治内伤脾胃致咳嗽者,用补中益气汤。
春月天温加佛耳草、款冬花;
夏月加五味子、麦门冬;
秋凉、冬月加不去根节麻黄。
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
临床上,当我们对这个咳嗽辨出补中益气汤证时,不要怀疑,放心去用。易水学派的四时用药法,现代已经很少有人会这么用药了。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