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课题系列185:课题研究过程不同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举例
课题研究要按照设计的内容、措施、方法、对象(被试)、工具、步骤等,朝着预期的目标实施操作,并把操作的情况记录下来,把形成的材料集中起来,然后进行阅读、分析、判断、推理。下面就不同的研究方法具体谈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调查研究:要选择调查对象(样本)、确定调查内容、选择调查手段、准备调查材料和进行实地调查等。
如《静安区中小学生“健康饮食”现状调查》,选教育水准中等的学校,共抽取三所,发放和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100份,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又如《农村初中“问题学生”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采用向诸暨市所属34所农村初中的“问题学生”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表的内容包括“问题学生”的十个类属和十六项统计指标,共发放和回收到调查表340份,除去不符合要求的9份,留下331份有效表。
再如《关于学生座位问题的调查研究》,设计了一套调查计划,首先是对实验班上课情况进行观察,其次是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再次是对相关学校进行同类的观察。
●实验研究:在确定实验课题、定好实验计划后按计划进行。
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综合干预的研究》,1.样本:从本市七所小学中,通过测查、鉴别选取ADHD儿童128名;2.实验设计: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将128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综合干预组65名、药物组33名、控制组31名;3.实验处理:a综合干预采用行为辅导、家庭干预、药物治疗三种方法综合。b药物组处理,班主任老师安排家长带儿童去上海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药物治疗,并记录服药情况;c控制组处理:让ADHD儿童跟随正常儿童一起学习,不采取其他辅导措施。
又如《信息技术与“文综”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实验》,首先,选择“布什轰炸日本”这样的课题,“文综”中相关的学科知识是高二《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实验对象是高二年级,其中65%已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大部分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网络交流手段。其次,搜集大量影象资料与二战图片画册,以及在网站上下载大量的文字及《图说历史》中有关二战中与日本作战的信息,组建模拟网站。第三,确定课题研究专题网站的网页制作和信息链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余时间完成。
●行动研究:(所谓“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在确定研究问题以后,边实施边研究(反思)、边研究(反思)边实施。
如《幼儿园“玩墨游戏”的实践与研究》,操作过程为:1.看(参观、认识文房四宝、欣赏名画);2.听(听画家的故事、听幼儿文学故事);3.玩(玩笔、玩砚、玩纸、玩墨:在竹子、柚子皮上玩墨,用手掌、手指玩墨,在区角活动中玩墨);4.画(用实物拓画、运用可数符号涂画简笔画、在宣纸上涂画中国画)。在这些过程中,边进行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
又如《参与式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其研究过程是在调查研究、确定课题、组织培训、编用读本、整合资源基础上,自2006年3月起,就《做人——长兴的孩子这样说,这样做》读本使用情况作了专项调查。同时为进一步探讨参与式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举行了“参与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论文及案例评选,分别就参与式德育模式的建构,参与式德育的认识、做法、经验、体会,参与式德育过程中学生素质及教师素质提升四个方面进行总结评选,发布评选结果,并出刊《长兴教育》专刊。由县教育局举办“做人——长兴的孩子这样说,这样做”现场研讨会,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中心,研讨如何结合《做人》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做人》在广大学生中的积极导向作用。研讨会安排教师研讨课、师生论坛,及部分学校德育分管领导就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通过研讨会,以典型促深化、促提升;通过研讨会,以发现的新问题促完善、促思考,推动进一步深入研究。
●叙事研究:(所谓“叙事研究”,就是以叙事、讲故事或案情描述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就是通过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更多的是在教育叙事之后对意义的揭示,或者说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描述一个教育教学上的案情,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
如《一个高中优秀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的叙事研究》:
先是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温州某中学的小林同学做研究对象,考虑到选择她的典型性因素,因为温州某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小林同学又是这学校实验班(高二四班)的班长。从读小学到现在一直是三好学生,成绩优异,品行端正,是同学们羡慕老师喜欢的好学生。用她班主任的话说,简直真是“极品”。
接着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叙事研究的相关理论指导,在收集资料时,综合运用了结构性访谈、非正式交谈、现场笔记、实物收集、口述历史等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面临收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综合运用了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在建构小林同学故事时,进行了多次访谈交流,结果是由她的回忆片段综合而成。建构式地描述有关小林同学道德体验的故事共有1243个字。
然后是分析:
一是直接分析:1.遗忘了“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消解小林的道德信仰(怀疑--失望-);2.失落了主体间交往的道德教育造成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信仰失落—孩子自己的世界—被强加的观念)
二是研究发现: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让同学们羡慕让师长们捧在手掌心的“优秀生”,道德教育被忽视,导致他们的道德生活很苍白,道德情感无从释放,道德信念在瓦解;他们无奈、孤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被捧在手掌心,更需要被理解和引导;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世界,德育过程缺少对话,以及师长们的急功近利,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影响学生一辈子的道德生活。
三是道德教育的反思: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人,人的整体性是我们德育的前提,“使人在不断的创造和生命体验中成为他自己”是我们德育的目标;道德教育自身要彻底放开;道德教育要重视个体道德体验。
四是研究过程反思:①效度问题:在研究开始之前我有一些前设,这在访谈中可能会误导研究对象,从而影响研究的描述效度,但是对理论效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资料中建立起研究理论,这在研究后对访谈对象的反谈也基本得到认同。②推广度问题: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得到其他优秀生的普遍认同,这说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度;③伦理道德问题:我遵循了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希望通过这研究,对他们有所帮助。(本文作者:湖州市教育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