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孩子的抑郁症一直治不好,很可能因为家长的第一步就做错了

最近4个月来,本公众号共推出了18篇关于抑郁障碍的专业文章,详细分析了抑郁障碍的主要病因、诊断、症状和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

若要回看所有的抑郁症文章,可以点击以上标题下的“【抑郁症】系列文章”。

今天这篇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下文就“抑郁症”话题再简单地强调几点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患者及其父母更科学地认识抑郁症,尽快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加快康复!

此“抑郁”非彼“抑郁”

患者的家长们一定要对“抑郁症”有较清晰的认识。精神医学上所说的抑郁症是指“抑郁障碍”,而普罗大众所说的“抑郁症”往往指的是抑郁发作。而抑郁发作可存在于多种精神心理障碍中,比如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等等。

尤其是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容易被混淆,这两者又被称为“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主流精神科角度出发,这两个疾病虽然都有“抑郁”两字,但药物治疗方案是有很大区别的。单相抑郁主要使用抗抑郁剂;而双相抑郁一般使用心境稳定剂和部分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反而用得非常谨慎。虽然具体的用药方案应交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来主导,但患者和家长们应有基础的了解。

从以深度催眠下心理干预为主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出发,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也有很多不同。单纯抑郁的心理社会根源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而双相抑郁的根源不但有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有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因此,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干预,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都有很大不同,患者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国内大部分精神科医生都有鉴别意识了,但很多心理咨询师仍分不清,包括一些权威媒体、自媒体也缺乏相关知识,还经常闹出将“双相情感障碍”错写成“双向情感障碍”的笑话。

切莫病急乱投医

我经常在本公众号的后台看到这样的家长留言:孩子得病了,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见好,孩子都失去耐心了,再也不愿意接受治疗,这怎么办啊?

这是很多患者父母的真实心声。在孩子罹患抑郁症的初期,孩子的求治愿望往往非常强烈,但家长往往不了解这个病的本质和根源,更不了解一般精神科大夫的诊疗思路和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基本上就是发现孩子的情绪、行为出了问题,他们就带孩子到医院看病,或者找心理咨询去了。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父母可能对医生用药有所误解,或者对疗效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对药物副作用缺乏预期,又或者有些心理咨询师处理不当,对患者造成了二次伤害……总之,折腾过一轮之后,家长越来越焦虑,孩子越来越绝望,甚至抗拒治疗,父母就更加陷入困境中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得了抑郁症,一定不要“病急乱投医”。所谓的“乱投医”并不是指到不规范的医疗机构或心理咨询机构求助,而是指家长对疾病毫无了解就去看病。

家长必须先对抑郁症相关的知识有比较理性、客观、科学、全面的理解。一方面可以看我们的【抑郁症】专辑文章和《何日辉“疗”抑郁》专题视频(视频最近在陆续推出),另一方面还可以多了解其他专家的声音。

本公众号此前分享过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方贻儒等人的专访文章或直播文字,他们都是国内精神医学的“大咖级人物”,他们对抑郁症的讲解值得大家一听。(可点击本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的“双相障碍”-“名医专栏”阅读相关文章)

只有家长们多学习、多了解,兼听则明,深入思考,才能免于对疾病的恐惧;后续带孩子选择医生和治疗方案时,才能作出更理性可行的选择,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所预期和应对,并加快孩子的康复。这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从发现孩子有精神心理问题开始,父母就必须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孩子遭受过哪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孩子遭受相关创伤后,父母是否没有及时给予共情、倾听和积极的引导,有的甚至还指责、打骂孩子?

如果发现有这些情况,父母可以在孩子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并具体说出自己错在哪里。但不要指望一、两次道歉就能解开孩子的心结,家长必须持续地改变和付出,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孩子的情绪症状往往有明显的改善。

吃不吃药要视情况而定

虽然我认为目前主流精神科对抑郁症的治疗手段过于单一,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如果父母怀疑孩子得了抑郁症,那我还是建议最好先找诊疗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因为这涉及到病情是轻、中、重的专业判断。

必须注意,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只能由精神科医生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神经内科医生不具备该资质,心理咨询师更不能下诊断。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单相抑郁(即抑郁障碍、抑郁症),程度是轻到中度,那家长可先跟孩子沟通。如果孩子信任精神科医生,信任药物治疗(甚至有的孩子排斥心理咨询/治疗),那么可以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如果孩子排斥吃药,希望接受心理咨询/治疗,那父母也可以寻求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资源,认知行为治疗(CBT)、正念疗法、家庭治疗这三种都可以尝试,但青少年患者不要找精神分析疗法。

也就是说,在病情还不算严重的情况下,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的配合度非常重要。甚至有的孩子不愿吃药、不愿接受心理咨询/治疗,认为可以自我调整,那家长也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个限度,设立时间和行为的底线,如果触及了底线,就必须接受相关干预。

如果医生诊断孩子是重度抑郁症,那还是建议首选接受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是首要任务。如果孩子强烈反对,家长切勿指责,应多花耐心和时间积极引导;要是实在说服不了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安全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寻求心理咨询/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在这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商量好,如果心理咨询/治疗效果不如意,则必须接受药物治疗。甚至,如果孩子出现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必要时应强制送院。还有,如果孩子出现了明显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也是一定要接受药物治疗的。等到症状得到初步控制,情绪有所改善后,再视孩子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寻求心理咨询/治疗。

可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双相抑郁(即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那怎么办?我建议,如果孩子愿意,还是可以首选药物治疗,后续再视情况选择心理咨询/治疗。

我曾在多篇文章中分析,目前主流精神科医生诊断的“双相障碍”有两种。一种是有重度抑郁发作,又有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即狂妄自大、精力充沛、自视过高的心理状态,这符合典型的双相障碍诊断。

另一种是有重度抑郁发作,又有暴躁易怒、打人砸物、大吼大叫等激烈的情绪和行为。很多医生认为后者是“易激惹”,符合轻躁狂/躁狂发作,进而诊断为双相障碍。但我认为这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仍为抑郁症症状,如果诊断为双相障碍的话,有过度诊断之嫌。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业界有所争议,没有定论。所以,家长和患者不要随意质疑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和用药方案,更不宜与医生发生争执,你们内心有一定意识,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就可以了。

那么,无论孩子是真正的轻躁狂/躁狂,还是“激越状态”,服用心境稳定剂和部分抗精神病药对于稳定情绪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如果激越状态非常明显,孩子攻击父母或他人的行为比较频繁、严重,这可能会导致意外和悲剧,这时的药物治疗更是利大于弊,令患者的情绪爆发得以控制。父母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时,作出道歉时,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而为什么有的抑郁症患者有激越状态,但有的患者没有?这往往与其遭受过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程度、数量和其归因模式有关。

一般来说,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越多,患者出现激越状态的风险就越高;而在遭受创伤的过程中,如果患者除了有内归因(自卑、自责、我很笨、我无能等自我否定)之外,还有外归因的话(都是别人害的,都是他们的错),他们就会产生愤怒。当愤怒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往往就会表现为暴跳如雷、有攻击性等激越状态。

可选择有确切效果的辅助疗法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治疗之外和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改善之外,家长还可以视情况选择一些辅助性治疗。我们在【抑郁症】专辑文章中分析过运动疗法、重复经颅磁疗法、基于“菌-肠-脑轴”的健康饮食疗法或益生菌疗法等等,读者们可以仔细阅读。

其中,如果想选择运动疗法,则一定要注意患者处于重度抑郁发作时是不适合运动疗法的,一般要通过其它方法令病情缓解至轻度到中度时,才可逐步鼓励患者运动。而且,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结合现实情况选择其喜欢的运动方式,可由家人陪伴其运动,或逐渐加入合适的运动团体,一般不宜选择单独运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