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派心意六合拳九要述秘----陈登科、马文星、罗时茂等

形意拳是我国的主要拳种之一。自明末问世以来,名家辈出,流传甚广。近来有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对形意拳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其中有人认为形意拳是“以动物形象姿态及特点来寄寓武术技击动作的要领和手法;套路动作简练;力重劲刚为其发劲特点”。笔者对这种看法持有不同意见,愿在此提出,进行切磋。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张不弛,则不能立于世。拳术中的进退、曲直、开合、刚柔、化发等等都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互相转化。失去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就不能成立。这在传统术语中统称为阴阳。各派拳家都非常讲究阴阳互济与动静之机。如果只有“力重劲刚”,而没有轻灵柔化,其将何以成拳?
  
  形意拳的精髓,是以意领气,内外兼修。河北形意自“神拳”李洛能以下各代传人,无不强调拳打自然,刚柔互济。在李洛能遗留下来的拳经中,第一句话便是:“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精气神,神藏气内丹道成。”紧接着又明确指出:“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固形体以为纵横之本,萃精神以为飞腾之基。”这充分说明形意拳的根本是养气练神,内外兼修。“力重劲刚”只属练形练精阶段的一个方面,是初级阶段的练法。即使在这个阶段,也有非力重劲刚的操练内容。拳经中还说:“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势,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进退随手之出入,来去任气之自然。” 这就明确规定了形意拳要顺乎自然,以练神练气为主。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是顺,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神气之正,是内中意气之中,斯之谓内外相合。其拳式动静合一,气势雄厚,既庄重而又轻灵;其劲路阴阳互济,刚柔兼备,既沉实而又圆活。昔日刘奇兰练的龙形搜骨,起似蛰龙升天,宋世荣练的蛇形拨草,如常山蛇阵,首尾相应。刘维祥练的鸡形四把,其劲刚柔曲直,纵横环研,闪展伸缩,变化无穷,极轻灵而又极沉实,两足落地无声,却一步踏碎一块大方砖。马礼堂所演练的形意拳神形相合,纵横往来,按中有提,提中有按,动作旋转,循环无端,并无一丝刚劲之气。再如郝家俊的形意拳,练出来的架子融融合合,纯任自然,无形无象,不偏不倚。其劲路刚柔兼备,变化莫测,诚乃形意拳之“内劲儿”。
  
  形意拳中有十二大形,确是格物之性,得之于心,以效法天地育化万物之道。然而形意拳之根本不在于此,而在于五行拳。其运用之妙不在于简练的套路,而在于刚柔互济的内劲儿。五行拳与人的肺、肝、肾、心、脾五个脏器的经络息息相通。其正确的练法是自内功开始,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行于任督二脉、息全身,气发乎井池双穴,循循不已。先提后下,一升一伏。神率气,气率形,形随气腾。其劲路则通透穿贴松悍合坚,伏如横弩,动若发机,绝非一般刚劲之气所可比拟。以劈拳为例,经云:“劈拳高举出云门(云门穴),肺叶舒张气畅伸(气走肺经),少商指引意中气,(气贯于拇指少商穴),修补残缺效如神(祛病健身)。”这是指外形与内气的关系及健身作用。又云:“劈拳勇猛不可挡,斩稍劈面取中堂。”这是在技击上的应用。演练起来,形式上起钻落翻,如水之翻浪,内中则鼓荡开合,一升一伏,发劲则曲中有直,柔中含刚。其它四拳也莫不如此。
  
  从技击角度分析,也可看出形意拳的发劲也并非只是力重劲刚。刘文华在技击上特别强调“破打”,其意即打中有破,打即是破,破完了也就打完了,非先破而后打。不钻不翻,着手即打。此一接手之中,有听劲,有变化,有击发,关键在意不在力。刘文华说得很明确:“眼之明,意使之也;脚之捷,意使之也;拳之精,亦意使之也。故云:意者,体之帅也。”既然着重于意,便绝不能只是力重劲刚。郭汉之有云:“形意拳尚近打,要钻进去打。接手要随,随而后才能钻得进,钻得进才能放得出。”所谓随,便是随曲就伸,因敌变化。没有柔,如何能变化呢?郭云深提出有形有象之用,有象无迹之用,无形无象之用。所谓无形无象之用,即是不动而变,不见而章,随时而发,无入而不自得。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处处是拳。刘奇兰也说过:“忽然有敌来击,我心中并非有意打他,只是随彼意而应之,他便自然跌出。”这如何能说是力重劲刚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对着手即打,打中有破,破即是打有所体会。在接手和一瞬间,要察知对方的劲路、虚实和意图,找出进攻的方向,确定发力的“端”和“的”,就应以球为体,以螺旋为用,接手是柔劲,柔中处处暗着刚,因势变化,纵横环研。只有在得机得势,一发而定输赢之时,才在一瞬间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出直速刚猛之力。故云:无柔则不能变化,无刚则不能克敌,式式要柔中含刚,刚柔相济。总结成歌决:“对方打来身如球,拧走转换莫停留,进入盘蛇吸食走,刚柔互济着意求。”
  
  形意拳练劲儿的步骤是一明、二暗、三化。即先练刚劲,后练柔劲,最后归于自然。郭云深说:“明劲者,即吾拳之刚劲也。暗劲者,即吾拳之柔劲也。暗劲练到至善处,是暗劲之终,化劲之始也。”李存义则更进一步,将拳中内劲儿划分为明刚、暗刚、明柔、暗柔。并将各种内劲儿的表现形式,分别作了很形象的描述。所谓力重劲刚,只不过是内劲儿中之明刚而已。练劲儿要从养气开始,先用三体桩法调整气息,以意领气,循三阴三阳、奇经八脉的通道,上泥丸,下涌泉,息息相通,周流无间。然后开步练拳,以严格的规矩练明劲。练到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时,再练暗劲。暗劲练到至善处,自然而然进入化劲阶段。无论是发明劲还是发暗劲,都要求和顺自然,圆通活泼,切忌努筋拨力。更不能有意识地追求力重劲刚或变化轻灵。反乎自然,必产生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可见刚劲是形意拳练习过程中一个阶段,是形意拳发劲的一个方面,它决不能代表形意拳的全貌和本质。

终南派心意六合拳九要述秘----陈登科、马文星、罗时茂等
一、三尖要照(相照) 
     
  三尖者,人体上部的鼻尖,中部的前手尖或前肘尖、前膀尖,下部的前足尖或膝尖。打拳时,身姿端正严谨,以三尖要照(相照)来规范动作。三尖相照又称三尖对。它是练拳校正姿势,打拳始终端庄严正的一种重要手段。心意六合拳历来强调外形动作朴实雅致,三尖照就是保证身姿不前栽、后仰,左歪、右斜等弊病的练拳方法。它依据三点成一线的道理,使鼻尖、前手尖(或前肘尖,前膀尖)和前足尖(或前膝尖)成一垂线   
    
  练拳中如能做到三尖相照,可使形体保持端庄正直,也可使人体各部动作达到浑元一体。又可使身体重心稳,气顺血畅,动作有力。 
    
  二、外三合要合 
    
  谱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谓之外三合。外三合是人体上下各部位的相合,有阴阳之分。盘艺时,外三合如能相合默契,日久,全身上下密切配合亦自然而得。动势即可手到脚到,肘到膝到,肩到胯到,上下齐起齐落。 
    
  依照外三合之法,在拳技中不仅有同侧的三节上下相合(顺势相合),还有三节的左(侧)与右(侧)上下相合,此为拗势(合势相合),即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左肩与右胯合,称之左与右合。反之(右与左合)亦然。还有前与后合也贯穿在拳势中,如倒插步、泻步练法。 
    
  三、三心要实 
    
  三心者,手心,脚心,眉心也。 
    
  谱曰:手心实,脚心实,眉心实谓之三心实。 
    
  1.手心实:掌心内顶,气贯手掌,其力到指,即手心实。 
    
  2.脚心实:脚心上顶,五趾抓地生根,即脚心实。 
    
  3.眉心实:眉心通脑,练拳时,脑海中(心中)要排除杂念,使之心静神宁。神宁则心安,心安则胸无物,无物则能使浑身散乱之气汇于丹田,气随拳势通达四梢,即眉心实。 
    
  三心要实是内家拳的练功秘旨。它提示习技者,要将培练的丹田之气,通过拳法运至四梢,使两手两足生力(此两处为人体之末梢,气贯四梢者,浑身无处不生力也),这即是三心要实之深意。其实,眉心实是气血畅行的条件,脚心实、手心实才是目的。 
    
  现将丹田之气如何运行至梢节,如何做到手心实、脚心实的功法述之如下: 
    
  气之运行是意念所使,这与肢体动作也随意念所使是一致的,在心意的导引下,气行与体动是同步进行的。体之所动乃气之所催,已为内家拳所认定。此时惟能使气受阻的是它所要通过的关节及窍穴。只要松开关节,激活窍穴,气即能顺利通过。如松肩、松胯,则有利于气通行于上下肢(上下三节)的根节。如以意念集中某一关节的窍穴,即可开启这个部位的窍(穴),使气通达到下一节,气之所到,其力自出也。 
    
  现将上中下三节各节窍穴开列于下,以备习者知之。 
    
  1.梢三节之窍:手之窍──劳宫穴,肘之窍一曲池穴,肩之窍一肩井穴。 
    
  2.中三节之窍:首之窍──眉心穴,胸之窍──中脘穴,腹(中节丹田)之窍──气海穴。 
    
  3.根三节之窍:足之窍──涌泉穴,膝之窍──阳陵泉穴,胯之窍──环跳穴。 
    
  举例说明:譬如,我们要使力由掌出,就要在松开肩关节的同时,意念便集中在出手一侧的肘部曲池穴。力由肘出时,应将意念集中到同一侧的肩井穴。余者类推。 
    
  四.三弯要弯 
    
  三弯者,乃手腕要塌(弯),足腕要塌(弯),身比弯弓是也。 
    
  手腕下塌,以猴形手(猴爪)置于胸前,可蓄劲在膀。如需出掌,则快速塌腕,指尖向上为法,可将气迅速集(聚)于掌根。 
    
  足腕要塌,塌的形式有三种:1.当步型处于鸡步时,使后足掌着(撑)地,足跟提起,坠膝下压小腿,使足腕夹角缩小,由此可将身体姿势缩(束)成中平势,以蓄劲在身。 
    
  2.当步型处于虎步(虎坐坡之步型)时,由于身体重心移入后曲腿中,使后足腕夹角缩小,亦同样使身体姿势束成中平势,蓄劲在身。 
  
    
  以上两种形式,均可依后曲腿发蹬劲,使前手前足及身迅速躜出。这种由蓄劲到躜出(发劲)连成一气的技艺,即谱论上所说的:“收如伏猫,纵如放虎”之意。 
    
  3.当前足躜出时,使其足腕下塌,足尖上跷,可使劲贯于足掌,用此足掌踢击敌小腿胫骨(迎面骨),起步即是卷地风之意也。 
    
  五.三意要连 
    
  心意,气意,力意即三意。 
    
  三意相连内涵有三点:1.心意。在客观前提下,经过人的大脑思维而产生的意识。
    
  2.气意。在意识的导引下,随意识或由意识所支配的内气运行过程。 
    
  3.力意。是指拳势中,拳(劲)发出的功。 
    
  此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之内三合。 
    
  六.三节相贯为法 
    
  三节者,体之中的梢节,中节,根节。三关九节,节节又分上、中、下。 
    
  三节以动法论,须梢节去(起),中节随,根节追。即拳(或掌)去,肘随,肩追﹔或足起,膝随,胯追。 
    
  三节以功法论,心动,气自丹田生,随意念上行至肩,下行至胯。此时外形应做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而下行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脚。所催部位,气自到,力自出也。 
    
  心意拳拳论有七顺之说。七顺者,肩要催肘,而肘不逆肩﹔肘要催手,而手不逆肘﹔手(掌)要催指,而指不逆手(掌)﹔腰要催胯,而胯不逆腰﹔胯要催膝,而膝不逆胯﹔膝要催足,而足不逆膝﹔首(头)要催身,而身不逆首(头)。 
    
  心气稳定,阴阳相合,上下相连,三节相贯,法施如一,即七顺。 
    
  七、迈步似鸡行 
    
  步法,心意六合拳最常用的有:寸步、过步、鸡步(大、小鸡步)、仆步、弓牮步、坐盘步、倒插步、垫步、并步、马步、虎形步、猴形步及虎熊步等十余种步法。 
    
  在运用上述诸多步法行进或相互贯穿变化时,应始终遵循步步(迈步)似鸡行的法则,此为心意拳练功秘旨。(注:有人称步步似鸡形者,此处之“形”字为谬误,应为“行”字,其意真也。) 
    
  鸡在行进时,有三点可效法:1.动时,两爪磨胫扣裆:站立时,两腿并合或单腿独立。 
    
  2.步稳健,提低踏远,行走为一直线,只在转弯或回身时,才将一条腿沿着另一条腿前向左或向右横渡。 
    
  3.双腿运行方式,如拳谱云:“前腿未去后腿随,前腿未落后腿追”。 
    
  这三点特性融入拳艺中,为心意拳步法之精要,习者须认真领会以悟其妙。 
    
  八、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蹬”。即在步法欲进时,前脚与后腿各自的规范即相互配合。 
    
  前腿有四种出法:
  
  1.发卷地风,前脚躜出前足掌踢击敌小腿胫骨(迎面骨),谓之起步就是卷地风。 
    
  2.提膝冲打敌腹阴,或贯打敌膝盖。提膝时足尖跷起,用足尖弹击敌下阴部,也可用脚掌撞击敌小腹。 
    
  3.进胯。进胯时,根据敌情可以分别进前胯(抢进中门),进外胯,或使用里胯抢前之法。 
    
  4.踩意。前脚躜出,下落时有二种用意,一是先落足跟,以足跟踩敌脚面﹔二是足跟落实后前足掌用力向下翻踩敌脚面。 
    
  后腿应配合前腿:1.当前腿提膝时,后曲腿应蹬直向上发力。 
    
  2.若发前足踢击或提膝贯打敌膝时,后曲腿应保持弯曲,使身体重心下沉,以保持身势稳固。后腿弯曲,利于前腿发力。 
    
  3.当前足踩落或进胯时,后曲腿应同时用力蹬直向前送胯进身,后腿成牮步,然后立即迅速随前腿而出,或与前腿并成一腿。 
    
  九、手不离腮,肘不离肋 
    
  两手不离腮、两肘不离肋者,此为心意六合拳身法六艺(又称身成六势)中虎抱头之艺也。 
    
  拳艺中,要求手不离腮,肘不离肋是为应敌时保护自身要害部位防敌击也。交手时,若打倒敌人,不给敌可乘之机,运用顾法防敌败中取胜。即使我未能打倒敌人,也以顾法不让敌人打我。 
    
  手不离腮:是于拳势中,常将(有)一只手置于己之腮旁(左手应放于右腮旁,右手则置于左腮旁),以手或臂及时快捷的遮护住头、面、颈。若手下落,还顾于自己的腹阴。 
    
  肘不离肋:是动势时,不论束展还是开合,肘不断出入或起落于两肋间,使肘紧紧护住自己的胸腹。 
    
  两手两肘如此动作,即称之为出洞入洞紧相连,也即谱论上出手(肘)入手(肘)紧随身之意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