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缔造了外滩:外滩14、15号往事:颠地与宝顺洋行
“贫民窟里的人已经睡眠静了。对面日新里的一排临邓脱路的洋楼里,还有几家点着了红绿的电灯,在那里弹罢拉拉衣加(俄语译音,一种三弦琴)。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创作于1923年7月的著名小说。小说描写“我”借住在“外白渡桥北岸邓脱路中间,日新里对面的贫民窟里”时与另一女房客之间的怜惜之情。因郁曾说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于是便撩拨了不少意犹未尽的读者上百年来一直会去那一带兜兜转转、寻寻觅觅;甚至还引发了日本的电视台闻风而动。
据《上海市虹口区志》的说明,邓脱路(DentRoad)筑于1889年,以美籍人命名;因为那条路在1848年协定的美租界内,所以“区志”把Dent误作美籍人士,错得也不算离谱;其实美租界在1863年就与英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因此借用英籍人士来作路名也未尝不可,更何况Dent还是上海滩上大名鼎鼎的英籍人士,毕竟他是最早立足外滩而在上海经营的英国商人。邓脱路随着1943年租界的收回而被改名为丹徒路,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Dent在到达上海之前就已闻名遐迩,他就是1839年林则徐禁烟运动中的“鸦片贩子”之一。
1824年颠地(LancelotDent)入伙大卫荪洋行(该行最初名为巴林洋行,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理人巴林于1807年在广州开设;后随着合伙人的变更曾易名为巴林.莫隆奈.罗伯茨洋行、大卫荪洋行),第二年改行名为颠地洋行(Dent& Co.)。颠地洋行与麦格尼亚克洋行(怡和洋行的前身)是当时最具实力的贸易公司。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