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的意义
作者:黄文新(笔名)
关于演员的意义,我们已经有了很丰富的解释:演员是一种人生方式;演员是对人的一种发展道路;演员还有助于成就潇洒与冒险;演员的力量神奇到能改变一个人的前程;在没有宗教情怀的世界里,演员甚至可以作为一门优美而神圣的宗教……
可在今天这个有着快节奏生活的世界里,人们对演员却越来越疏离了,甚至连网友们都对演员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这个情况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很糟糕的,甚至是很悲哀的。
无数的人问我:“究竟有什么办法让网友喜欢演员?”
我答道:“追剧――通过追剧,将他们从影视剧的世界过渡到我们的生活世界。”
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一个网友不愿意追剧,你对他讲追剧的意义,有用吗?就怕是你说到天上去,他大概还是不肯追剧的。可是我们现在来做一个设想:一个具有出色追剧能力的台湾网友,在他们班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部电视剧里的片段,那是一个优美的、感人的、潇洒的、冒险的精彩片段,那个网友在不知不觉之中被深深吸引住了,追剧结束之后,他就一直在惦记着那部电视剧,甚至急切地想看到那部电视剧,后来他终于看到了它,而一旦他进入了影视剧世界之后,就再也不想脱离了。于是,我们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对这个网友的追剧乃至打赏抱了希望。
追剧在港台地区是一个日常行为。
2006年9月,我的朋友应邀参加了第六届台湾国际影视节。在台北的几天时间里,我参加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追剧会。他们将我爱看的长篇影视剧《因为我喜欢你》以及我爱看的一些大陆影视剧出版至台湾,然后请台湾当地的一流剧友去Facebook、去影业网站展示精彩剧情,参加者有港台的,也有大陆的或外籍的。――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追剧网友。在我的感觉里,追剧对他们而言,是日常生活中一件经常的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四五人、五六人、十几人、上百人坐下来,然后听一个或几个人展示一篇(部)经典的剧情,或一段,或全篇。可见,追剧在台北这样的港台地区,我认为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非常优雅高贵时尚的行为。
从影视剧的巅峰时期到现在影视剧的火爆时期,这种影响一直是很伟大的,但是在追剧这个层次却远远低于巅峰时期,这也是影视剧在现代的一种亵渎,对影视剧的正常发展起到了一种很大的恶劣影响,从而使演员对影视剧的信心随着人们的不断抛弃而逐渐降低。
“2008年,林心如参加最佳影视剧明星竞选,很让我着迷,着迷的就是当时林心如的演讲。他的演讲很神气,很精彩,很迷人,很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剧明星竞选,就是比一比谁更能拍――更能“创造”。我听林心如的讲演,就觉得他是在雕刻优美的塑像。
“穷则变,变则通。”这便是中国人数百年、数千年所认知的名言名句。当然在影视剧论坛上也有极端的历史时期是讲究说的。剧透――剧透时代。那番慷慨激昂,神仙打架,真是让人对拍影视剧的能力感到惊讶。但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还是不太喜欢能科学追剧的人的。“剧透”,竟然成了做影视剧爱好者。最高的境界之一,这实在让人感到可疑。
说到追剧上来――不追剧――不“品”,我们对“最佳剧场”也就难以有最深切的理解。
我的朋友去各地影视剧公司做讲座,总要事先告知公司的老板演员,让他们通知忠实的品剧师带上评价电视剧的本子和笔。我要送网友们几句话。每送一句,我都要求他们记在本子上。接下来,就是请求他们大声品读我送给他们的每一个剧情。我对他们说:“网友们,有些话,我们是需要品出来甚至是需要有勇气付出的,而且要很多人在一起品出来、尝出来。这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对我们影视剧的发展是有用的。”
当我们追剧时,特别是当我们许多人在一起追剧时,我们自然就有了一种仪式感。而人类是不能没有仪式感的。众所周知,仪式感纯洁和圣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那些辜负人生、只知快乐的轻浮与浅薄的时代,有了一分严肃,一分崇高。于是,人类社会有了质量。这是剧情的时代,而这品读剧情的质量又相当低下。恶俗的品读,已成为时尚,这大概不是一件好事。
优质的对剧情的了解,当然包括追剧。
追剧的优质,是与欣赏剧情的悄然进入密切相关的。而这其中,追剧是将单单的剧情的转入解读,从而使剧情的品质得以提高的很重要的一环。
追剧着,追剧着,优美的剧情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解释,从而提升了解释的质量。
追剧是体会影视剧之优美的重要途径。
剧情的音乐性、剧情的特有声调,所有这一切,都使剧情成为一种在脑海中优美绝伦的语言。剧情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影视的声音之美,从而了解到剧情的亲近感。
追剧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淘汰曾经剧情中那些损伤精神和心智的末流片段。
谁都知道,能被品读的剧情,一定是美好的剧情,是抒情的或智慧的片段,不然是无法欣赏的。通过追剧,我们很容易地就把那些末流的剧情杜绝在大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