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下场很惨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萧晓四姑娘说:
子路的死实际上是非常悲壮的,但同时又是一种近似迂腐的表现,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但从子路本人来看又是合乎情理的,他本身就具有侠义精神,虽然不能用“仗剑走天下的侠士”来形容他,但是他确实是勇武侠义的,又跟着孔子学习了那么久,受“礼乐”熏陶日久,自然对“忠义”有自己的见解。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两人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子路这个人在拜孔子为师之前是非常勇武的,比较崇尚武力,心中有侠义,但并不怎么看的上孔子的学问,不过他好学,因此从最初对孔子多有不敬到后来拜孔子为老师,但是不变的是子路的直率性情,他仍旧常常和孔子争论,仍旧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
比如在跟随孔子到达卫国的时候,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要见孔子,最终孔子推脱不过就去见了南子,这件事其他的弟子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子路非常的不高兴,这种不高兴并不是藏着的,而是直接就对孔子表现了出来,于是有了这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在成为孔子学生的同时,他也成为孔子的保镖,始终不离不弃的跟随着孔子周游列国,后来孔子回到了鲁国,而子路在卫国做官,然后就遇到了卫国的那场动乱。
实际上,早在孔子带着弟子们第一次到卫国的时候,卫国的内乱就已经有了端倪,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和太子蒯聩不和,南子干政,想另立太子,而蒯聩怕被废掉,想除掉南子,两人之间的矛盾大爆发是在公元前496年,蒯聩决定在拜见南子的时候将其除掉,只是他找了个猪队友,最终刺杀不成不得不逃亡到了宋国,而卫灵公在公元前493年去世。
卫灵公去世后,南子遵从他的意愿想让公子郢来做国君,但是公子郢偏偏并不喜欢国君之位,然后建议南子让蒯聩的儿子辄做了国君,这就是卫出公。父子结仇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一年的六月,晋国的赵鞅派人护送蒯聩想悄悄地回到卫国,结果遭到了卫军的阻拦,双方开战,最终蒯聩退到了宿地,卫国也收兵。但是蒯聩一刻也没有想过要放弃卫国的国君之位,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做国君,他也要将国君之位抢过来。
蒯聩的机会在卫大夫孔文子去世后来临,孔文子的妻子正是蒯聩的姐姐、卫灵公的女儿,他们的儿子就是孔悝,即子路服侍的主子。孔文子去世后,孔悝成为卫国的大夫,而孔悝的母亲不甘寂寞,同孔家的一个叫做浑良夫的仆人好上了,然后她让浑良夫去见自己的弟弟蒯聩,蒯聩许诺浑良夫:你如果帮助我回到卫国继位,那么好处是大大的,我的姐姐也会成为你的妻子。
于是蒯聩就和浑良夫以及他的姐姐谋划着回国继位,蒯聩能继位的关键就是争取大夫孔悝的支持,但是用正常手段是不太可能说服孔悝支持他的,于是他们合谋先把蒯聩弄到了孔家,然后逼迫孔悝同意支持蒯聩回国继位,将其劫持着到了高台,而栾宁一面派人将这件事通知在外的子路,一面护卫着卫出公逃往鲁国。
子路知道后,赶紧往孔家赶,在路上遇到了正要出逃的大夫羔柴,羔柴告诉子路孔门已经关闭,劝说子路不必去趟这浑水,这是当时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子路拒绝了,理由是“食焉,不辟其难。”换句话说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等子路赶到孔家的时候,孔门确实是关闭的,并且有人把守,子路再次将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是公孙也,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意思是你们求利但我选择尽忠,一定要去救孔悝。
正好有使者出来,子路就被放了进去,进去后,子路就和蒯聩说:“大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意思自然是让蒯聩放了孔悝,但是蒯聩哪里肯放?子路又说:“太子没有勇气,我要是一把火烧到了台子的一半,孔叔肯定会被放出来。”
蒯聩一听那还了得,赶紧让身边的两个护卫下台去攻击子路,两人用戈重伤了子路,连子路的帽缨也被斩断,这个时候的子路依旧是一副大无畏的样子,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自己的生死,倒是很注重死时的仪态,因此,他说“君子死,冠不免。”等他终于用尽浑身力气将帽子戴好,帽缨结好后,就去世了,这也就是“结缨而死”的经过。《东周列国志》中说子路最终被弄成了肉醢,这是一种酷刑,即将人杀死后剁成肉酱,极为残忍,无论如何,子路有这样的结局实在是太过残忍,倘若后来继位的卫庄公蒯聩是一个仁义之君的话,断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很可惜他不是仁君。不过对于“结缨而死”的这段记载,《左传》和《史记》中的记载是不太相同的,即便是《史记》中也出现了两种说法。 其一就是《史记·卫康叔世家》中的记载,它和《左传》中的记载是大体相同的,即上文叙述的那样,而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则记载的有些出入,出入点之一就在于子路对蒯聩说的话,《仲尼弟子列传》中说的是:“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
四姑娘在准备写这篇文的时候,在想为何记载会出现不同呢?是不是太史公写错了?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单从字面理解就是:“您为什么还要用孔悝呢?请让我得到并杀了他”。这完全和子路之前说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符合。虽然这一段记载中说蒯聩和孔悝一起作乱,但是子路忠于卫出公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人人忠的只是自己的上一级,比如卿大夫忠于自己的诸侯,而不可能忠于周天子;家臣忠于大夫,而不可能越过大夫去忠于诸侯。
子路真的会因为自己的主子孔悝背叛了卫出公,就想将孔悝杀死吗?子路的俸禄都是孔悝给的,他只是孔悝采邑上的宰,是孔悝的家臣,有何理由心向着卫出公?
大秦铁鹰剑士 认为:
子路结缨而死完全是因为他陷入了卫国的一场内乱之中,在战斗中子路帽子掉了,他停止战斗戴帽子,敌人趁机将他乱忍砍死。卫庄公当了国君后,将子路的尸体制成肉酱送给孔子,不久孔子忧愤而死。子路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也是孔门十哲之一,他的死对孔子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孔子之后再没有吃过肉酱
卫国是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册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公室是周王室康叔封的后裔,平民则是殷商遗民。卫国有着监视殷商遗民的重任,因此卫国在立国之初是十分强大的;周平王东迁时卫国还出兵勤王,实力强劲。春秋以来,卫国国势日衰,最终被狄人灭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国再次复国,但是实力大损。
卫灵公时卫国的国势已经很衰败了,但这并不影响卫国诸公子争权夺利,卫灵公的太子蒯聩跟南子不和,双方内斗不断。南子原本是宋国公主,后来嫁给卫灵公做夫人,卫灵公政治水平有限,国家大事皆决于南子。太子蒯聩刺杀南子失败后,被南子驱逐出境,寄居在宋国。
卫灵公薨后,南子将国君之位传给卫公子郢,但是公子郢坚决不当国君,于是国君之位传给了前太子蒯聩的儿子卫辄,也就是卫出公。前太子蒯聩在宋国呆不下去了,因为南子是宋国公主,所以他就带着手下投靠了晋国六卿之一的赵鞅。赵鞅承诺帮助蒯聩夺回卫国国君之位。
孔子周游天下时,南子曾召见过孔子,两人隔帐见面,南子叩头还礼时,身上佩饰发出清脆响声,孔子的学生子路对此颇为不满。南子敬佩孔子的为人,就按排子路去卫国大夫孔悝门下当差,治理蒲邑。据说子路治理蒲邑三年,政绩效著,他兴修水利获,实施仁政,得到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前太子蒯聩在赵鞅的支持下回国继位,被卫军击退。数年后不甘心失败的蒯聩挟持卫国大夫孔悝作乱,子路听说后前去解救主公孔悝。蒯聩命武士石乞击杀子路,在战斗中石乞一戈将子路的帽子打落,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子路停下战斗系帽子,石乞趁机杀死子路。蒯聩取得君位后,将南子处死,又将子路砍为肉酱送给孔子。
唐开元二十七年,唐朝追封子路为卫侯;宋大中符二年,宋朝加封子路为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追封子路为卫公。子路生得光明磊落,死后受到各朝皇帝追封,明嘉靖九年改称子路为先贤仲子。
水煮汗青这样看:
关于孔子最宠爱的学生子路为何而死,说起来真的不容易,因为出场人物实在太多,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人的关系吧。
主要人物:蒯聩(kuǎikuì),卫国太子;
其他人物:卫灵公(蒯聩的老爸,卫国国君),南子(蒯聩的谪母,也就是卫灵公的宠妃),伯姬(蒯聩的姐姐),公子郢(蒯聩的弟弟),卫出公(蒯聩的儿子),孔悝(伯姬的儿子,也是蒯聩的外甥);
本题重要人物:子路,孔子的爱徒,在孔悝家做管家。
为什么要先介绍人物关系呢?因为故事情节实在太复杂,如果不清楚人物关系容易乱。下面就开始说子路被剁成肉酱的过程:
孔子带爱徒周游列国的时候,来到卫国,受到国君卫灵公的盛情接待。孔子以为可以在卫国施展才华,结果却发现卫灵公与他根本不来电,两个人谈不到一块,于是孔子便决定离开卫国。但一同前往的子路却与卫国的大夫孔悝相交甚好,于是就在孔悝家做了家臣。
就在孔子师徒为了事业各自去留的时候,卫国的领导层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卫灵公非常宠爱妃子南子,导致朝事荒废,作为卫国太子的蒯聩看不下去了,决定与自己的家臣一起杀死南子。就要准备实施计划的时候,这位家臣却临时变卦,把蒯聩出卖了。南子听到太子要杀自己的消息,马上向卫灵公告状,结果太子被驱逐出境,逃到了宋国。
太子被驱逐没多久,卫灵公驾崩,南子操纵了整个卫国,她想立卫灵公的小儿子公子郢做国君,但是公子郢对名利非常淡泊,又把国君之位又让给了蒯聩的儿子姬辄(卫出公)。
蒯聩虽然逃到别国,但还是想要回自己国君的位置,哪怕现在是自己的儿子坐着,他也想要回来。于是蒯聩就联合自己的姐姐伯姬一起商议,想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卫出公。伯姬决定叫自己的儿子孔悝去办这件事,但孔悝听完以后认为这种事情太万恶了,自己不能做。蒯聩和姐姐经过商量,认为孔悝会坏了自己的大事,决定把孔悝囚禁起来。
孔悝就这样被自己的舅舅和母亲关了起来,这件事让子路听到了。天生脾气暴躁的子路听到自己的主子被关,二话不说提着刀就要去救人。子路虽然孔武有力,但对方可是要准备谋反做国君的队伍,这一去结果可想而知。子路在与蒯聩等人的搏斗中死去,而且还被乱刀砍成肉酱。
孔子听闻子路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在第二年也去世了,享年72岁。
子路的死非常不值,人家父子争夺皇位,整个过程都是卫灵公后代在参与,可以说是他们的家事,但子路却认为拿了孔悝的钱,就要为孔悝卖命,忠心的背后又多少有一点傻。孔悝是你的主子,伯姬是孔悝的母亲,蒯聩是孔悝的舅舅,你为主子去对付他的母亲和舅舅,这不是陷主子于不孝吗?子路还是太鲁莽了!
您怎么看呢?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追踪热点问题,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