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学习,走进诗人的心 ——《古诗三首》教后记

对比学习,走进诗人的心

——《古诗三首》教后记

《古诗三首》一共有三首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中两首都是在诗人被贬之后写下的,虽然都是被贬,虽然都是月夜景色,但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还是不一样的。如何让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是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的。

一、境由心生。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的作品,他是有名的田园诗人。六年级的学生,反复朗读后基本就知道了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四野茫茫,江水悠悠,诗人是孤寂的、忧愁的。而黄昏落日,又增添了几缕新愁……读起来含而不露,韵味悠长。诗人因为仕途不顺心生忧愁,此情此景更添新愁。这是孟夫子的心境,看到的景致也就有些幽怨了。

再看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品读其中的词语,都比较轻快,清风、明月惊鹊、鸣蝉、蛙声,这些乡村里灵动的声音给夏夜平添了几分轻灵;七八个星,两三点雨,不需要解读,只要读起来,读起来就会唇齿生香,朗朗上口,就会体会到那乡村夜晚的美好、宁静。辛弃疾的心情是轻松的、愉悦的。

同样是被贬,两人由于心情不一样,看到的景致也不一样,这就是境由心生吧。人生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人在不顺之时,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积累运用。

月亮与夕阳是思乡诗词的标配。说到思乡,似乎离不开夕阳和月亮。我和孩子们赏析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鼓励学生搜集和思乡、月亮有关的诗句,我们一起吟诵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唐·杜荀鹤《送人游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铨期《古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以一文带群文的学习,也是语文部编教材提出的学习方法。本次古诗词的学习,我就尝试以一首诗带出群诗的赏析学习,旨在丰富学生的积累,让古诗在孩子心中开花。希望帮助孩子们诵读能积累语言,培养写作水平,提高人格修养,扩大知识面;也希望孩子们眼界的开阔,明白事理,丰富情感。诗文中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爱国的热情,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