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万江区——何氏大宗祠(3)
2017年2月15日下午15点,参观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莞市万江区大汾社区向南坊——何氏大宗祠。
东莞市万江区何氏大宗祠,又称萃涣堂,取《易经》中有聚有散的意思。明嘉靖八年(1529)开基建设。一连三座,每座三间,两旁余地周筑围墙,植松柏。
何氏大宗祠在清康熙十二年(1673)两度重修。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因兵乱,祠堂被劫掠毁焚,翌年重修。因去除松柏,广作五间,将原来低矮的门楼改造高昂,至隆庆三年(1569)完工。
清康熙十二年(1673)祠堂重修,仿生螃蟹建筑。古时,很多古建筑都有仿生螃蟹或生龟的建筑,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及第登科、生于草泥而快速繁衍等寓意。
何氏大宗祠的左边是温家祠,右边是三将庙,两地突出,是螃蟹的两支巨螯,种德、青云二石拱桥为两蟹眼。中堂一石蒲芦为蟹脐,后堂的水直出中堂,再转入蒲芦内,通向前堂天井,使得雨水能流注入蒲芦中,四时不竭,以为滋养。在围墙上开正门,作为蟹口,可以进食江潮,吞纳山光,以润膏泽。在围门上盖一座高门楼,作为前呼,祠堂后建设护堂,作为后拥,庵座后开通一尺篱笆,作为文明后路。
何氏大宗祠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有头门、前殿、后殿、厢房、硬山顶上有船形脊,布局严整均衡,风格端严雄健。占地面积约562平方米,祠堂内的封檐板都保存不错,精雕细刻,戏曲故事、卷草、博古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屋脊多为龙舟脊,脊身上有灰塑。房檐出檐较浅,用青砖叠涩而成。檐下亦有灰塑或彩绘作品,或风景或人物,残破中依然可以领略出当年的完美。
在何氏大宗祠的后殿神龛上供奉萃涣堂历代祖先神位,其中最上面的一个叫何邦俊。元朝时,他居住在莞城蚝篱贝,为人学问渊博,何真起兵据两广时,礼聘他当幕僚,他和朋友都认为“何真乃一勇之夫,不能成大业”,于是举家迁往大汾社区躲避,于此地经商。他生了八个儿子,是萃涣堂的始祖。
何氏大宗祠尚保存有明清时期功名碑三十七块。仅明代就有成化、正德、嘉靖、崇祯四个年号的功名碑,功名碑均为花岗石雕刻,是族人为本族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立。看了这一大堆功名碑,再看看祠堂和村里古民居上的“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状元归里”的雕刻,才能了解到耕读文化和科举制度对农村读书人的深远的影响。祠堂和家塾是儒家文化在农村的体现,是过去几百年中全村最有气派的建筑。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