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6),13条历法常识,除夕将至,笃学不倦,打卡~

距离高考还有

116天,今天于老师分享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6)历法常识。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学习,坚持不懈。

高中语文(id:gzyw11)

文末附电子版领取方式,如需电子版,请拉至文末,按要求操作即可

高中语文


历法常识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2)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和干支兼用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
(2)时节纪月法
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1月)”“仲秋(8月)”: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3)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3.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
(2)序数纪日法
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
(3)特定称谓纪日法
①朔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阎典史传》)
②望 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
③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4)传统节日纪日法
①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日。
②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
人日题诗寄草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③三元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如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④社日 农历中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在春分前后,杜甫有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⑤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的生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并序》)
⑥寒食 农历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
⑦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
⑧伏日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三伏”。
⑨初七、下九 “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⑩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⑪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⑫冬至 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阳生”。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
⑬腊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⑭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日”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4.纪时法
(1)特定称谓纪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作昃(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zè)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
(2)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