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仅是周士第的一个小排长,数年后周士第成上将,他却是大将

导语:众所周知,我国在1955年时,曾为许多参加过革命战争的前辈举行了授衔仪式,通过此次授衔,我国共产生了开国大将10人以及开国上将55人。这些前辈都曾为我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次授衔仪式即使对前辈的功绩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有激励后人的作用。

当年他仅是周士第的一个小排长,数年后周士第成上将,他却是大将!

在这65人中,普遍来讲大将的年纪、资历和贡献都要大于上将,但是其中却又有一名例外。上将周士第曾经就担任过一名大将的上级领导,而且当时二人之间的职位差距不止一级,结果现在竟然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这个人就是许光达大将。

关于许光达的事迹,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许光达祖籍湖南长沙,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旗炮兵班。在南昌起义战争打响时,他接到上级命令要从九江前去南昌与当地队伍一起参加起义战争,结果等许光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南昌时,却发现南昌的军方部队已经全部离开了。

无奈之下,许光达只好前去追赶部队,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宁都的时候和大部队汇合,于是许光达成为了25师3营里的一名小排长,而当时周士第正在担任25师的师长,正是他的上级领导。收编没多久,部队向南方进军广东,在经过三河坝时突然遭到了敌方队伍的袭击,许光达在顽强战斗中受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时隔一段时间之后,许光达养好了伤,他便动身前往安徽寿县,开始在国民党部队中负责兵运工作,之后又先后服役于红2军团和17师,在17师时更是成为了17师的师长。但好景不长,在1932年的应城战争中,许光达又一次负伤,可惜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并不支持许光达接受良好的治疗,他身体里的子弹无法取出。

于是组织安排他前去苏联接受治疗,但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苏联的治疗之行会使他在苏联停留了5年的时间,再次回国的时候已经是1937年了。这时国内抗日战争已经全面开始,许久未见的许光达和周士第也在120师再次相遇,当时周士第是参谋长,而许光达是旅长

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许光达再次身肩重任,担任晋绥野战军一支队伍队的司令员。在1947年时,许光达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要对清涧发起进攻,当时在清涧担任守卫工作的是国民党的一支整编军队76师,这次任务的艰巨程度让很多人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

76师的师长叫做廖昂,和许光达属于校友,二人曾一起在黄埔军校五期接受教育。念及同窗之情,不想战场上性命相博,许光达曾私下给廖昂写过书信,在信中他劝说廖昂起义。但是当时廖昂觉得许光达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是不可能打进清涧的,于是便态度强硬地拒绝了许光达。

可是事情的结果却使廖昂傻了眼,许光达的部队不仅成功打进了清涧,更是只用了短短4天的时间。这时廖昂见战争情势不妙,便立即穿上了士兵的服装,企图在混乱之中逃跑,但是最终并没有成功,廖昂还是被我军发现并降服。

廖昂以战犯的身份再次见到许光达的时候,场面不免让人唏嘘。但是廖昂对战争的结果还是不服,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战败,并不是自己不如许光达,而是因为没有援兵前来支援。许光达见他这种态度,便对他说,既然你不服气,我也可以选择现在放你回去,你可以去找来一个师的援兵,我们再来一决高下,听到这,廖昂瞬间没了言语。

经过了几次重大的战役,许光达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大家都有目共睹,他也很快被提拔为第二兵团的司令员,而周士第是请一个兵团的司令员,两个人已经成为了旗鼓相当的好队友,在兰州战役中,二人并肩作战,为解放大西北共同效力。

总结:在正式进行授衔仪式之前,周士第在总监部的副部长而许光达是装甲兵的司令员,二人在各自负责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回顾二人的战斗生涯,不免让人震撼,可以说是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最终在授衔仪式上,周士第被封为开国上将,而年仅47岁的许光达被封为开国大将,也是我国最年轻的一名大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