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回婆婆家过年,我经历了什么
本文首发于故事飞船 全文约3278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春节收假回来,茶水间绝对是整个办公室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历经了七天和家中老幼、七大姑八大姨的正面交锋斗智斗勇,大家都攒了不少八卦想一吐为快。
今年疫情形势转缓,虽然还是倡导大家就地过年,但能想办法返乡的人还是都尽量回老家过年了。很多新婚不久的姐妹更是和先生拖家带口地第一次回了婆家。
关于第一次在婆家过年这件事,她们可有得聊了。这些经历不可谓不精彩,有的欢快和乐,也有的叫人啼笑皆非。
鸡飞狗跳
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成诗(我可能要被村儿里拉黑了)
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基本上都属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偶尔有几年偷偷放了几颗小礼花都激动得不行。今年回婆婆家,那边没有燃放限制,我一个人放了个爽。
初一我带着老公的一群小表弟小表妹,跑到鱼塘边放鱼雷。事情就是这么寸,土制炮仗威力太大,把塘底的淤泥炸了起来,溅了来喊我们回家吃饭的公公一身……
于是就在那个下午,我名动乡里。
@酒暖(撩鸡不成反被啄)
宝贝去年满了周岁,结果因为疫情耽误,没能回去,今年第一次带着他回老家。
村子里的鸡鸭鹅都是放养的,儿子觉得特别新奇,跟在一只公鸡后面手舞足蹈。不明就里的公鸡被他吓得够呛,疯狂逃窜。儿子觉得更有趣了,一巴掌拍在了公鸡背上。公鸡一激灵,扑腾了两下,突然绕到儿子的后面狠狠地啄了他的屁股一下。
看着他捂着屁股缩在墙角哇哇大哭,我和老公又心疼又想笑。
@知乎网友(太丢脸以至于不想透露姓名)
第一次和老公一起回婆家过年,我总觉得表现要好一点,做事情一直特别积极。
年三十一大早,公公婆婆去买菜了,老公在楼上打扫屋子。我在厨房晃悠了一圈,看火上炖着一锅面糊,闻起来还挺香。我偷偷沾了一点尝了尝,也没啥味道,想着可能是他们那儿的特色早餐吧。
于是我给我们四个每人盛了满满一碗放在桌上,还把锅刷干净放好了。然后特别乖巧地等着他们回来一起吃。
我正默默夸奖自己懂事的时候,听到回家的婆婆说了一句:“咦?我那锅贴对联的面糊呢?”
后来的事情别问,问就是我被老公嘲笑了整整一个春节。
@Lemon Tree(大年初一我社死了)
结婚后第一次带着孩子和老公回老家过年,他们家属于人丁特别兴旺的那种,亲戚非常多,辈分也复杂。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挨家去拜年,到了老公一个比较年长的远房堂姐家时,宝贝看着堂姐面相比较”沧桑“,也不等我们招呼,上去就甜甜地喊了一句:”奶奶过年好!“
我和老公当场石化,而始作俑者还在一边浑然不觉地补了一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馒头妈感言
果然网友们的经历
总是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力
只能夸一句
大家都是人才啊!
@Vivien Chan(开心到飞起~\(≥▽≤)/~)
恋爱6年结婚一年,第一次在婆家过年,也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在农村过年。说实话去之前我还比较忐忑,毕竟网友们的奇葩经历太劝退,等自己真的去了以后……真香!!!
我们原本预计总共待10天,因为疫情管控(实际因为在家太舒服),最后待了20天……和婆婆成为了好姐妹,回家了以后还会想她,时不时煲个电话粥哈哈哈!
@Endless(我女儿怕不是个语言鬼才吧)
今年第一年带着小宝回婆婆家过年。老家的人方言口音比较重,有时候我都得反应一会儿才能勉强明白他们的意思。
小宝倒好,花了一天的时间,词汇不知道记住了多少,方言的声调倒是掌握了个七七八八。于是她就操着一口现蒸热卖的散装方言和家里人聊天。来串门儿的亲戚纷纷向我表示:“您家闺女儿,真健谈啊!”
后来我悄悄问婆婆,她们真能听懂小宝的话吗?婆婆说:“听是听不懂的,但是看她这么热情,我得配合啊!”
@小佛爷(大碗宽面我是没吃过,大碗汤圆吃了不少)
去年底结婚了,今年过年和先生回了婆婆家。之前先生就跟我说,他们家的习俗是大年初一早晨要吃汤圆,但是个头比市面上买的大一些。
我那时候心想,再大毕竟只是个汤圆嘛,怎么着我也能吃五个吧。于是第二天婆婆问我吃几个的时候,我大言不惭地说要5个。
端上来的时候我目瞪口呆,震惊到忘记拍照。怎么形容呢?一个汤圆就能撑满一个小碗的程度吧。我强颜欢笑着吃完了一个,连溜缝儿都溜不下了。
但是有一说一,汤圆的馅儿是我吃过最香的!
馒头妈感言
虽然我们家的气氛也非常好
但还是要感叹一句
这都是什么神仙亲情啊!
投去羡慕的眼神
@红心火龙果(开心个鬼)
家里一共五个人,我和老公,公婆和老公的奶奶,桌上的菜只有两个,一盘清炒荷兰豆,一盘萝卜炖腊排。当时我以为还有菜没有端上来,准备去帮忙接着端菜,没有想到婆婆招呼我可以坐下吃饭了。一切都很魔幻,我恍恍惚惚地问自己,这真的是年夜饭吗?想发个朋友圈都没有素材……
我们五点半开饭,五点四十菜已经吃完了。毕竟就两个菜,再怎么磨蹭也拖不了多久。大家在饭桌上各吃各的,也不喝酒不祝福,就是一顿家常饭也不会这么寒酸吧?
吃完坐到电视机前,老公问我春晚几点开始,我说八点。我们俩看着表,发现时间还不到六点,都很郁闷。最后不到七点我们就回自己家了。这个大年三十过得,不能说是没有意思,只能说是索然无味。
@知乎用户(除夕当晚我就自己开车回家了)
下午五点钟和老公提前下班去了婆婆家。老公想进厨房一起帮帮忙,婆婆就把他往外推,让他去歇着,说厨房不是男人呆的地方。老公连剥个蒜婆婆都一再阻拦,剥的时候,婆婆光说不要碰眼睛就说了三四遍,把一个三十一岁的大男人当小孩子。
最后一顿年夜饭基本全是我做的,而且我一边做他们一边吃。中途老公往厨房跑了好几趟,想帮帮我,但被婆婆以“大过年的跑来跑去谁也吃不好”给喊住了。反正等我坐上桌,除了我最后一个端上来的菜,所有菜都吃过了,跟一桌剩菜似的。
最后我自己开车走人的导火索,是我全部干完之后坐在客厅刷朋友圈,看到婆婆发了年夜饭的照片,配的字是“辛苦两天,新年快乐”。然后老公的一个小姨回复了一条“xx(老公的名字)结婚了,今年不觉得冷清了吧?”婆婆答非所问地回她,“年纪小,也指望不上,慢慢来吧。”
当时我手上的水还没干,屁股还没坐热呢,瞬间就火了,跟老公说以后过年各回各家吧,然后直接穿衣服下楼回了娘家。
@知乎网友(热闹都是他们的,我孤独得像是P上去的)
我从北方小城远嫁到了广东,过年时跟老公回了婆家。
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公婆不会说普通话,老公就和他们一起说方言,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聊着家长里短,气氛十分融洽。但我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也不明白他们为哪句话而笑,只觉得他们是幸福和睦的一家三口,而我却成了一个尴尬的外人。
饭后,老公仍在陪公婆聊天,在他们的说笑声中,我默默地走到了院子里,那一刻,我特别地想念娘家,在家里,我是父母疼爱的小公主,也可以和父母开心地聊天;而在这里,我却像一个孤独的旅人,被迫观看一出听不懂台词的团圆剧。
大年初一那天,老公拉着我去给亲友们拜年,见了很多不熟悉的人,听了很多听不懂的话。我礼貌地冲那些人笑,内心却是凄凉而孤单的。好不容易到中午了,老公被发小们拉去喝酒,而我只能在婆家看电视打发时间。晚上,以为老公总该消停了,不料,又跟发小们打牌去了。留给我还是那台信号不好的电视。
家不是自己的,热闹与欢乐不是自己的,只有孤独和无助是自己的。那个年,我过得憋屈万分。
馒头妈感言
老话说得好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
大过年的
面对这样的一地鸡毛
确实令人十分不愉快
两个人的结合,说到底还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就像两个运转的齿轮一样。有的非常合适,严丝合缝地嵌在了一起;而有的,则需要不断地润滑、磨合。
但无论怎样,希望每一个处在婚姻里的人,都能够不时回望,想想最开始吸引彼此、点亮彼此的那一点微光。愿我们都不被柴米油盐消磨掉曾经的热爱与疯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