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申遗成功,泉州能“抢回风头”吗?

城市进化论

探寻城市路径,揭秘经济逻辑56分钟前

“最没存在感”的经济第一大市

都说经济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名气不会太差,但泉州是个例外。

昨天下午,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围观的泉州网友忍不住为泉州松一口气,不仅仅是因为历经二十年,二次申遗终获成功,也是因为在这次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进行到后半程时,泉州终于站在了C位上。

7月16日会议开始,从以福州城市命名的《福州宣言》,到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等一系列配套活动集中在福州举行……作为本届世遗大会东道主的福州,赚足了世界眼光。

相比之下,今年中国唯一申报了文化遗产项目的泉州,在前期似乎少了些存在感。以至于有网友调侃:“佛系”泉州又一次被抢走了风头……

连续20多年位居全省经济总量第一,泉州的知名度比不过省内另两个中心城市福州和厦门,甚至不如下属县级市晋江。

有人说,“泉州人太实干了,只知道埋头拉车,却忘了抬头看路”,在眼下这个城市竞争更加关注综合实力与影响力的时代,泉州“不该一直沉沦下去”。

环顾周边,省会福州经济增速已强势赶超泉州、二者GDP差距越缩越小;同属厦漳泉都市圈的厦门,尽管GDP落后泉州一大截,却凭借网红城市名片不断集聚人气与热度;经济最强却最没有存在感的泉州,这次找到抓手了吗?

首次折戟

吃亏在“不会讲故事”

时隔1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再次在中国召开,落户福州。消息一出,当地媒体就以“世界的选择,国家的肯定”等为题集中宣传了一波——

中国具备办会条件的城市很多,而选择推荐福州作为举办城市,则是福州多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得到国家认可的直接体现。

借大会之机,福州刷足存在感。相比之下,这次世遗大会的另一个主角泉州则“低调”很多。

在申遗结果公布之前,打开搜索引擎搜索“泉州 申遗”“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等关键词,相关报道寥寥无几。泉州的“谨慎”或许和2018年申遗失败的经历有关。

当年,在巴林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古泉州(刺桐)史迹”被给予“发还待议”建议,泉州因此成为中国首个申遗失败的城市案例。

而说起首次申遗折戟,泉州也多少吃了些“不会讲故事”的亏。

据公开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圣华等人曾分析提出,2018年泉州申遗文本主要存在宏大“海上丝绸之路”主题虚化,对比分析失焦,细节依据缺失等问题。

从3年前“发还待议”到今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给出“建议无保留列入”的评估结果,泉州所作的一个关键改变就在于重构叙事方式——从项目名称到申遗文本中的叙事逻辑均进行了重新调整。

当年申报的项目名称为“古泉州(刺桐)史迹”,此次则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更名后“有些价值比过去丰富”了,申遗增加的内容则“让其普遍价值更加丰富和完善”。

据了解,此次泉州申遗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分布在自海港经江口平原并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

在当地学者看来,这体现出了宋元时期泉州极富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和多元社会结构,为泉州打下了中国海洋文明重要代表性城市的烙印。

“大器晚成”

无名是县强市弱的“锅”?

历史上的泉州,绝非藉藉无名。

这里是闽南文化的源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闻名遐迩的“世界第一大港”,也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别非遗名录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汪勃曾表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少城,可是完整体系性地把唐代以来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承下来并保存至今的城址,也只在泉州城见到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具备“顶流”潜质的历史文化名城,直到今天才拿下全国第56项、福建第5项世界遗产。为了这次冲刺,泉州更是磕磕绊绊走了将近20年。

在此期间,“送王船”等众多闽南文化符号已在省内城市积极推动下申遗成功,福建土楼、厦门鼓浪屿也先行一步升格为世界文化遗产。相比之下,泉州称得上是“大器晚成”。

有人将泉州知名度的没落,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港口的衰落。

宋元时期的泉州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而随着元末战乱的破坏和明初贸易政策的改变,导致泉州港逐渐衰落,直至清代,泉州港的地位逐渐被厦门港所取代。

港口的没落让泉州淡出国际视野,而在国内,泉州知名度不足,则被认为与“县强市弱”相关。

2020年全国38个千亿县中,福建占了四个名额,有三个都是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三个千亿县经济总量之和接近五千亿,占整个泉州比重将近一半。

从鞋都晋江和服都石狮出来的品牌,应该让不少人耳熟能详:安踏、乔丹、特步、鸿星尔克、劲霸、柒牌、利郎……在一些城市,这些品牌专卖店几乎可以承包市区内的整条步行街。

然而县域强大,却并未与泉州这座城市挂钩,在国内听过“晋江模式”的人很多,了解泉州的鲜少。

直至今日,“主城区规划建设惨不忍睹”“下辖县级市认同感不足”“常住人口超800万却没有地铁”等等,仍是摆在泉州面前的发展难题。

此前,有媒体对“万亿城市俱乐部”盘点,泉州被划分为万亿GDP三线城市的典型。

而环顾周围两个兄弟城市,一个凭借省会身份获得省内扶持,另一个则在经济特区和副省级城市光环下成长为全国知名城市。唯有泉州还在普通地级市队列中“默默”打拼。

十字路口

强省会时代的存在感

在城市群、都市圈时代,习惯于“单打独斗”的泉州正面临着边缘化风险——

早在本世纪初,福建曾出台《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市被定位为福建的三个中心城市,并形成以三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带动全省其他城市发展。

到了2018年,情况发生转变。福建官方将原来三个城市群合并为两个,其中闽东北经济协作区以福州为核心,闽东南经济协作区以厦门为核心,重点建设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

在前不久公布的福建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尽管三个中心城市被同时提及,规划全文却仅对福州和厦门两市分别以“加快省会城市和福州新区高水平开放开发”和“提升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开放水平”为题作出专章部署。

更大的危机在于,泉州曾经最大的优势正在弱化——在2020年之前,泉州已连续稳坐21年“福建经济第一城”宝座。如今,身后的福州已然追赶上来,不仅和泉州同年挤进万亿俱乐部,经济增速更是远远甩开泉州。

相比其他新晋万亿城市的猛烈势头,泉州的确慢下来了。这种慢不仅是经济增速,更体现在转型升级的速度。显露疲态的泉州,如今亦不再如以往提及GDP保持福建首位的目标。

而随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强省会”大军。2019年,福建宣布启动“强省会”战略。

在当时有观点指出,选择一个城市进行资源倾斜,打造出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将是福建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关键。

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泉州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需要“抬眼”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那些曾经面临相似境遇城市的“过来人”经验。

比如,同为历史文化名城、非省会经济强市,仍以“突破地级市思维”自我施压的苏州;还有同样有着光辉历史、宗庙文化底蕴,却又不甘于仅靠历史遗产“吃饭”,一心推动“传统工匠”向现代工业化转型的京都。

曾有人说,不管历史底蕴还是经济产业,“底子”并不差的泉州,少了一些扭转时机的“巧劲”。

眼下,随着泉州官宣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关注度大幅上涨,仅去哪儿数据显示,以“泉州”作为关键词的搜索,从7月26日11点开始上升了近6倍。

借此次“破圈”之机,期待更多新的泉州故事发生。

文字 | 程晓玲

来源 | 城市进化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