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

《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广西植物》出版

政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1-06-28 17:30

《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广西植物》日前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收录广西热带雨林区域的维管束植物262科,1288属,2737种(含种下分类单位)。

该书由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领衔主编,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持编著的《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研人员在全面野外调查和分类鉴定的基础上,参考研究资料编辑而成,内容包括每种植物的中文名、学名、性状、花果期、分布与生境等。

该书物种鉴定力求准确,文字简明扼要,图片清晰,是一部集实用性、科学性与科普性于一体的著作。该书的出版对我国热带雨林植物的保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热带雨林植物的物种鉴定与可持续利用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罗开文)

原标题:《《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广西植物》出版》

《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户口簿”

  • 来源:海南日报

  • 作者:

  • 时间:2014-05-19 12:36:26

高大挺拔的陆均松过去曾是海南老百姓重要的建筑材料。 邢福武 供图

珍稀濒危的海南五唇兰。邢福武 供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单憬岗实习生卓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华南植物园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来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书。

  近年来,多位植物学家相继编著出版《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南沙群岛及其邻近岛屿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海南植物名录》等书,对《海南植物志》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都囿于无图或少图。《走进神秘的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植物本草图鉴》和《海南吊罗山野生植物彩色图鉴》,填补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图鉴的空白,但这两本书区域性很强,收载的种类不多。

  近日出版的《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海南植物》,成为我国首部图文并茂地介绍热带雨林植物的工具书。

  “海南茫茫雨林,数千种植物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彩色户口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研究员充满感情地说,今年4月由他主编的《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海南植物》(1-3卷)正式出版,成为我国首部图文并茂全面介绍热带雨林植物的工具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收录海南植物的彩色图鉴,对植物学、林学、园艺、中药等各个相关专业的人员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张荣京博士对这本书有着高度评价。植物学界人士都认为,这是一本鉴别海南植物的工具书,能够激发普通读者对于认知和保护海南植物的兴趣。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晒出了海南植物“家底”。

  缘起:

   出一本吃野果不中毒的书

  谈起出版这套书的缘由,邢福武就打开了话匣子。这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我的老家文教河畔乐内村有片'风水林’。”邢福武是文昌人,“那是几片由椰子、海棠为优势种的低地常绿阔叶林,环抱着老屋。其中的一片他的祖上一直称其为'赤兰山’,因为这片树林子盛产野果'赤兰(红鳞蒲桃)’”。

  邢福武小时候一年四季都穿梭在林中摘野果,一边摘一边吃,还一边唱儿歌:饲牛小仔不怕饿;吃了酸豆吃刺梅(刺篱木),吃了糯苨(桃金娘)吃嘴萝(黑嘴蒲桃);吃了石榴吃狗藙(红桂木),吃了牛头萝(紫玉盘)吃乌墨;吃了牛酸(海南栲)吃山竹(岭南山竹子),吃到赤兰才知无。

  遭遇三年困难时期,桃金娘和赤兰、乌墨等野果成了饥肠辘辘的人们的生命果。他和小伙伴们经常混迹于山坡旷野间。摘的人多了,熟果难找,饥饿难耐的人们就不管是生、熟,抓到就往嘴里送。

  然而,小孩摘野果吃难免有吃错种类中毒的。如当地人称为“牛眼珠”(牛眼马钱)的植物,果实非常漂亮,小孩们也有将其种子烤熟来吃,但吃多了就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人们称为牛金茄(海芒果)的植物,果实很像芒果,误吃也会中毒,如不及时救治就会死亡。

  “那时我就想过,若有人能认识这些植物,懂得营养价值和有毒成分,然后编成书,让人拿着书去采野果,不怕中毒那该多好啊。”邢福武说,后来他到广州读书上植物分类学课时,才知道这些野果的科学名字及其营养价值,通过了解马钱科和夹竹桃科等一些有毒植物的有毒成分,才对牛眼马钱和海芒果等使人中毒的原因恍然大悟。

  小时候“能够安全吃到野果子”的梦想,如今对于植物学家邢福武早已成为现实。经过30多年的植物学研究后,他有了新的想法,决心捡起小时候的梦想,出一套“彩色图片版的海南植物大书”,不仅有利于普通读者辨识海南植物,更有利于相关专业人士的科考研究。

  “过去海南没有一部图文并茂、实用性很强的植物分类学野外指导书出版,这与海南有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很不相称。”邢福武说。

  华南植物园编著、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来是人们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书。

  近年来,邢福武、吴德邻、杨小波等多位学者相继编著出版《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南沙群岛及其邻近岛屿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海南植物名录》等书,对《海南植物志》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但这些书籍都没有或少有附图。

  而张荣京的《走进神秘的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植物本草图鉴》和秦新生的《海南吊罗山野生植物彩色图鉴》,虽然填补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图鉴的空白,但这两本书区域性很强,收载的种类不多。

  甘苦:

   30年海南植物研究结晶

  “我对海南植物的正式研究始于1984年。”邢福武说。

  30年里,他和他的课题组先后进行了海南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海南珍稀濒危植物调查、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考察、南海岛礁植物区系研究、西沙群岛植物考察等多项综合调查和考察,还对霸王岭、吊罗山、鹦哥岭、甘什岭、海南石灰岩地区以及兴隆热带花园和呀诺达等进行了专项调查。

  历时30年的调查,其中的甘苦自知。邢福武曾获得国家资金资助,对海南石灰岩地区进行了长达5年的考察,足迹遍达全岛石灰岩分布区。在海拔800-1200多米高的石灰岩山上,岩石裸露,干热、少雨、强风、土层浅薄,但他们还是记录到被子植物1161种。

  “在这些地方能存活下来的树木都身怀绝技。”他说,为避免招风,乔木都尽量矮化自己。小叶榕在平原上能独木成林,但在这里为了生存,变得体型很小,根茎粗壮,一方面可以抓牢岩石,一方面能够储藏水分。

  “这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邢福武笑着说,很多次当他们沿着陡峭、裸露的岩石向上爬、差点掉下悬崖时,都是靠抓着小叶榕坚韧的根系才躲过一劫。

  2006年七八月间,邢福武在国家资金的帮助下进行了一次为期20天的“海南岛访兰之旅”,足迹几乎遍及海南的热带雨林。

  在霸王岭,他们到一个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寻找兰花。大家在山谷里比赛找兰花,一共找到18种。快走出河谷的时候,终于找到罕见的野生五唇兰。

  “这种兰花全国仅分布于海南,全世界也只有两种。”他介绍说,这种兰花野外种群开始并不少,只是后来人们发觉这种小型兰花观赏价值高、花期长且容易种养,于是被推向市场。

  由于不断采挖,有限的野生种群迅速锐减,如今已很难在野外觅得五唇兰的踪迹。

  然而,这一天的考察他们并没有采集标本,只是拍照记录。因为这个河谷只有18种兰花,只要随手带走任何一种,这种兰花就有可能在这个河谷消失。

  “尽可能为每种海南植物留下影像,是为什么要出这本书的重要原因。”邢福武说,有些植物数量很少,通常生于隐蔽处,野外能见到都不容易,能拍到完美照片就更难了。他们将30年来的植物调查资料和图片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鉴定,重点整理了10多次为期工作时间较长,标本采集、图片拍摄较多的考察资料和图片,包括采集的标本10000多号,图片40000多张。在参考了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出版了此书。

  内容:

  一本大书图说海南植物

  3本沉甸甸的书,叠起来有半尺厚,图片精美大气,解说简明扼要。这套书中共收录我省的维管束植物共约275科,1454属,3404种。内容包括植物中名、学名、性状、花果期、分布、生境等,每种植物配有精美插图1-4幅。可以说,海南热带雨林植物,基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户口”。

  这套书展示了海南热带雨林的主要代表性植物,包括龙脑香科的青梅,五桠果科的大花五桠果,金莲木科的赛金莲木,钩枝藤科的钩枝藤,棕榈科的穗花轴榈和海南轴榈等。

  “海南位于热带雨林分布北缘,典型的热带雨林分布树种如龙脑香科植物种类较少,仅有3种。但个体数量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并不逊色。”邢福武说,他最近考察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热带雨林后发现,龙脑香科的植物在各地的雨林中并不常见,只有越南南部雨林中通常见到高达30米以上的大树,但其个体数量与优势度都无法与海南的龙脑香林相媲美。

  据调查,万宁青皮林2100平方米的样地中,乔木层有青皮688株;甘什岭无翼坡垒的分布密度更大,这在东南亚的雨林中实属罕见。

  这套书还包括了多种具有经济用途的热带雨林植物,如著名材用树种坡垒、青梅、降香黄檀、野荔枝等,药用植物应有尽有,包括土沉香、海南大风子、绞股蓝、苦丁茶、巴戟天、益智、石斛、豆蔻等,以及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近缘种,如野生稻、普洱茶、黄皮、山橘、野荔枝、野龙眼、胡椒等,它们都是我国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有些种类曾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粮食生产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相关新闻:那些以海南地名命名的植物

  一个新种的命名有时是以当时发现的原产地来命名的,这类植物的数量多少反映该地在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和特殊性。”

  翻开植物分类学著作,或者徜徉在植物园中查看植物铭牌,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以海南命名的植物,或者带有“hainan”字样拉丁学名的植物。在《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海南植物》一书中信手翻来,也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植物。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全热带岛屿,岛上有我国最大的热带森林,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邢福武统计,以“海南”或海南地名命名的植物多达数百种。这些植物或以“海南”命名,或在拉丁学名中出现“hainan-”(海南),或在中文名称前冠以“海南”、“琼崖”(即海南岛)。还有一些植物是以海南的地名来命名的。【详细

  海南珍稀濒危植物知多少?

  海南,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植物资源尤其令人叹为观止。海南岛植物组成种类不仅丰富且富于热带性,古老植物保存较多、又加上是典型的岛屿环境,因此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众多。

  海南,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植物资源尤其令人叹为观止。古人云:“欲求名材香块者,必于海之南也。”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梁淑云认为,海南岛植物组成种类不仅丰富且富于热带性,古老植物保存较多、又加上是典型的岛屿环境,因此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众多。

  海南大学教授杨小波研究后认为,海南珍稀濒危植物共有512种,隶属于86科254属。其中,海南特有植物137种,占海南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26.9%。

  2012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极小种群植物中,海南有24种,经过杨小波等人努力查找,迄今只找到其中的20种。

  那么,这些植物为什么会以海南的地名来命名,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各自又有哪些有趣的特点呢?【详细

  海南香草嘉木卷中存

  海南植物众多,从古至今广受很多学者专家关注,因此在诸多志书中留有身影,从晋代最早的《南方草木状》到今天的《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海南植物》,都是如此。

  海南植物见诸古代志书

  关于海南植物在专业志书中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期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这本成书于公元304年的古代植物志书,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志书,该书主要记载生长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和越南(时为我国交州)的植物。

  该书谈及众多海南的经济作物,涉及食物、药物和香料等。

  例如,书中谈到海南人种甘薯:“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瓯者,皮紫而肉白……旧琼崖之地,海中之人……惟掘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曛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书中提及海南的粽叶茄柊叶,称之为“冬叶”。

  书中还提到海南的药用植物槟榔、益智等,其《槟榔篇》中称槟榔“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详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