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Your Work》,今年阅读的第2本英文原著的阅读笔记
厉害了,竟然敢打开阅读,我跟你讲(傲慢脸),全文近5000字,你很可能读不完的。(思考脸)不过也没关系,反正这是我自己的读书笔记。
前言提到了一个人,Steve Martin,他说“be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但作者发现自己仰慕的人几乎都会把自己展现出来,almost all of the people I look up to and try to steal from today, regardless of their profession, have built sharing into their routine. These people aren’t schmoozing at cocktail parties; they’re too busy for that. 因此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读者具体展现自己的方法。
全书共计10点,第1点是:You Don’t Have To Be A Genuis.
阅读体会:也许有人认为天才多是独来独往的,但是其实很多都会形成一个圈子,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当然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我们也是有东西可以展示的,而且把自己的身份放的越低,越能够像海绵一样,吸取更多的东西。而且现在网络异常发达,展示自己的工具也多种多样,“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是早就过时了。而当前的平台真的是多种多样,比如国内的B站、微信公众号、刚出来的微信视频号、微博,翻墙才能使用的YouTube,都可以用来表现自己。
我最近倒是在一些视频网站上上传一些自己的讲题视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同学,也慢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不过可能还有待提高;另外我自认为做的不错的一点就是跑完步发朋友圈,以至于只要经常翻看朋友圈的人都知道我经常跑10千米,这个和有的人经常跑但不怎么发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别人偶尔发,给大家的印象是,“大神”!我跑完必发,给大家的印象是,“大神”+“意志力惊人”!!有人想要开始跑步的话经常和我请教经验,虽然我也并不专业,只是跑的比较久而已。
另外我本人也准备开始练习瑜伽,看来也要慢慢的开始打卡了哈哈哈(截止6.10已经练习10天,打卡10天)
第2点:Think Process, Not Product.
这一点主要内容是记录,然后在准备好了以后,把记录好的内容分享出去,当然如果没有可以记录的东西那就尽量去思考,the author said, “You have to turn the invisible into something other people can see. ”
阅读体会:很多作品,展现出来的最终一面可能是对阅读者最重要的,对作者来讲,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把作品的形成过程也展现出来,会和读者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Brené Brown, “In order for connection to happen, we have to allow ourselves to be seen-really seen.”
其实我关注了好几个油管博主,他们都是把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录成了视频,做成了一期一期的节目,这样至少就会有上十万的粉丝。大家所熟悉的李子柒也是把自己所做美食的过程拍成视频,据说她2015年就已经开始拍短视频了,而我周围人不断开始议论好像是这两年的事儿,所以说记录是好事儿,而如果我们抱着盈利的目的去做那么可能就会有不少挫败感,第一,成名不容易,第二,短时间内成名更不容易,用现在的话来讲,厉害的人多是“长期主义者”。
不过我想也不用担心嘛,记录生活、记录你认为值得记录的东西本身就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多巴胺,再说,即便不能盈利,也会有一些潜在的好处。
比如我经常发布跑步数据在朋友圈,有朋友就会根据我的一些信息给出更加专业的意见;比如我第一天发布关于练习瑜伽的推送,有一位同学就给我推荐了一个app,我当天晚上就当即练习了一次里面的一个30分钟左右的“阴瑜伽”课程,感觉还不错。
第3点:Share Something Small Every Day.
阅读体会:正如这一点最开始的一段话所说:“Put yourself, and your work, out there every day, and you’ll start meeting some amazing people.” 类似于“每天进步一点点,久后定有大不同”一样,不过细微区别是,可能当你开始展现你自己,展现你的作品,展现你的工作的时候,生活就已经开始有变化了。这一点的后半部分甚至建议读者直接购买域名(domain name),并在其中分享你的工作、你的想法和你关心的东西。从一个不懂技术的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有点难,但书中也强调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也记得有哪篇推送来着,建议建立自己的网站,也许这也是一种趋势,像编程一样。可能找时间我会学习一下吧,然后把自己想要记录的东西写在上面,各位只要输入网址就可以快速抵达,好像也很炫酷的样子耶哈哈哈
第4点:Open Up Your Cabinet Of Curiosities
阅读体会:有时候分享就像水中的海绵,你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分享的越多,可能吸收的也就越多,Paul Arden, “If you give away everything you have, you are left with nothing. This forces you to look, to be aware, to replenish….Somehow the more you give away, the more comes back to you.” 这又回到了本书的主题,show your work,而如果闭门造车的话,也许掌握的知识可能是迂腐的、过时的,突然想到了前一阶段关于个人填报税表的问题,我是突然看到了企邮的邮件、朋友的提醒和一些文章,于是也开始关注,并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周边的人,有些人真的不知道要退税的问题,而有些人则比我明白不少,于是我既把自己晓得的分享了出去,更得到了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于是算是正确填报,这才得以获得更多的退税。后来也关注到李永乐老师讲解的视频,算是更加清楚的解释了该如何操作,包括还要填报自己的房租。
李永乐老师是我的一个榜样人物,他就是那种愿意把自己知识分享出去的人,之前提到的李子柒我是欣赏,而李永乐老师则是让我非常敬佩,甚至是当作榜样和目标的一个人物。另外这个第4点后面还强调信任的问题,当你分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时候,一定要附上他们的一些信息,就像引入参考文献一样。
第5点:Tell Good Stories.
阅读体会:一瓶白酒,没有任何宣传和故事,可能也就10块钱,但如果你告诉别人:
“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汉代,今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
百度百科
这酒就上了千元,被放大百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让一个作品变得让人印象深刻,就像我曾经去过维也纳美景宫(Oberes Belvedere)看过的作品似的,如果让我去评判哪个最好,作为一个艺术小白,我是啥也不知道的,比如下面这幅图,画着一个裸体青年,没有任何背景知识,也不了解作者是谁,那我们很难说这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品:
——照于美景宫
第二幅作品也是,可能看起来更抽象一点,我们似乎也不知道这个作品到底表现的是啥,但是假设我告诉你这幅图是“整个奥地利美景宫展出的最有名的作品,是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的克里姆特Klimt的代表作《吻》”,这时候,作品在各位心中的地位是不是上升了很多?虽然你仍旧不知道他表现的到底是什么。
——来自网络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知道这个原理有什么用呢?“You got to make your case” said Kanye West. 无论是在聚会中,还是在简历里,都要学会展现自己,当然,要记得保持诚实。
第6点:Teach What You Know
阅读体会:把你所会的知识教授给别人,不仅不会让你自己贬值,反而会增值很多,书中还举了一个BBQ的例子,美国的一家著名BBQ店将自己整个过程都公开,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加受欢迎,这也让我突然想到美食家王刚,当然还有很多做美食的博主,他们将自己所擅长的食谱和过程公开,也让他们自己大受欢迎,授人以渔,让人们更加感激和敬佩,让人们知晓,原来很多东西并不神秘,自己也是可以亲手做的。
书中建议 “think about what you can share from your process that would inform the people you’re trying to reach.” “the minute you learn something, turn around and teach it to others. Share your reading list. Point to helpful reference materials. Create some tutorials and post them online. ” 再以我自身为例,当我把自己的跑步图片晒到朋友圈的时候,有些更厉害的人会关注到我的心率,建议我可以更加科学的跑步;当我把练习瑜伽的情况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有些相同爱好的朋友会给我推荐更加专业的app进行练习。我们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实际上可能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礼尚往来,共同进步。
第7点:Don’t turn into Human Spam.
阅读体会:本章的第一个观点:注意和他人互动,而不是一律的在独自输出、让他人围着你转。if you want to get, you have to give. 类似的,如果你想写书,首先你需要读书,如果你想成为艺术家,首先你要不断的欣赏各种艺术作品。
本章的第二个观点:要关注quality,而不是quantity,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我的公众号,现在我的公号已经运营4年了,但实际关注人数才1660左右,我相信有很多很多人不到一年关注人数就可以破万,我也相信有不少人和我差不多的时间,却早已杂草丛生,荒无人烟。其实关注的人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写东西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初衷。我的初衷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stop worring about how many people follow you online and start worrying about the quality of people who follow you. 另外,如果我真的希望我的人数增长,那实际上最好的办法是不断提升自己文章的质量。
本章最后还提到了一个观点:当你想要培养更加紧密的关系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重要,就像之前有看到李笑来老师列出来的几项的重要性关系:注意力>时间>金钱,如果我们希望和一些人增进关系,包括亲友,包括网友,最好的方法不是继续在网上聊天,而是面对面。Meeting people online is awesome, but turning them into IRL(in real life) friends is even better.
第8点:Learn to take a Punch.
阅读体会:有作品,就会有评论,而有评论,就有好的、坏的、善良的、恶毒的。这一章的其中一个主旨是Brian Michael Bendis的一句话,“The trick is not caring what EVERYBODY thinks of you and just caring about what the RIGHT people think of you.”也就是不要取悦所有人,我们也无法取悦所有人,有时候正是因为名声越大,所招来的评论越多,如果被这些评论所伤害,而忽略了那些善良,积极的评论那就正中消极评论者的下怀了。另外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的作品并非是全部的我们,我们更需要腾出一些时间留给朋友、留给家人。
我本人没有艺术作品,顶多写一些公众号的文章,关注的人数不多,极偶尔会收到负面评价,或者我个人认为的负面评价。比如不久以前我写了一篇《我是如何每天做俯卧撑,并持续了71天的(附图)》,最后附了一张我的肱二头肌的还不错的自拍照,但却有一个留言让我感觉一只苍蝇飞进了嘴里,大意是说,你的肱三头肌也不怎么样啊。你懂的,我们不能和这些人争论,let it be there,然后继续做我的俯卧撑,即使我的肱三头肌不怎么样,so what,生活中有很多美味,把飞进嘴里的苍蝇吐出去就好了。
第9点:Sell Out.
阅读体会:知识变现是正常的,每个人都需要生存,每个人都需要缴纳各种租金,如果你的作品真的是有价值的,那么“卖出去”并不可耻,并不是每个艺术家、作家等人都是清高的,很多优秀的作品也是为了生存而诞生的。包括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最后的赞赏功能,我每次都是开着的,虽然几乎没人赞赏。
不过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运动的文章,特意查阅中国知网,而且购买了几篇文章,所以在那篇我所写的文章的最后,我也表明了情况,最后真有两位朋友给我了共计10块钱的赞赏。这样我欣慰很多,我也更乐于查阅,并分享知识。实际上这是一个正向循环。你用心写了一篇文章,别人给了你赞赏,你更有动力写更多更好的文章;反之,如果你用心写了一篇文章,没人赞赏,甚至没人点赞,那么你可能就不再想输出了,这差不多是一个负向循环。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卖,那么就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能,哪怕是一些兴趣爱好,Be ambitious, Keep yourself busy. Think bigger. Expand your audience. Don’t hobble yourself in the name of “keeping it real,” or “not selling out.” Try new things.
第10点:Stick Around.
里面分这几个部分:don’t quit your show; chain smoke; go away so you can come back; begin again.
阅读体会:第一个点的直译是“不要停止你的表演”,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说的“请停止你的表演”是刚好相反,“不要停止你的表演”就是说不要中断你对外的表现,而是一直写下去、画下去、做下去……这样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个其实有点像复利的感觉,就是先不要问他人能给你什么,你要不断地做下去,终究有一天,鲜花和掌声就来了。当然也许不是鲜花掌声,可能就是你内心的成长、你技能的精进。这也足够诱人呀。
Chain smoke 意为一根一根抽烟地抽烟,chain smoker即是烟鬼,这里想表现的是当我们完成一项作品的时候,无论成功与否,我们要一部接一部的继续写下去,”We work because it’s a chain reaction, each subject leads to the next.” said Charles Eames. 即使我在简简单单的写文字,无论反响如何,我会继续写下去,我最近在写关于运动方面的文章,哦对了,我其实可以以积极心理学的课程为大纲,然后不断的展开,最近写跑步,过一阶段写冥想、瑜伽、深呼吸,慢慢地也可以成为一本书呀,名字就叫做《积极心理学实操》,虽然现在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只有100左右。
最后一点和全文的第一章有了一定的呼应关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假期,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像一个业余爱好者一样,更要像积极心理学课程的Tal老师所讲授的一样,像婴儿一样不怕失败的去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失败,也有很多快乐,把面子放下,才会学得更多。
全文完,感谢我的笔记,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