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328:中庸不是平庸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13.21)
孔子将可交之人分为三类:
中行者,按中庸之道行事。朱子言:
中道之人,有狂者之志,而所为精密;有狷者之节,又不至于过激。此极难得。
狂者,激进,锐意进取,性放任旷达。
狷者,保守,孤立独行,有所不为,则有所必为。《四书辨疑》解释说:
有所不为者,能为而不为也。智未及者,不能为而不为也。夫狷者之为人,踽踽独行,凉凉无亲,世俗指为孤僻古执者是也。于可交之人,亦有所不交;可取之物,亦有所不取。易于退而难于进,贪于止而吝于行,此乃有所不为之谓也。若论其极,伯夷、叔齐即其人也。
孔子主中庸之道,但是能行此道之人少之又少。退而求其次,就一定要结交后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有个性,有激情,属于性情中人。
朱子在解释本章时,认为这是指值得教的学生,第一种学生难得,其他两种也是可造之材。亦通。《集解》言:
盖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励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
谨厚者虽是好人,却无益于事。循规蹈矩而无个性的谨厚之人,如一潭死水,沉闷而难以激起涟漪,最难有大成就。
最可怕的是做好事不给力,做坏事无胆。人还是要有大气魄,刚健有力,才能做成事。有些狂狷之气,方有希望。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温故知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