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争力是夺命索
二争力是夺命索
作者:韩竞辰
“二争力”经过了时间的推移,有意无意中已演变为求劲之法门,甚至于引经据典地论证到“二争力”形式为求劲唯一之法门的地步。事实上,现行之二争力求劲之法,已将我们带入到一条与“劲”南辕北辙、相去甚远之路。正所谓:“道不远人,人谓之道远矣”。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自封新拳学体系,行为之扭曲变型,以为得意,实不知已中毒甚深。作者在本文中对“二争力”冠以“夺命索”似有耸人听闻之嫌,然作者意在引起武林同道关注,以杜绝社会上争相效仿之趋势,仅此而已。
让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二争力”求劲之法,所带给我们的真实结果是什么。
“二争力”是同一运动轨迹上的相反作用力,同一轨迹上的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必然带来轨迹上物体的稳定性增加,相对作用力越大,稳定性就越高。如此多方位“二争力”越多,此物体的整体稳定性就越高。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感受,就是“整体力”的感觉,或是“浑元力”的感觉。甚至于许多人用外力撞击来印证整体的效果,依此种行为印证标准,真正荒唐之极!
荒唐在于竟然对运动的基本性质都不了解,物体的稳定性质,只具有承受外力的性能,而不具有自主运动的性能。“二争力”带来的是物体的整体承受力的增加和完整传导外力的性能增加,仅此而已!
有许多聪明之人,也发现了物体的稳定性与运动的基本性质相矛盾的客观事实,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理所当然就进入了“二争力”的延伸训练之中,妄图通过“试力”形式解决这一矛盾,就必然地引出“松紧”问题。“平时松,用时紧”就成了公认的形式,形成了运动时处于稳定性与运动性矛盾的无穷转换格局之中,无暇旁顾。这种运动形式从本质上,根本不可能使我们进入“松既是紧,紧既是松”的高尚武学理念与形式的领域,是十足十的终其一生的门外汉。
“松既是紧,紧既是松”是传统道学至高理念与至高形式在拳学领域中的实践结果,或者说是拳术发展的最高形式,再现了道学最高理念与至上形式。这一最高形式是通过“舒适得力”的指导原则而得以实现。
所谓“舒适”二字,许多人把它等同于“舒服”,实大错特错。“舒适”二字产生于古代朴素唯物观的“天人合一”学说中的“顺逆说”、“对立统一说”的理论,强调自然事物的客观条件与事物发展的客观限定性相吻合的自然观。正所谓:顺则昌,逆则亡。
“二争力”是王乡斋先生提出的,见诸于文字后,因后人的错误解读,以讹传讹,发展至今面目全非,离王老本意相去甚远,以至于引出:“求了整体力、浑元力也不能用,还要练我的功法,整体力、浑元力才可以用出来”的怪现状。一方面我要说讲此话者大言不惭,意拳前辈与人交手都是一触即起,无不跌仆,有了整体力、浑元力,举手投足皆是拳,何需代劳!意拳的创立是靠真才实学打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正是反映了许多意拳后学不思进取,误解误练,害人害己,而导致了意拳的失真,还自以为得意。我将他们总结为:练时“有”,用时无,自我感觉良好;平时这个劲,那个劲,不可一世,用时除了拼命的劲,其它什么劲都没有了,劲都跑到爪哇国去了。这种名义上的意拳后人,又有什么实力与资格去反驳指责前人呢?子孙不努力,累害前人名。
王老提出“二争力”的本意是什么呢?作者认为,“二争力”是定形之法,非求劲之法,目的在于规范行为不使变形,为初学者正形之法。当形态稳定后,就应舍去,否则后患无穷。作者在教学中,通常不用此法,除个别人外,此其一。其二,“二争力”的深刻解,也不是力的相争,而是与限制性运动因素的相争,通过认知过程,逐步消除运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而达到协调统一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协调统一的奔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谓之“中”。
作者在这里不是极尽掩饰之能事,有王老留下文字为证:内虚灵,外挺拔,舒适得力为基本不动的原则,更以刚柔,虚实,动静,紧松同时起参互错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