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人忽视的名言
中国作家网>>原创
曹操被人忽视的名言
2016年08月05日11:12 秋水晴峰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写的《沁园春·雪》这首词里,曾以惋惜的心情点评中国历史上享誉盛名的五大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成吉思汗——的不足,但却对名声不佳的魏武帝曹操,却一再给与肯定和褒扬,说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给曹操翻案。
中国历代帝王或其他大英雄,真正算得上政治家的并不多,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就更少,若是再兼具诗人,则几乎是凤毛麟角,而能被毛泽东称之为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仅只有曹操一人。
但曹操在民间的形象和名声并不好。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个虚伪狡诈的“奸雄”,“汉贼”,这与影响甚大的《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倾向有很大关系。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几乎妇孺皆知,那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名言”,对他的形象及名声影响很坏。
其实,这句话只不过是小说家言,正史,比如《三国志》就没有记载曹操说这句话,也没有记载引发曹操说这句话的事件,即杀故人吕伯奢全家案。在裴松之补注《三国志》一书中,引用了《魏书》、《世语》和《孙盛杂记》等三篇史料对此事做了记述。其中,《魏书》记载是吕伯奢的家人因图劫曹操财物,曹操在自卫的过程中将他们杀了,这是防卫;《世语》则是记载曹操怀疑吕伯奢的五个儿子图谋害他而误杀错杀。但这两处都没有记载曹操说过这样的话。只有《孙盛杂记》记载曹操因怀疑遭图谋而杀了吕伯奢家人后,说过类似的话,其原文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这句丧失天下人心的“名言”之所以不靠谱,除了上述史料记载方面的原因外,还可以从他另一句被人忽视的“名言”中得到合乎逻辑的推理。这句“名言”是曹操与袁绍等共举义兵,讨伐董卓,匡扶汉室时的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三国志》把这段对话放在曹操统一北方,攻下邺城,至袁绍墓前祭祀,痛哭流涕,这样一个背景环境,用倒叙的方式补记的: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此番对话,在《三国演义》第33回也有同样的记述。
袁绍所言,他重视的是地盘,是地利 。尤其是,在朝廷任命的州郡官员共举义兵,讨董卓,诛暴虐,勤王室这种时候,作为盟军首领的袁绍,竟然赤裸裸说出要争汉室的天下!其狼子野心与董卓何异?而曹操所言,重视的是人才 ,遵循的是道,其目标只是泛说无所不可。袁曹的这段对话,记写的非常精彩,把两位处在关键时刻的历史人物形象刻画的鲜明生动。两相对比,高下立见。可以说,他们二人后来的成就和命运,在这段对话里就已经隐含了答案了 。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句话,可以说是概括表达了曹操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它实际上也是指导曹操政治军事实践的战略核心思想,体现了曹操作为了不起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应有的战略思想高度。我觉得曹操的这句话,应该说是非常符合曹操雄才大略的英雄性格和气概的,把这句话看成是曹操的名言,真的是非常的合适,一点也不过分。
曹操如此重要,如此经典的一句话,却被不少人所忽视。易中天先生“品三国”,讲到曹操的用人方法,未提此话;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教授讲“曹操的启示”,亦未见点评。三国读者,对此话印象深刻的好像也不多。这实在让人遗憾。
这句话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任用智力,不限一地一域,不问亲疏贵贱,不搞小圈子小团体,而是五湖四海,是任天下之智力。“天下之智力”,不仅意谓其多其广,更强调其伟其大,强调天下之伟才英杰;既然要任天下之智力,那就不可能只是一个低层次的方法技巧的问题,所以曹操强调了一个层次更高,覆盖更广的“道”字,要“以道御之”,用道来统御天下之智力。
“道”这个词,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是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天地万物孕育变化的本源,一般使用多指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对这个规律认识所掌握的有效方法。我理解,曹操这里说的道,应该不是指笼络使用人才的一般方法手段或者技巧,而主要是指超越了工具性技术性的一种更高层次,适用性更广的时势之道,或者叫时势正义之道,具体讲就是指为时势(主要是指社会主导力量的倾向)所认可的,随时势而变易,具有相对正统性正义性和正当性的法则。
那东汉末年的时势正义之道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曹操现实主义代表作《蒿里行》这首诗里,寻找答案: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残。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全诗的大意是,在董卓带兵入京,擅自废立皇帝,劫迁天子,专权乱政,这样一个形势下,关东州郡有仁义的将领,他们心系长安(诗中咸阳借指长安)被董卓挟持的天子,举兵讨伐凶残暴虐的董卓及其党羽。可是盟军不团结,为私利又自相残杀,有的诸侯(淮南袁术)甚至刻玉玺称帝号,致使全国战乱连年,士兵不脱战服,铠甲都生了虮虱,百姓死亡无数,念之使人伤心断肠。
《蒿里行》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现实,一方面是王室衰微,群雄纷争,生民涂炭;另一方面是地方州郡将领又能在勤王诛暴的旗帜下,共举义兵讨伐董卓,反对乱臣贼子觊觎汉室皇权。这表明,虽然国人对朝政不满失望,但东汉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一面旗帜,东汉王室作为国家的代表,其正统性正当性,在当时还是被官僚士人阶层广泛认可的,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谁要是想取而代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在当时,还没有那股势力壮大到不畏成为众矢之的的危险。这就是当时的时势之道。对此,曹操看的很清楚,也应该是认同的。董卓拉拢曹操,表奏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曹操拒绝,并改名换姓,悄悄逃离京城,“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已吾。”曹操率先举起讨伐董卓的义旗。当袁绍等多路诸侯畏惧董卓兵强,“莫敢先进”时,曹操责问曰:“举义兵以诛暴虐……诸君何疑?”,接着又分析道,如果董卓拥天子,依靠王室的号召力,与我们相争,那还值得忧虑,现在他“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董卓)之时也。(我们)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于是曹操带领自己的部队西进出战。从曹操的以上言行中不难看出,他对当时皇帝和汉室朝廷所代表的正统正当性的影响力,较之于其他地方诸侯,有更清醒,更坚定的认识。所以后来他能“奉天子以令不臣”, 以汉丞相自居,利用皇帝和朝廷的旗号,师出有名,讨伐叛逆,扫除割据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为后来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曹操后来被封魏公乃至于魏王,也许初心有变,那也是时势发生了变化,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或者,就像不少人所言,他根本就是在利用皇帝的旗号实现自己的野心。其实,曹操与其子曹丕还是有区别的。曹操作为沐皇恩,食汉禄的朝廷任命的官员,与汉室的关系感情,较之于其子曹丕,要深切和复杂得多。人们不论怎么看他,但至少有一件事实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曹操终其一生,他最后的职务只是汉丞相,至死也没有废黜汉皇而称帝,而以当时曹魏的实力,曹操是完全可以这么做的。
所以我理解,曹操是立于遵循时势正义之道这样一种高度,来统御天下之智力,这也体现了其作为大政治家的境界和风格。而那些叛臣贼子,逆时势正义之道而妄为者,像董卓之流,何能任天下之智力?何能御天下之英杰?尽管他也假以天子朝廷的名义,诱以高官厚禄,跟随他的却只能是一些见利忘义的卑鄙小人,朝中许多大臣还是跟他离心离德,纷纷弃他而去,地方州郡则纷举义兵讨伐之,其结局注定是众叛亲离,身败名裂。所以,曹操这里说的道,其实也统御和规定了他要实现的政治目标。换句话说,曹操也认识到,他的政治目标,也得顺应这个时势正义之道。
曹操正是顺应了,或者说运用了这种时势之道,高举奉天子,扶汉室,举义兵,诛叛逆的旗帜,揽御天下智力,讨伐降服割据势力。曹操手下的第一谋臣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所谓王佐之才,一般指能辅佐君主成就帝王伟业的人才。但对荀彧而言,我认为更具有成就“王道”之才的含义。荀彧是战国时荀子的后裔,出身官宦家庭,具有儒家忠君仁政价值观,他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汉室,重振国祚。荀彧早年曾避难于冀州,被当时冀州牧袁绍待以上宾之礼。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便离开袁绍投奔当时驻守东郡,势微力薄的曹操。见荀彧来投,“太祖(曹操)大悦曰:‘吾之子房也。’”荀彧也是不负所望,在为曹操深根固本巩固根据地,迎逢天子以立于政治正义之高势,击败袁绍统一北方,以及举荐贤能等诸多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战略建议,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进为侍中,守尚书令,居中持重,曹操“军国事皆与彧筹焉”。荀彧说袁绍终不能成大事,应该是指袁绍不能成就荀彧自己认为的大事,不能实现他重振汉祚的政治理想。荀彧所说的不能,既是指袁绍没这个能力,我认为也指他没有这个愿望。像荀彧这样的有抱负的“王佐之才”,应该对当时天下群雄豪杰有所观察和了解,他应该也听说了袁绍与曹操那段对话,知道袁绍怀有争汉室天下的野心。而且,袁绍也曾与冀州牧韩馥谋立新帝,被曹操拒绝。而曹操,荀彧从他在陈留率先举义兵勤王,以及后来各路诸侯会盟伐董卓时期一系列表现就已经做出了判断。当时盟军主帅袁绍等各路诸侯都想着保存实力,犹豫不前,曹操慷慨陈词,力主出战,并且不顾力量对比的巨大悬殊,率领自己的一队人马主动出击。虽然结果终因寡不敌众而大败,损失惨重,但曹操诛乱臣,勤王室的决心和勇气,世人应是看的真切。(《三国志·荀彧传》记载了荀彧劝曹操逢迎天子迁都许昌时的一段对话,表明荀彧对曹操是非常了解的。(这里简略不述。)所以,袁绍当时虽然兵强地广(占据渤海郡后又领冀州牧),势力远强于据守东郡的曹操,但他还是无法揽御像荀彧这样的王佐之才的。荀彧最终弃袁而投曹,这应该是他将曹操视为同道才投其麾下效力。后荀彧又为曹操推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等众多人才,他们为曹操东征西讨出谋划策,多建奇功。 历史上不少杰出人才,他们胸怀儒家理想,坚守正统价值观念,不为名利苟且折节,而是要“择主而仕”的。
曹操的对手刘备,也是高举汉室正统捍卫者和继承者的旗号,以仁君之名招揽天下英才。自比管乐的诸葛亮,当时之所以选择身无立锥之地的汉室宗亲刘备刘皇叔,当然有多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我想与荀彧选择曹操的考虑是一样的。
曹操既然是一位以时势正义之道统御天下之智力的大政治家,那他是绝对不应该有,也绝对不会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散失人心的蠢话的。刘备曾投靠曹操,“曹公厚遇之”。曹操明知刘备是胸怀大志的英雄,但却宁可“放虎归山”,也不愿困杀刘备而背负恶名。这既体现了曹操对正义之道的敬畏和遵循,也可以说是对强加于他的这句“名言”的证伪。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反观历史。当今世界,群雄并起,趋于多极,能“任天下之智力”者,非一超独大的美国莫属。世界各国的人才精英,为何都心向往之?除了工作条和待遇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同美国奉行的价值观,看重美国的法治对公民自由人权的保护制度。这个适合于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又顺乎一般人心的观念和制度,使之立于时势正义之道的高点,是其吸引统御天下智力之道,亦是其领导建立和维护世界秩序,干预地区和它国事务的重要凭借。美国的做法,使我们回过头来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千多年以前,曹操这句被忽略的名言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汪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