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中国第一家专业花艺院校,全国教育十大

职业院校,全国通用花卉园艺师资质证书

学习中华花艺应有的态度

有人认为,草木着花,自然生长,随风摇曳,姿态华美,何必采摘插置、断送生机?虽然言之成理,然而,花草之美,各具独特个性,任其散漫生长,像一个杂乱无章,不修边幅的人,是看不出其真正的轮廓的。一朵花、一枝草的神韵风采,须经过修剪润饰,加上作者的巧思慧心,细意呵护,才更能展现其宇宙完整的生命以及光采缤纷之美。陆游诗说:“瞻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来全未开,为怜落寞空山里,换入诗人几案来。”插花,正如璞玉之待琢,才会有四射亮丽的生命与光芒,其中甘苦,不言而喻!

中华上下五千年,沉淀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智慧。荷兰布尔玛国际花艺学院开设中华花艺课程,学古人移花入室,用一颗平常心去淡然平静地享受自然,与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东方插花使用的花材,常会赋予花不同品质、特质与象征意义。同时,对花的形、色、质量、神韵、性格等都十分考究。大体而言,文人插花喜爱用品味高的花,而不喜爱用艳丽、粗俗的花来插作。例如六朝以前文人爱兰花;六朝时文人特重荷花;唐代则以牡丹为主,宋代又以梅、莲、牡丹、杏、菊、水仙、兰、竹…

东方插花更突出主题的鲜明,设计者的构思,《善良是佛前的一朵莲花》善良是灵魂的返璞归真,是人性的虔诚皈依。哪怕只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哪怕只有一个体恤的眼神,都会使我们在百转人生中获得绵长的感动与温情的停留。

东方插花的素材,此种风格延至明代,仍以梅为主轴。现代文人式插花花材则以季节来分类,譬如春天用山茶、海棠、牡丹等,夏天以芍药、石榴、茉莉为主,秋天则用桂花、石竹、菊等,冬天则以品格高的腊梅、水仙、松、竹、金橘为插花材料。

东方插花的花器,以瓶为主(古铜尤佳,陶瓶次之),忌金银华丽;以典稚、朴实、温润为要,忌刺眼粗俗、勿太大或太小、以简明、实用、美观合乎自然本性为原则。文人插花追求的摆设环境以朴实、雅致、简明、自然为意境,最忌重装饰、花俏、人工、夸张等风格,天然几案、藤床、笔砚等均是不可或缺的配件。

观察自然,寓感万物,物我两忘时,以花草为媒介,以泄胸中文心诗意。这种抒怀传情的文人花,会将人带入一个清幽绝俗、高雅活脱、饶富情趣而又神思无穷的意境。

东方插花是心灵与自然的契合,有物我两忘的意境,也是自然生态与人文情思互动的综合性艺术。

插花是我国重要古典艺术之一,早在第五世纪就己普遍流行,到了唐宋,这种修养与“焚香”、“点茶”、“挂画”同称“四艺”,成为当时人们最普遍、最基本的修养,当时风气之盛,下至街坊茶肆,上至皇宫贵族,无不热衷此道,尤其在欧阳修、周密等“文人”辈的插花大家之提倡下,日见光大,体系分明。

学习东方插花是一种态度,它尊崇一定法则,讲求在景、物、人之中追求一种静而美的境界。养花,插花皆有讲究。 一个花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皆为道,是仪式感,更是对自然的敬畏。

花艺师作为花道的承载者,其重要意义自然不必多说。一款好的作品相伴长久,是能让人懂花,更懂为人处世之道。一个有感而发的花艺作品,会让懂花的人更懂人生,让不懂花的人喜欢上花道。

东方插花是件闲适又追求极致的事。讲究对花材的每一道工序都不敷衍。这也是每一枝花存在的意义。从插制到作品的完成,每一步都是人、器、花的用心交流。而这套完整的过程,涵盖了花道的主要环节。

东方插花重仪式更重意识,求物质更求精神,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那么中式生活也就无从谈起——我们需要精致的生活态度,而非单纯的奢侈生活。

赏东方插花,品花艺文化,让自己有闲看月、看云、看星空,有智慧去体验与分享生命的快乐。真诚地爱自然、爱自己、爱中国文化。

(0)

相关推荐

  • 插花有“禅意”,修身复养心

    "禅"这个字,代表着几年悄然兴起的禅宗美学.不管是茶道.香道.插花,亦或是书画.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都开始探索运用中国文化内涵中的禅宗美学.禅是一种修持文化,以花修性是 ...

  • 品质生活|春花篮夏花篮冬花篮

    来,亲手做一件浪漫的事 把山茶花.萱草.栀子.绿萼梅 和季节一起放进花篮 记住它们最美的模样 "中国人用花的历史,在<诗经·郑风>中已有文字记载."我们的花艺老师陈良晖 ...

  • 文化人插花,插的就是个寂寞

    日本花艺大师"自然野趣流"的代表人物川瀨敏郎,在新潮社网站上开设过一个"一日一花"的连载专栏,火得一塌糊涂. 他喜欢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花器,和山野里最 ...

  • 中国古代圣贤、名人典故古文50篇(原文译文)古为今用、品读收藏

    中国古代圣贤、名人典故古文50篇(原文译文)古为今用、品读收藏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程家样:读程十发《神女图》

    程十发曾说:"画中国画,应该首先解决'古为今用',先继承遗产,发扬民族自己基本的东西,这是决不能丢掉的.在不丢掉的前提下,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不要把'洋为中用'去冲掉'古为今用'." ...

  • 《增广贤文》第1回 多见多闻,借古鉴今

    《增广贤文》第1回 多见多闻,借古鉴今

  • 【孔庙】河南南阳府文庙:会议婚庆,古为今用

    2021年3月24日,我前往南阳寻访,刘宛伟先生在高铁站接到我之后,直接带我前往卧龙岗.在景区门口见到了南阳唐王府博物馆馆长崔鉴平先生,在崔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在景区内看到了诸葛书院.拍照完毕后,刘宛伟 ...

  • 文字游戏的“古为今用”

    文学的娱乐作用,很大部分是通过文字游戏表现出来的.同世界上的其他文字相比,汉字在这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它的方块结构最适合文字游戏.溯其源头,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就已经种下了"游戏& ...

  • 道家养生功法的古为今用

    一.对继承古老养生功法的浅见 养生功法其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代即被人们掌握和运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指养生之道>法于阴阳,积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等 ...

  • 钱松喦:临摹的目的,在于古为今用

    钱松喦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钱松喦谙熟传统绘画技法,具有扎实的写生能力,画风苍劲浑厚,他一生只用羊毫笔作画,却能写出刚健挺拔之美.作品从传统意境的描摹到表达对 ...

  • 古为今用 道家十二时辰无病法

    龙门法脉系列连载,将在昆仑玉虚公众号陆续发表,欢迎关注公众号系统学习.本平台还将陆续推出不同法脉传承的连载或课程,敬请关注. 公众号-昆仑玉虚 道医养生法,不该只在古书里-- 在道医理论中,四季的变换 ...

  • 古为今用,中药香囊为何能防疫?

    众说周知,在武汉抗疫中,以中医药为主的抗疫方法是中国成功控制疫情的重要法宝.中医药是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说中医药是新冠肺炎最安全最可靠的疫苗也不为过. 那么,在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