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底滤加滴流过滤--流氓指导
又到了鱼友改造过滤案例的经验分离时候了。
这款是森森最常见的底滤,缺点嘛,不用我说,很多鱼友用过都知道。
他设计得并没有什么毛病。只是对于我们一般有点追求的养鱼人来说,还是缺了点技术。干湿太小,过滤容积太小。完全达不到我们养鱼的标准。当然你没追求的话,配合正常打理维护,养鱼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根据他的情况,鱼友找我帮忙改造过滤,交上几十块的学费。基本上,钱到位了。想要什么姿势都有!
改造的第一步,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细菌屋切块散放。第二格放生化珠。这样粗细搭配摆放,比起全细菌屋切块要好很多。
生化过滤滤材摆好了,就继续正常的养水。由于本来细菌屋已经用过的,只是短时间离水切块处理,上面的硝化细菌不会损失很多。所以处理完之后,正常的养一两个星期,水质很快就有明显的变化。
可惜好境不长!
然后新的问题又来了,鱼友觉得物理过滤不够强大。由于空间有限,放过滤棉的地方,只有这么一点。而生化过滤容积也达不到水体的10%。那么,又找我再指导一次。
我看柜内过滤上面空间还有很多。就给他一个建议,增加一套滴流上滤在过滤上。
使用滴流盒座在过滤上,有三种接管方式。
1,下水管做成雨淋管,滴流盒当作常规的干湿分离做物理过滤。下面两层还可以放生化滤材,增加生化容积
2,下水管不改,上水管接三通分流到滴流盒里,滴流盒当作二次循环用。滴流盒里全放生化滤材,然后下水接到水泵区。
3,和方案2一样,只是下水接到第一格里。让水在底滤再过一次。
最终考虑下,他选择方案一。
由于底柜空间问题,在选择上我建议他选择带抽屉的。方便换洗过滤棉。
最后就根据空间选择了层数和长度了。东西到了,就把下水管改造成雨淋管和安装摆放这盒子。
这样正中安装效果挺好看的。可惜占用了插排的位置和气泵的位置,下水处的第一格无法盖紧,水蒸气多。
后来鱼友就把管接到原过滤下水口处。
经过调整后,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
物理过滤增强了,两个滴流盒做干湿分离。
|
生化过滤容积增加了,达到鱼缸水体的12%
|
柜内的设备摆放都完全合理化了。
鱼友问题
为什么不能用切块的细菌屋放满整个过滤?第二格为什么要搭配生化珠?
这个很简单的原理,不管你怎么切,细菌屋也不会切得像生化珠那样圆。个体大小不一至,在摆放整整格后,会有部分区别间隙小,这样不均匀的间隙导致水流也不均匀。效果自然就没有生化珠那样,均匀间隙均匀水流出来的效果好。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切细菌屋,整整个缸都换成生化珠之类的球型滤材。但目标只是为了效果,能省下大笔滤材钱,自己折腾一下就能达到效果。这种成就感嘛,比较适合爱折腾的人。
我的过滤能这样改吗?
只要空间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都可以改。空间不够的,就别想了。
上水管分流接滴流盒和下水管改雨淋。有什么区别?
区别只是在于上水管分流算是二次循环,把本来进鱼缸的一部分水再过滤一次。而下水管改雨淋接滴流就是干湿分离加滴流。一个只增加了生化容积强调生化过滤。另一个是增加物理过滤增加生化过滤。结合他的缸物理弱的问题,下水管接滴流的方案就比较适合它。一方面增加了物理过滤,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生化过滤。比较综合的方案。
上水管分流,接到第一格和水泵区,有什么区别?
同样二次循环,接到第一格,就再让水在底滤里循环多一次。而接到水泵区就单纯在滴流里循环一次水质。看上去好像在底滤里再循环一次会更有效果。事实上我更建议接水泵,主要两个原因,过滤里的水流速越慢,过滤出来的水质就越优质。而接第一格,底滤的水流速会增加,反而影响了底滤的过滤效果。接水泵就没有这个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水经过滴流过滤后,有害物质已经减少了。在这情况下,再去第一格里循环一次,明显是有点多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