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表阴证(少阴病)
我们曾在第48期至62期就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123+1”模式做过详细说明,其中医论部分共有十篇文章,今已陆续为大家介绍了胡老“辨证施治概论”与“脉学概说”两篇,冯老的“何谓经方”与“怎样学好经方”亦分别刊载在第48期和第42期,希望同仁参阅后,再继续学习三阴三阳病解读部分。自上上周起,分六次为大家依次介绍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与厥阴病。三阴三阳病实质的解读与领会是根基,只有于此会心,才有可能在《伤寒论》的学习方面有质的突破,不然问题丛生,滋扰难进!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15——经方的表阴证(少阴病)
作者/冯世纶;编辑/锄云青衿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阴病
少阴病概念已于太阳病篇说明,少阴病与太阳病是同属表证,但有阴阳之别,故前于太阳篇则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说明,不过此仅就发热与否以示二者之辨还不够完善,因于少阴病篇又提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以是少阴病的特征,不但无热而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者有别,而且津血俱不足,脉亦微细,并其人困倦少神,与太阳病有着明显区别,故不论太阳伤寒或中风,若脉微细、但欲寐、无热恶寒者,即可辨证为少阴病证。这里亦告诉我们,判定少阴病主要依据少阴病提纲、辅助提纲,更重要的是遇到表证,排除太阳病即是少阴病。今结合《伤寒论》中有关论述,简括如下:
主提纲:《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这是说,少阴病的主要特征,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 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虚衰,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
辅助提纲:《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是说表证有两类,一者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为太阳病,已在前述。二者为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为表阴证少阴病。即少阴病的第二重要特征,为无热恶寒。
由这两个特征根据临床判定少阴病多无错误,是很简单的事。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明了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依据八纲的分析,同-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亦不例外。验之临床,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表现为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第302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来正气虚衰,维持在表的时间甚短暂,二三日后即常传里、半表半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胃肠型感冒是其一)。
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病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示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这就是,病之初作,即见少阴病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
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汤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篇本就难读,如用经络脏腑解释则难得头绪,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
第二节 少阴病治则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苦燥,当是指全身津液虚少,体表皮肤干燥少津,正是少阴病的病证。急食辛以润之,是指用辛药开腠理、致津液实即指发汗。急者,是因正气虚衰,邪在表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不抓紧治疗将很快传里,这正是说明了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体现这一治法的是第302条,即:“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得之二三日,是说时间不长,邪尚可在表。强调无里证则更证实邪在表,也同时说明少阴主表不主里。
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是治疗单纯少阴病的方法和方药。用麻黄或桂枝发汗解表,这一点与太阳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太阳病因气血津液俱盛,用麻黄、桂枝、杏仁等发汗解表即可,而少阴病因气血津液俱衰,治虽须发汗解表,但发汗不得太过,而且必须配加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强壮沉衰之药以助正气驱邪外出,这也即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少阴病又常出现合病、并病,其治疗又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仍以微发汗为原则,如第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这是少阴太阴合病,即表里合病,治疗唯发其汗,则表里皆治;又如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可知这里的脉沉主水饮,即此条是说少阴病合并痰饮之证,或素有痰饮者出现表邪为水饮所郁而化热的少阴证时,治疗在微发汗的同时加入强壮亢奋、温化痰饮的细辛。再如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是因误治由表阳证(太阳病)陷入表阴证(少阴病),用桂枝加附子汤强壮发汗解表。还有第22条:“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也是少阴病的治疗,仍属强壮发汗解表。这些方证,说明了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与太阳病相同,少阴病常合并痰饮、瘀血等,治疗时当随证治之。
第三节 少阴病常见方证:略(详见《解读张仲景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