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尔: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自我是带着摩耶面纱的自由
1.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
《人论》的基础视点乃是"自我"问题:"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但是卡西尔却没有直接讨论"自我",而是代以"人是什么?"。
因为在卡西尔眼中,人是存在类本质的:自我"应当用人类来说明"。这属于老生常谈。而与前人所不同的是,卡西尔强调他所给出人的类本质定义是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非一种"实质性的定义"。他清楚地意识到:"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正是矛盾。人根本没有本性——没有单一的或同质的存在。人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奇怪混合物,他的位置是在这对立的两极之间的"。
而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视角看,这一两极的对立就是作为人的历史规定性和人的本质规定性的矛盾对立。它表现为稳定和进化,保存和提高之间的一种张力;表现为坚持固定不变的生活形式的倾向和打破这种僵化格式的倾向之间的一种张力。而正如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样:求不断打破、进化、提高的人的本质规定性才是根本的。是否是"进化"和"提高"暂且不论,但至少可以指出,"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是没有意义的。在卡西尔看来,每一种尝试给人进行"实质性规定"的哲学或理论都是"一张普罗克拉斯蒂的铁床"。或者说,都将成为一种狭隘的人道主义。
于是,卡西尔提出了他著名的关于人的功能性定义:"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试图从符号形式功能这一角度解释人这一两极对立的矛盾存在。从这一点上说,我认为他依然是沿用了他在《符号形式哲学》中的观点,尽管他在《人论》的前言中极力区分两者。
2.更广泛的“哥白尼革命”
而要理解卡西尔的这一功能性定义,我认为不得不提的是康德的认识论革命。作为康德研究专家以及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重要代表,卡西尔立足于康德的先天形式学说,强调其"哥白尼式的革命"所包含的全新认识论意义:"一直被普遍接受的关于认知与对象的关系必须要彻底的加以改变。我们不能从被认知和被给予的对象出发,而是必须从认知的法则出发。从一种基本意义上讲,只有认知的法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和确定的。我们不能像本体论的形而上学那样去追寻存在的普遍性质,而是必须借助理性分析去弄清判断的基本形式,并确定判断的各种不同形式;只有做到这一点,客观性才是可以成立的。"(符号形式哲学)
也就是说,卡西尔所持的是一种康德式的人为世界立法的认识论观点,世界之所以是人的世界,乃是人先天的认识形式所形构的,人所知所见的一直是这个形构后的世界。
所不同的是,他认为康德所开创的哥白尼革命应该获得新的、更广泛的意义,它应该以同样的理据含摄精神型式的每一方向和原则:"除了纯粹的知识功能,还必须对语言思维的功能、神话——宗教思维的功能和艺术直观的功能予以同样的把握,以便藉此弄明白在这些功能之中,每个功能是如何不仅实现了世界的一个完全确定的型式,更实现了一个朝向世界、朝向一个客观的意义关联、以及朝向一个客观的直观整体的。"(符号形式哲学)
3.符号是一种主体能力
在卡西尔看来,作为人类精神的"符号形式",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绝不是一些指称不实之物的用词。"它们每一个都是能创造并设定一个它自己的世界之力量。在这些它自己创造并设定的世界中,精神按照内在规定的辩证法则展开自身... ...这些特定的符号形式并不是些模仿之物,而是实在的器官;因为,唯有通过它们的媒介作用,实在的事物才得以转变为心灵知性的对象,其本身才能变得可以为我们所见。"(语言与神话)
在卡西尔看来,"符号"是主体的一种能力,而正是依靠这种符号能力,人建构了自己的世界,使无序、杂乱、不可理解的世界变得有序与可理解。这也正是人的独特之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但是,正如之前指出的,人本身存在着根本的分裂的矛盾对立,诸符号形式功能及其所形成的相应世界型式也是异质的。"认知、语言、神话、艺术,它们都不是一种单纯的镜子,都不是一种简单反映内在或外在感觉材料的图像;它们不是无关紧要的媒介,而是真正的光源,是理解的先决的条件,是一切认识理论的源泉"。(符号形式哲学)尽管人不能创造实在,但实在是要由人来解释的。人不是照镜子式的被动地接受实在,而是在主动地建构一个异质的、杂多的经验世界。相应地,人的突出特征,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符号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
4.带着摩耶面纱的自由
因此,总而言之,卡西尔的所理解的世界乃是人通过不同符号形式功能所建构出来的异质的符号世界型式的杂多统一体。也就是说,虽然这些世界型式是多样且异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缺乏统一性,相反,这些差异在一个"功能统一性"中互为条件、互相要求。把它们归结为一个公分母虽然似乎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哲学的综合则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在这里,卡西尔寻求的不是结果的统一性而是活动的统一性;不是产品的统一性而是创造过程的统一性。如果人性这个词意味着任何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它就是意味着:尽管在它的各种形式中存在着一切的差别和对立,然而这些形式都是在向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人类文化的不同形式并不是靠它们本性上的统一性而是靠它们基本任务的一致性而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在人类文化中有一种平衡的话,那只能把它看成是一种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平衡;它是对立面斗争的结果。而我认为,这个动态平衡的结果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时刻处在人的符号形式功能所形构的世界之中。
卡西尔说:"自我们意识之光乍一闪亮时,语言就与我们形影不离。它陪伴着我们智慧前行的每一步履。人不可能离却这一媒介而生存。"所以,"人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
也许卡西尔对人的命运是抱着积极的态度的,而我却在这里看到了自我的悲哀。按照卡西尔的逻辑来看,自我意识(自我)乃是永远有其基底的,且这个基底始终流动不定的。因为自我在这里是一种动态结构的产物,它维持着或者说体现为一种功能性的统一。所以也永远不存在所谓永恒的,全知的自我。自我始终是视角化的,永远逃脱不了视角化。又或者说,具体性,特殊性恰恰是它的本质特征。而且这个自我所拥有的自由意志永远是一种带着摩耶面纱的自由。
因为首先它的欲望、理想、道德是各种基本符号形式功能所形构的世界型式对立斗争的结果,它本身是各种独立的精神动能的力的综合。其次,就如同科学的事实总是含有一个理论的成分,亦即一个符号的成分。自我的自由亦即自我的未来"是人符号化的未来,它对应于并且严格地类似于人的符号化的过去。我们可以称它为"预言的"未来。"因此,自我就是出生在符号之网上且无法逃离的蜘蛛,它的自由只存在于必然性和自由虚构、有限和无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永无休止的往返运动。(鲍德里亚,福柯,德里达具体讨论了这种逻辑下的自我及其命运)
所以,在卡西尔《人论》中所达到的"自我"答案是令人沮丧。在卡西尔眼中,"自我"乃是各种符号结构下的产物,是一个功能性的统一体,永远展现为具体的"视角"。所以,我认为唯一让人还有所期待的是,卡西尔所说的这些基本符号形式功能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性的精神表达?这些形构自我意识及其世界的光源本身又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