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平衡”——人体健康之本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平衡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宇宙的秩序源自万物的平衡。万物的平衡源自于万物求存在的本能。
人体同其他事物一样,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如果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变化,严重时就会引起疾病,危害健康。

吃:酸碱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自身的缓冲调节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保持在7.35~7.45,机体免疫力强,很少生病。

但是若吃了过多的酸性或碱性食物,超出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就会使血液偏酸或偏碱。如果血液偏酸性,就会出现钙盐缺乏,血液粘稠度增大,酸中毒,易患多种疾病。儿童常见的是发育不良、食欲不振、佝偻病、龋齿、便秘、胃酸过多等;中老年人易患神经系统疾病、血压升高、动脉硬化、脑溢血、胃溃疡等病症。

水果、蔬菜中大量存在的钾、钠、钙、镁等矿物元素,它们在人体内最终代谢产生为带阳离子的氧化物,呈碱性,故水果、蔬菜属碱性食品。大部分的肉鱼、蛋等动物性食品和大米及其制品均属于酸性食品。
根据食物的酸碱性,从中进行均衡选择,适宜搭配,不偏食,既可避免酸碱失衡,对健康大有好处。

行:动静平衡
人的生命处在动静平衡之中,生命既在于科学运动,也在于安适静养。在时间分配上,应是三分适度运动七分安心静养,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阴阳互济,身体才能健康。祖国养生理论包括动养生和静养生,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养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静养可以降低消耗,延长寿命。

生命需要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但运动这个概念则需要准确界定。诚然,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带来旺盛的生命力。人的运动尤其是慢跑、游泳等全身性运动能有效改善全身的氧气供应,增加肺活量,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加强心肌力量,保持动脉的弹性和活力,预防多种疾病和延缓衰老。

然而,如果运动量过大,会造成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过快,能量消耗过多,体内各细胞和各系统得不到有序化的调整。时间一久,势必影响健康。但很多人以为,身强力壮或鹤发童颜都是单纯依靠骨骼肌运动的结果,这是不够科学的。运动既要包括身体外在的运动,也要包括内脏和大脑的运动。内脏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思想灵活则是人维持活力的源泉。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不善用脑更是“心腹大患”。据报道,我国现在约有500万老年痴呆患者,且还在逐年增加。脑萎缩、帕金森氏综合症等,这些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运动也要讲究原则。运动的原则是,安全适度、科学有效,简便得当,持之以恒。安全适度、科学有效,生命才能健康长寿。古人的养生之道有:“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食饮,莫大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能中和者久必寿也”。有人把体育锻炼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还有人以为拼命运动身体自然会好。其实不然,运动过度的人寿命并不会长,剧烈运动反而容易出现损伤、导致疾病甚至猝死。
经测定,当肌肉及大脑神经由紧张变为放松时,其血液流动量可提高15~16倍。放松身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可见,“静养”对促进身体健康、延长寿命很重要。

思:心理平衡
心理,是人的思维、内心活动。心理平衡即是内心世界的和谐状态。人的心理平衡与否,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联合国卫生组织曾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类21世纪最严重的问题。《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所以医病先医“心”。现代医学也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压抑有关。紧张、愤怒、敌意等不良情绪容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

科学家认为,开心的“笑”可能是最好的平衡机制。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所有的保健措施。要做到心理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
对己不要过分苛求。不要把自己的抱负目标定得太高,太高了实现不了就会抑郁不欢;也不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这样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难免产生挫折感。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只能尽心尽力,不必尽善尽美。
对人不可期望太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重要的是看人所长,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得容人处且容人,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在家庭内部,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虽然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呢?

适度疏导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对一些挫折能潇洒诙谐地一笑,对一些烦恼能够找人倾诉,对一些小事不要过分计较和坚持,对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暂时先放一放。
不要处处与人相比。人比人就得死,货比货就得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知足常乐,知难而退。不论是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