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校长的话一定要听!

学无涯 思无尽 行无止
——听课后谈点感受,提点建议
广丰一中 阮海水

课堂是老师奉献汗水与智慧的舞台,是学生汲取精神营养与健康成长的舞台,也是践行立德树人与提升核心素养的依托,更是提高学生能力和成绩的主阵地。基于此,我常常叩问自己,我们应该建立咋样的课堂?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到底什么样?眼下最时髦最流行的提法是“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等等,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曾在心里千百次地畅想过描绘过我的课堂应该是:教学“环环相连,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学生“兴奋激情,合作交流,有学有思,享受专注”;课堂“有声有色,别具特色,师生互动,创意创新”。但这样的理想课堂哪里找?

我带着这些疑问、好奇,我与团队管理人员、备课组长走进广丰一中高二年级部分老师的课堂,走近老师,观摩学习,聆听不同科目、不同层次班级、不同类型的课,感受颇深,现谈点感受,提点建议。

精彩纷呈 灵动有效

一、 目标明确,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走进王侃侃老师的高二6班化学课,他清晰地展现当堂的学习目标---学习并掌握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老师与学生一起关注浏览目标,且在整节课中紧紧围绕贯彻该目标进行教学。吴兰花、徐芳迎、叶丽婷、陈芊芊等四位美女老师的英语试卷讲评课,她们始终体现“三主性”,即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度完成了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学生的思维深度、做题能力得以渐渐提高。

二、 课堂生动,语言优美,如沐春风

连续听了李清付老师、吕丽君老师的诗歌鉴赏课,两位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带领学生和听课老师遨游在诗歌的海洋,如痴如醉,好像不是在刻意学习苏轼的《新城道中》和《积雨辋川庄作》,而是在与诗神苏轼和诗佛王维心灵对话,整节课下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脑洞大开,老师朗诵抑扬顿挫、语言多姿多彩、语文味十足。同时,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能有机结合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求进行训练,不断强调读背诗歌。

三、 激情互动,尊重发现,欣赏引领

陆续听了王德斌老师的《意识的作用》和张年信老师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两节政治课。两位老师皆熟练应用激趣、授法、引思、导练八字教学法。张年信老师用《国家》这首歌引出“国”(整体)←→“家”(部分)的关系,学生兴奋的记住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关系;王德斌老师用精美的PPT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整节课,老师都在激情地与学生互动,通过师问生答、生问生答,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并在互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表达和个性展现,让学生感受尊重的力量,享受展示的欲望;同时,不断发学生身上的亮点长项,如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检测整体与部分、关键部分等知识点时,学生能补充拓展知识如“千里之行,溃于蚁穴”,老师趁机表扬该同学思维活跃,知识面宽广,引领同学们要博览群书,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要事事关心,才可以让自己散发出优雅高贵的气质,同学们心领神会。

吹毛求疵  且行且进

一、 眼里只有优生和活跃的学生

部分老师习惯性只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一讲到底,眼里只有优生和活泼的学生,提问、对视只跟这一小部分同学发生,疏忽了教室后面部分、角落和不善表达的同学。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这大部分同学的抱怨和脱节,从而拐科甚至辍学。

建议在课堂中,应关注全体,经常性扫视教室内每个人,用眼对话,用心交流,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二、 过度依靠多媒体、PPT花哨,导入太炫太长

窃以为教学媒体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或手段,运用好可以增大课堂容量、更生动更直观更动态展示内容,深受学生欢迎。但滥用或过度依赖,就会适得其反,变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课堂需要适当用各种不同形式如歌曲、故事、复习等导出本节课,但切忌用时太长用量过大,避免舍本求末,淡化主题。

建议根据学科、课型适当适度采用多媒体、使用PPT,要精选图片、视频,要与本节课内容高关联度。导入应简明扼要,三言两语,切中要害。

三、 为问而问,问而无度

设问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设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但听课发现,少数老师存在为问而问,问而无度的现象。表现为:1、满堂问。老师几乎一节课都在提问,一问不可收拾。左一个“是不是”,右一个“为什么”,一堂课问了几十个问题,学生要么紧张疲惫,要么嘻嘻哈哈,累了老师也苦了学生。2、浅易俗。只问“是不是”、“对不对”,没有问“问什么”、“咋么办”,设问层次要求低,流于表面形式。3、偏难怪。设问于僻点、冷点、转空子、找岔子,让学生束手无策、望而生畏,严重挫伤了“摘桃者”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变成一节“闷课”。

建议我们课堂要适时适量适度设高质量的问题和重要的问题,要基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热点、学习的疑点、易混点等,更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精、巧、新、活。

课堂是在我们教师指导下学生集中学习的场所,是学生求知和求知欲表现欲得到满足的地方。我希望我们各位同仁能把“教室”转为“学堂”,成为我们每个老师与学生的“香格里拉”。课堂应是我们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心灵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但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课理想课堂的标准和尺度不一,我始终认为学生喜欢、学的轻松、有效,考的满意,价值取向高的课堂就是好课堂。但愿我们一起努力,扬起理想风帆,不断实践打磨,达到理想课堂之彼岸。

阮海水 男 江西广丰一中副校长   参编多本教辅资料,多篇教学和管理论文获奖刊出,业余爱好爬格子。奉行学无止境,践行我奋斗我快乐,行走在钟爱的教育康庄大道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