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随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在卵巢内发生周期性出血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囊肿,因每个周期出血反复填充囊腔,囊内压力增加导致囊壁薄弱处渗漏或破裂,囊内液流出后在周围形成粘连,卵巢巧克力囊肿有很强的自发性破裂倾向。
1.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生育年龄妇女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又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发病时可累及患者单侧或双侧卵巢,病情严重时还会诱发痛经、性交痛、不孕等。
3.由于子宫内膜移动进入卵巢, 患者月经来潮后卵巢巧克力囊肿也会发生异位内膜月经样出血,但无法排出体外,脱落的异位内膜随月经来潮次数而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形成不同大小的包块,外形与巧克力糊状类似,但实质为潴留卵巢内的旧血。
4. 囊内积血随着患者病程的增加而增加,体积将不断变大,当压力达到囊壁无法承受时则会破裂,积血随之流出并刺激患者腹膜而引起腹痛,严重时会造成盆腔器官粘连。另外,剧烈的性生活也会刺激囊肿的破裂而诱发疼痛。
1. 月经异常:常表现为经量增多、增期延长;
2. 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一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3. 约50%的患者合并有有孕。
4. 双合诊检查时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卵巢异位囊肿较大时,妇科检查时可扪及与子宫粘连的肿块。囊肿破裂时腹膜刺激征阳性。
5. B超是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重要方法。典型的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常与子宫粘连,囊壁厚而粗糙,囊内有细小的絮状光点。
6. 动态检测CA125有助于评估疗效和预测复发。
保守治疗见效慢且容易复发,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对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特别是卵巢包块性质未明者,宜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治疗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有广而清晰的视野,为彻底摘除囊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对于严重粘连的患者很难将病灶清除干净,术后复发,再次手术风险较大。1. 腹腔镜手术是首选的手术方法,目前认为腹腔镜确认、手术+药物为内异症的金标准治疗。2. 在临床中当第一次发现卵巢囊肿时,尤其是B超提示为“无回声”且直径小于5cm的囊肿,若无急诊手术指征,可在下一次月经周期的第5-7天复查B超以了解囊肿情况,以排除生理性囊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3. 如果患者年轻且有生育要求,建议首先进行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查(如AMH、FSH)并综合评估其生育能力,如基本正常则进一步行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术后尽早妊娠以避免短期内复发。4. 目前用于辅助治疗的药物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 (GnRHa)、口服短效避孕药、曼月乐环、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等。5. GnRHa可下调垂体功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出现暂时性闭经,术后一般建议使用3-6个月。6. 由于GnRHa造成体内低雌激素状态,应用GnRHa3个月以上,多主张应用Add-back方案。GnRHa+反射添加雌激素,将体内雌激素水平维持在不刺激异位内膜的生长而又不引起更年期症状及骨质丢失的范围(雌二醇水平在110-146p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