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治规律探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应双方属性的概括。寒热之中,寒为阴,热为阳。且寒热亦是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因此,辨别寒热对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伤寒论》中多处提及寒热错杂证的辨治,通过对《伤寒论》中不同证型的寒热错杂证的总结与分析,可得出某些辨治规律,以求临床运用自如。在寒热错杂证中,寒热错杂的部位、证候特点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按照六经辨证的顺序对《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辨治规律进行探析。

太阳病篇

表寒里热,宜解表清里

临床表现可见恶寒,发热,身痛(或重),无汗,烦躁,脉浮紧(或浮缓)等症状。代表方剂为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

证候分析: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属典型的太阳表实证;脉浮缓、身重、烦躁则因阳郁内热所致。

方剂比较:大青龙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病机均为外寒兼内热。大青龙汤为外寒内热之重证,治以峻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为外寒内热轻症,治以小汗。

热扰胸膈中焦虚寒,宜清上温中

临床表现可见身热不去,微烦,腹痛,下利,食少等症状。代表方剂为栀子干姜汤。

证候分析:身热、微烦为上焦有热;腹痛、下利、食少为中焦有寒。

心下痞兼阳虚,宜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临床表现可见心下痞,无表证恶寒汗出等症状。代表方剂为附子泻心汤。

证候分析:此心下痞当属热痞,无形之热邪壅聚中焦心下,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故作痞,胃脘灼热、心下痞等均为热结胃中的表现;阳虚不能温煦体表和司汗孔之开合,故见恶寒无汗等阳虚之证,以方测证,应当可见四肢厥冷、身倦嗜卧、脉象沉微等肾寒之证。

煎服法: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本方渍三黄,取气之轻清以泻心消痞,附子另煮取汁,取其辛热厚味以扶助阳气,如此便可清胃温肾,寒温并用。

胃热脾寒,宜清上温下

临床表现可见欲呕吐,腹痛。代表方剂为黄连汤。

证候分析:邪热居于胸膈、胃脘,影响胃之和降,则欲呕吐,胃热上扰心神,则心烦不安;寒邪犯于脾,寒凝气滞,则腹中疼痛,喜温喜按。

煎服法:昼三夜二服,意在少量频服,使药性持久,交通阴阳,调理脾胃。

中焦痞塞,宜和胃消痞

临床表现可见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干噫食嗅,胁下有水气,心烦不得眠等症状。代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证候分析:寒热错杂于中焦,气机痞塞不通,气机逆乱,则心下痞满;干噫食嗅为胃热之象;肠鸣、下利为脾寒于下。

方剂比较: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以心下痞硬为主症,均可见呕吐、下利、肠鸣等症,均以脾胃受损,水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为病机。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心下痞、呕逆为主要表现;生姜泻心汤证夹有水饮食滞,可见干噫食嗅;甘草泻心汤证脾胃虚弱更甚,下利更剧。

煎服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去滓再煎”意在使寒热药性和合,以利于调中和胃。

阳明病篇

湿热内蕴风寒外束,宜解表清里利湿

临床表现可见身黄目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发热恶寒无汗,或见身痒等症状。代表方剂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证候分析:湿热互结于里,熏蒸肝胆,势必发黄,故见目黄、身黄、小便黄;风寒束表,则发热恶寒无汗。

少阳病篇

少阳枢机不利,宜和解少阳

临床表现可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症状。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证候分析: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正邪相争,进退于表里之间,故往来寒热;少阳经气不利,则胸胁苦满;胆火上扰心神,则心烦;肝胆气郁,疏泄失职,故神情默默;胆热内郁,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胆火上炎则见口苦;津液受伤则咽干;胆火循经上扰,故头目昏眩。

方剂比较:柴胡类方均具有和解少阳、调达枢机之功。小柴胡汤主治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柴胡桂枝汤主治少阳枢机不利、太阳营卫不和,属太阳少阳并病之轻症,可见支节烦疼;大柴胡汤主治少阳胆火内郁、兼阳明燥热里实,见大便秘结或下利臭秽不爽、肛门灼热、小便色黄等热入阳明之象;柴胡加芒硝汤主治少阳兼阳明里实、燥实较轻、正气偏虚;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少阳枢机不利、兼有水饮内结,或胆热脾寒,症见但头汗出、小便不利、口渴等水饮内结之象,或大便稀溏之脾寒之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邪入少阳、弥漫三焦、心神逆乱,邪热上扰,故心烦、谵语。

煎服法: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均用去滓再煎之法,乃因方中药性有寒温之差,味有苦、辛、甘之异,功用又有祛邪扶正之别,去滓再煎可使诸药气味醇厚,有利于透邪外达,而无敛邪之弊。

少阴病篇

阴盛格阳,宜破阴回阳

临床表现可见脉微细,但欲寐,下利,手足厥逆,面色赤,干呕等症状。代表方剂为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证候分析:但欲寐、脉微细、下利为心脾肾阳虚之表现;寒邪凝滞,阳虚不布,故见手足厥逆;阳虚被拒于上,故面色赤;少阴寒邪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

方剂比较: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均可治疗阴盛格阳。通脉四逆汤主治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可见身反不恶寒;白通汤主治阴寒内盛、格阳于上,可见面赤;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阳脱阴竭、寒热格拒,可见下利不止、厥逆无脉等阳亡阴竭之象。

厥阴病篇

肝胃有热脾肠有寒,宜清上温下

临床表现可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嘈杂似饥,食入则吐等症状。代表方剂为乌梅丸。

证候分析: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嘈杂似饥均为肝胃有热之象;脾虚肠寒,故食入则吐。

胃热脾寒寒热相格,宜清上温下

临床表现可见食入即吐,下利便溏等症状。代表方剂为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证候分析:食入即吐为胃热,下利便溏为脾寒,邪热被下寒格拒,形成寒格于下,拒热于上之态。

方剂比较:太阳病篇的黄连汤证与厥阴病篇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皆属胃热脾寒证。黄连汤证以脾虚下寒为主,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则胃热较甚。

肺热脾寒,宜清上温下

临床表现可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等症状。代表方剂为麻黄升麻汤。

证候分析:咽喉不利、唾脓血为肺热之象,泄利不止则为脾虚寒盛。

不难发现,伤寒论中常用的寒热错杂治疗之法有解表清里、清上温下、和胃消痞、和解少阳和破阴回阳。当出现表寒里热的症状,通过解表药与清热药的配伍使用,选用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达到解表清里的目的;若出现上热下寒的表现,根据邪热与虚寒所在部位,将不同归经的清热药和温里药配伍使用,如栀子干姜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以求清上温下;若为中焦痞塞,可选用辛开苦降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以此和胃消痞;若证见少阳枢机不利,根据证型的不同选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和解少阳。小柴胡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的核心均在于和,有异曲同工之妙;当见到阴盛格阳的危重表现,应抓住疾病本质,勿被表象迷惑,选用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破阴回阳。

寒温并用,实则为《素问》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综合运用。治疗寒热错杂证,药物如何达到寒温并用的效果呢?表寒里热、上热下寒的病证,可以通过药物归经实现。治疗中焦痞塞的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与治疗少阳枢机不利的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煎服方法都为去滓再煎,以求使寒热药性和合,达到寒温并用的目的。至于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并未去滓再煎的原因,还有待求教于方家学者。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则是破阴回阳,令阳气通达内外。

寒热错杂证十分常见于临床,尤其是久病之人,病机复杂,应注意整体辩证。规律的总结有利临床的熟练运用,然究其治疗本质,不外乎辨证论治,正如张仲景所言“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病证寒热判若冰炭,然而临症中常有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错杂之证,很难辨别分治。考《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对此不乏简记,近年的中医教材也有所描述,只是专题文献尚不多见。为此,以下就本着个人的临床经历,结合探寻医典的奥秘,区述于后,以冀抛砖引玉。

1 寒热相兼与表里上下

表为阳,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辨表里上下寒热相兼,单以症候表现便可推知,可分表里寒热相兼与上下寒热相兼两类。

1.1 表里寒热相兼:《伤寒论》大青龙汤证、麻杏石甘汤证,为典型表寒里热证。前者表寒偏重,后者里热偏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与《金匮》白虎加桂枝汤证、厚朴七物汤证等,同属其类:一为疸病之表寒里热(其方兼治水病),一为疟病之表寒里热(其方兼治温病),一为腹满之表寒里热(其方兼治滞下)。后世《千金》葳蕤汤、三黄石膏汤,亦表寒里热治法范畴。

表热里寒,有表热轻里寒重,可借用《伤寒论》桂枝人参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有表热重里寒轻,可借用柴胡剂。《金匮妇人篇》竹叶汤、沈绍九羊藿连翘方(淫羊藿、连翘、北沙参、白术、茯苓、菟丝子、枸杞、黄芩、淡竹叶、甘草)等也为其类。

1.2 上下寒热相兼:经谓:“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1]其前半节论浊气在上(寒气生浊),清气在下(热气生清),阴阳反作,上寒下热证;可用东垣升清降浊众方。后半节论阴阳造偏,上热下寒证,有仲景黄连汤诸法。《巢源》又谓:“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上焦有热,或喉口生疮,胸膈烦满;下焦有冷,则腹胀肠鸣,绞痛泄利。”其症所见似涉三焦,但仍为阴阳造偏,上热下寒,宜主乌梅丸。

曾治一妇人,午后面红,胸脘烦闷,咯血,咽痛,头疼,腰酸,足冷。认为阴虚及阳,虚火上浮,下寒上热,予景岳镇阴煎加丹皮、黄柏二剂,霍然而愈。

若脏腑气血寒热相兼,或上中下三焦寒热相兼,也属不同病位之寒热相兼,不兹赘述。 辨寒热表里上下病位分部,为治疗寒热错杂第一步。又因寒热为阴阳虚实所化,虚实随邪正盛衰而变,故辨治寒热错杂第二步须求寒热与虚实关系。 2 寒热相夹与邪正虚实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错杂有纯实,有纯虚,又有虚实夹杂。如前述之大青龙汤证属实,桂枝人参汤证属虚,厚朴七物汤证虚实夹杂。此三类证有寒多热少,有热多寒少,其虚实夹杂证,又有虚多实少,实多虚少。辨虚实寒热夹杂,除察现症外,尤须征其素禀,并详询其证之前因后果。再演绎如下:

2.1 实证寒热相夹:其证多外因,也有内外相因。如病在一经,先伏盛火,复感风寒,寒热相抟,正邪俱实;其治寒热并用。假如此经实热,彼经寒实,或脏有寒实,腑有实热,也宜寒热兼施,不必分先后;但察其多少,以定其主次。

余诊某女,头掣痛,项挛急五日。审其素禀阳热,冒寒起病,头皮畏风,前服大剂清解不效,便干而腹无不适,苔微黄厚腻。拟为风寒初客太阳少阳,嗣及阳明厥阴,寒为热化,证属纯实,予泻青丸搜风寒、泻伏火。一剂大瘥,二剂若失。

2.2 虚证寒热相夹:证多因于内。《巢源》有“劳损血气,阴阳隔断,冷热不通,上热下寒”之谓。虚寒虚热同见,病位常在二经以上,治宜双管齐下。唯肾寄水火,其阴阳俱虚,寒热俱出一辙,又宜“益火之源”、“壮水之主”。其虚热多,宜六味地黄丸合二仙汤;其虚寒多,宜肾气丸、地黄饮子。

2.3 虚实寒热夹杂:见症最繁,多内外相因,如阳经感阴邪,阴经感阳邪,或饮食、劳倦、七情错杂其间,总由邪盛正衰所致。其治疗大法,“间者并行(温清兼施),甚者独行(先急后缓)”。具体约为六端:①虚寒与实热相杂夹,可清而温(所谓“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即含阳盛宜清、阳虚宜温);②虚热与寒实相夹,可温而清(所谓“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即寓阴虚宜清、阴盛宜温);③虚寒、寒实与实热相夹,宜先清解,后温理;④虚热、实热与寒实相夹,宜先温泄,后清补;⑤虚寒、寒实与虚热相夹,必先祛寒,后温养;⑥虚热、实热与虚寒相夹,必先清理,后温养。

如某妇,久有内寒,常呕清涎,肢冷,头痛,复以情志郁悖,乃时时烦闷欲呕,肢搐振颤。先后服香砂六君、逍遥、归脾不应。因溺微黄,大便二日未解,舌淡津润,苔薄干,脉沉细,诊为内寒久伏,气郁化火,虚寒、寒实夹实火。其动在肝,逆在胃,先投清解,予龙胆泻肝汤去生地、车前、泽泻,加青皮、大黄、生姜,二剂,得下焦黄大便,烦闷肢颤若失,继予逍遥合温胆调治数日。终以泛涎、肢冷、头痛,转用温理,予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三剂悉平。

必须指出,寒热错杂之虚寒虚热究属真寒真热,与寒热真假之假寒假热治法相异。寒热错杂证治其一,遗其一,病未必痊(如《伤寒论》麻黄升麻汤证);寒热真假证治其真,遗其假,药到病退(如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3 寒热相因与标本胜复 以上所述,均为寒热错杂正局,而临症间寒热错杂又何止千变万态!经谓:寒热诸气“有化有变,有胜有复”;“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寒热错杂兼及表里、间夹虚实者,倘不审谛标本,诚恐动手便错。固然,欲辨寒热标本,先须把握寒热阴阳逆从胜复之道。

《素问》谓:“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道”即规律,“标”与“本”相对,“阴阳逆从”系指六经六气标本主(逆)次(从)运动。标本以阴阳逆从对立统一运动为规律。

就寒热标本而言,或先病热者为本,后病寒者为标;或禀寒为本,感热为标;或病寒为本,治热为标(病为本,工为标)等。就寒热逆从之道而言,太阳标阳本寒,中见少阴为热;少阴标阴本热,中见太阳为寒;阴阳互根,“从标从本”,“有标本之化”——寒气主而逆,则热气次而从;热气主而逆,则寒气次而从——“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这里,“变”有承制之意,是谓寒热之常。

若“气有胜复,胜复之作……变则邪气居之”。其“变”则又亢害之义,是指寒热变气,即阴阳主(逆)次(从)运动异变。

寒热异变,有胜、有复、有淫、有郁。经谓:“未至而至,此为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皆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气淫则胜,“胜至则复”;气迫乃郁,“郁极而发”。 “热淫所胜(气淫而胜),……病本于肺(乘所胜也)”;“阴气(寒气)内化(薄所不胜);……暴烈其政,藏气(肾气)乃(自)复,……邪伤心也”。其“不及(气迫而郁),寒乃大行(所不胜薄之)”;“收气(燥气)自政(所胜妄行),……遇化而老(所生受病)”;“复则埃郁(湿土子气来复),……黑气乃辱”。 “寒淫所胜(气淫而胜),……病本乎心(乘所胜也)”;“寒湿之气,持于气交(薄所不胜)”[7];“政过,则化气(湿气)大举(自复),……邪伤肾也”。其“不及(气迫而郁),湿乃大行(所不胜薄之)”;“长气(热气)宣布(所胜妄行);草乃萎(所生受病)”;“复则大风暴发(子气来复),……黄气乃损”。

质言之,先有胜,必有复,“胜与复同”。淫胜太过而薄所不胜,则所不胜自复;不及郁发而所生受病,则所生之子气来复;又有反胜近乎郁发,也属胜复,胜复淫郁,皆本一理,而为“错杂”之原由。

从临床上看,如寒气伤人为邪胜,则阳气被抑为正郁;寒者热之为正复,而误投凉遏为邪淫;若邪火冰伏为邪郁,郁极而发为邪复,郁甚折之为正胜;又如饮食起居寒热所加……俱为寒热错杂胜复,切不可因词害意。不过尚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⑴寒热错杂轻重缓急,取决于胜复淫郁之微甚迟速。《素问》谓:“(淫气为郁气)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太过者,暴;不及者,徐。”

如热为寒所胜,热外淫寒内郁为微,微者复微;寒先不及后被热郁,其发尤微(徐缓),可见为热多寒少;寒先太过后被热郁,其发则甚(“暴者为病甚”),可见为寒重热轻。 又如寒为热所不胜,寒外淫热内郁为甚,甚者复甚;热先太过后被寒郁,其发尤甚(暴烈),可见为热重寒轻;热先不及后被寒郁,其发则微(“徐者为病持”),可见为寒多热少。 ⑵寒热错杂胜复化变,关键在于复。《素问》谓:“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可见“亢(胜)则害(淫),承(复)乃制(治)”,“胜复淫治”阴平阳秘的关键在于“复”。 至于寒热胜复所动之时,《素问》提示:“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胜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胜”。表明寒胜初时,热复已萌;热胜初时,寒复已萌——胜尽而复起。其所谓“得位”,即寓邪衰正复之意,只要复气无偏颇,则可使寒热调和而病向愈;若复气未得位或复之太过不及,则必以药食调治,以求得相对平衡。 对寒热错杂胜复的治法,《素问》认为:“治诸胜复,……皆随胜气,安其屈伏(胜之气平,则屈伏之气安,不致郁发),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寒者热治,热者寒治,……此治之大体也。”具体还可结合水火升降理论,唐王冰补注《素问遗篇·刺法论》曾详,其原文允为规则:

如“火欲升而天蓬(水星)窒抑(胜)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将以药食,可使气复即至,不可坐误,下同);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荥(荥为初出泉源,泄之以救初萌)。……火欲降而地立(水星)窒抑(胜)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重寒必热),散而可入,当折其所胜(泄有余之寒水),可散其郁(火);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开少阴之闭)(所出为井穴,下同),刺足太阳之所入(泄太阳之积)(所入为合穴,下同)。”

如“水欲升而(土星)窒抑(胜)之,水欲发郁,必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合穴气深,为百川所会,水郁刺合,意在折其郁气)。……水欲降而地阜(土星)窒抑(胜)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

要之,寒热错杂水火不升而郁,泄其所郁之本气即可;不降而郁,当先制其窒抑之胜气,次折其所郁之气,“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再举一例以资说明。某男,中阳素虚,赴酒筵后患感热盛,服表剂热稍退,而舌尖碎裂,牙龈肿糜,口臭,便秘。予调胃承气汤合导赤散得便下秽臭,转升阳散火汤口糜复甚。不能进食,低热徘徊,更投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炮姜,二剂后热净,口糜著减。又去羌活、石膏,芩连改黄柏,苍术改白术,加熟地、玄参、牛膝,三剂而痊。此以病者脾胃素虚,寒胜于内,酒食过当,复感风热,故热淫于表,反胜于里,而寒郁于中。既服解散,表热挫,里热郁发;予调胃承气,里热折,病症向愈。及服升阳散火,以中寒窒抑,火热寻复,且至升降不能。审其病位,则上热、中寒、下热兼夹,度其盛衰,则虚寒、虚热、实热错杂。故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而应若桴鼓。

固然,寒热客主加临“有胜无复”,不在错杂之例。如热病犯寒,寒病犯热,但犯之者少,证不加增,则治法不当臆度其变,妄生枝节。经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察其气之有无,是否胜复);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究其气之多少,复之微甚)”。

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本文通过对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寒热错杂辨证及寒热并治法的对应处方进行举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寒热在表、里和半表半里

1.表寒里热证

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例:《伤寒论》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组成。方中温热药麻黄、桂枝、生姜解表散寒,寒凉药石膏清热除烦。

2.表热里寒证

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或因外邪未解而过服寒凉而致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既有发热、头痛、恶风等表热症。又同时出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肢冷、不渴等里寒证。

例:《金匮要略》竹叶汤由竹叶、葛根、防风、桔梗、人参、桂枝、附子组成。方中寒凉药竹叶、葛根发散风热,温热药桂枝、附子固护里阳。

3.半表半里兼表寒证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

例:《伤寒论》柴胡桂枝汤由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组成。方中寒凉药柴胡、黄芩和解半表半里(少阳邪热),温热药桂枝发散风寒。

4.半表半里兼里寒证

例:《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黄芩、牡蛎、甘草组成。方中寒凉药柴胡、黄芩和解半表半里(少阳邪热),温热药桂枝、干姜温里祛寒。

寒热在脏腑

1.脏寒腑热证

例:《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由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大黄组成。方中温热药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寒凉药大黄通利大便,泄胃热。

2.脏热腑寒证

例:《伤寒论》黄连汤由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组成。方中寒凉药黄连清心除烦,温热药干姜、桂枝温散胃寒。

3、寒热在同脏

例:《金匮要略》小青龙加石膏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石膏组成。方中温热药桂枝、细辛、干姜、半夏温肺化饮,寒凉药石膏清肺热(肺中寒饮郁热)。

4、寒热在同腑

例:《金匮要略》桔皮竹茹汤由桔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组成。方中温热药生姜温胃阳,寒凉药竹茹清胃热(胃寒郁热)。

5、寒热在异脏

例:《伤寒论》栀子干姜汤由栀子、干姜两味药组成。方中寒凉药栀子清心除烦,温热药干姜温脾散寒。

6、寒热在异腑

例:《伤寒论》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

附子

、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寒凉药黄连、黄柏清胃火,温热药干姜、细辛、附子、桂枝、蜀椒温肠寒。

寒热错杂证是临床的难治证,本文简单整理,有待完善。《伤寒论》的寒热错杂方剂,是张仲景对方剂学一大创举。其科学价值很高,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与发扬。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

  • 用药如用兵论-跟师余绍源教授毕业论文节选之二

    接昨天内容,继续: 2.天地孰得? 用兵打仗,非常注重天时.地利:其实治病之理亦同,三因治宜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曰:"黄帝问曰:医之医病也, ...

  • 寒热错杂 营卫不和 小柴胡合柴胡桂枝龙骨...

    寒热错杂 营卫不和 小柴胡合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半夏泻心汤化裁 患者女,70岁,凌晨5时阵阵发热出冷汗,兼恶寒 ,大便干结,口干苦,舌红苔黄,右脉弦,左脉沉细.

  •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 辨治规律】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应双方属性的概括.寒热之中 ...

  • 从中医五字(物质)辨治论探析络病学说(论文)

    摘要:海派伤寒名家包识生的经方整体观及创新的五字(物质)辨治论,"精.气.血.津液"是人体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痰湿.水饮.瘀血"是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 ...

  •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治规律探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中医辨证诊疗规范及用药特色.借鉴循证医学方法,对11位当代著名中医大家开展与DKD辨证治疗相关的学术经验调研,配合近20 ...

  • 曾定伦教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辨治经验探析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老年人群常见病,易发展成危急重症.曾定伦教授从阴阳辨证角度用阴阳二分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辨证,运用 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四物汤治疗阳类证.阴类证,疗效确切.曾 ...

  • 运用赵炳南经验从寒热辨治荨麻疹探析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多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易诊难治.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赵炳南名老中医,创立了中医皮肤科疾病辨证论 ...

  • 《伤寒论》论治失眠探析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对于失眠的论治有着深刻的描述.<伤寒论>对失眠的描述有"不得眠"."不得卧"."不得睡&quo ...

  • 《傅青主女科》不孕症证治规律探析

    作者 刘元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263,共2页 从<傅青主女科>的渊源创见.辨证施治.制方用药规律详加论述,体现了傅 ...

  • 傅青主女科》安胎方辨治规律探微

    < 作者 吴志兵 景慧芳 张晓甦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9期926-927,共2页 <傅青主女科>作为妇科中独树一帜的医学典籍,理法方药,独有建树,制方用药,法度严 ...

  • 《伤寒论》辨治心悸规律探析

    心悸是心中悸动不安,甚者不能自主之谓,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内经>虽无心悸的病名,但对其病机已有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