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爱学习
有一种现象:如果一个学生的某门课学得好,在班里成绩优秀。那么该学生则更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这门课。相反,如果哪门课成绩不好,则用在学这门课的学习时间则相对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道理很简单:用时间去学,就能出成绩,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获得满足感。这与运动员都有自己专项一样,没有哪个短跑运动员会选择练游泳参加运动会。
做自己擅长的项目,避开自己的短项,这是一般规律。但是人生的前18年,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少选择的机会,从小学开始,只能在学校学习,直到高中毕业。这期间家长们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爱学习、努力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很不幸,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满足家长的愿望,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阶段掉队了。
从小学开始,所有的孩子从零开始学习,我们很难说哪个孩子喜欢学习还是不喜欢学习,他们的起点是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孩子就逐渐表现的成绩优秀,有的孩子则慢慢表现出对学习没有兴趣。为什么呢?我们必须承认,学习是脑力活动,智力因素是起很大作用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别。在学习过程中,智力相对高的学生比较快的掌握了老师讲授的知识,表现活跃,成绩优良,受到老师的表扬就多,这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认可,获得了满足感,对学习就更有兴趣,成绩也就越好。相反,智力相对低的学生得到的表扬就少,心理得不到满足感,逐渐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孩子也曾经努力过,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其实孩子们并不是天生的就不爱学习、厌恶学习,而是没有在学习中获得兴趣、快乐和满足感。
智力这个东西很奇特,有的语文学得好,数学成绩却一般;有的英语学得好,物理可能比较差,学科成绩表现得多种多样。这就回到了我们开篇讲到的现象:哪门学得好,就越喜欢学那门课,这与综合成绩相比,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越优秀的学生越不偏科,对哪门课都有兴趣,哪门科都优秀。
做个简单总结:孩子不是不喜欢哪门课,是那门课学不好;孩子不是不爱学习,是因为从学习中得不到兴趣;孩子不是不努力,是努力也没有结果。所以,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作为父母要搞清原因,不要强求孩子一定要努力,一味的报班补课,也没有必要着急上火,更不要气急败坏、打骂孩子。应该做的是发现孩子擅长的项目和闪光点,而后因材施教。我们要承认和接受人与人是不同的这个客观事实。
欲了解更多关于择校、新高考、选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