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邢州的历史见证

经过战乱后,中原大地又进行一个和平发展时期,李唐王朝的兴起,创造了中华发展史上新的高度,使大唐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骄傲。邢台,在唐时期称之为邢州,由于特殊的位置和背后的历史,邢州成为唐文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地域,无论是在战略上,还是经济上,还是在文化宗教方面,邢州的唐文明进程都有着自己辉煌的一面。

□ 尧山李氏的兴起

在尧山下有一座大城,这座城已经有2600多的历史了。如果把唐尧筑城的传说文化加起来,可以说这座城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就是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双碑乡的柏人城。如果从谷歌地图上看,城的轮廓十分清楚的显现出来,城系夯土建筑,它北临泜水,三面环岗,东北与尧山隔水河相望,地势险要。古城平面形状为方形,只是在西北角呈抹角形。现城墙围8017米,厚度为15米之多,残高处近1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柏人城原有城门9座,邻水的北侧1门,南侧2门,东西各有3门。

如果检阅历史,可以发现柏人城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联。如战国时期的赵简子遂围柏人。汉高祖刘邦过柏人;光武帝刘秀大败李育。后赵石勒率兵大破晋军攻占柏人等等。这些对于大唐历史都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在柏人城西葬着一位李氏的先人,这就是李昙墓。史料记载,李昙,字贵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因屡建奇功,被封为柏人侯(今河北省隆尧县西部)。据文献记载,秦兼并六国后,李昙被封为御史大夫,后升为司徒。《唐山县志》载:“战国柏人侯李昙墓,在县西亦城村西。按郡志卒葬柏人”。经过文物工作者的勘察,最后确认李昙墓的具体区域。2014年12月,新华网发布(记者曹国厂)新闻报道说:文物工作者对河北省隆尧县柏人城遗址西的战国时期墓葬群进行勘探后,初步确认主墓为战国时期赵国柏人侯李昙墓。主墓墓室南北近5米,东西约4.3米,深约4米,墓室南部有一宽约1.3米长条形墓道。主墓的南、东及东北部分布有20多座同时期的中小型墓葬,面积3至10平方米不等。

李昙与大唐又有什么关系,根据专家研究,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为柏人侯李昙的第30代孙,大唐李氏家族为赵郡李的重要一支。1996年前,在邢台任县新市境内发现一块墓志铭,在铭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公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之宗,”“归祔祖考”,“致于旧域”。铭文中揭示这个墓主显然也为李唐皇族的成员之一。那么“旧域”又是何指?

“旧域”即指唐祖陵,墓在隆尧县王君村处,是唐高祖李渊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唐祖陵”。当时,李渊的爷爷李虎官至太尉,并辅佐宇文泰建立了北周政权成为开国功臣,李虎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世袭后自太原起家后,建立唐王朝。即皇帝位后追封祖先帝号,即:四代祖李熙为宣简公(宣皇帝),三代祖李天赐为懿王(光皇帝),二代祖李虎为景皇帝,一代祖李昞为元皇帝,并重新修建祖茔,以李熙和李天赐为李唐始祖。始修于唐高祖李渊,后唐太宗再次下诏修建祖陵,历18年完成,并在祖陵之东修建了光业寺,并迎请景皇帝李虎的玉石真身像供奉。

经过勘测,唐祖陵有内垣和外垣,内垣为正方形,外垣为长方形,最外面由若干夯土台组成。陵园布局与唐长安城布局极为相似,规制为帝王规格,陵区南北长2030米,东西长2204米,总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由陵署、献殿、光业寺、下宫、陪葬墓等部分组成,这也包括任县的新市。

□ 唐代的邢州城

唐代的邢州城是太行山东麓的重要城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唐代邢州城的辉煌,为宋元邢州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邢州城处于“天下脊”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台地,古人评论说:城“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当四方之衡,西接太行,北控常山,东界齐鲁,南带漳卫,河北之襟而河东之藩蔽也”。可以想象邢州城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地,是战时的军事重镇到和平时期就是经济重镇,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与城东部的密布水路及隋唐运河相结合,成为唐王朝中原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

邢州城唐代时是一座平面呈方形的城市。城内大多为政府治所和宗教建筑。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得知,邢州城“隋图经谓石勒所筑,号建平大城。”又“春秋时齐桓公率曹宋所城,而石勒增之”。沈括说是郭进守西山时所筑,厚六丈上可卧牛,呼为卧牛城。在城的正中有高大的谯楼,也就是后来的清风楼,其楼后即为邢州府治的所在。在城西建有“华池兰若”,即宋元时的天宁寺。“兰若”为佛教梵语,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之地,泛指为佛寺。华池即花池,是莲花池的简称,从记载上看可知这座寺院在唐代已具规模。

在邢州城的东侧建有开元寺,寺院历史悠久,但具体建于何朝何代现无法知道。从文献上看,开元寺为改称名,而不是专门修建的寺院。为了加强佛教管理,各朝就设立官寺制度。隋代仁寿年间,隋文帝为各大州郡分送舍利建舍利塔,当时邢台有泛爱寺,唐代武则天当政后,以“州郡形胜大寺”敕改额为“大云寺”。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又以“形胜大寺”改敕额为“开元寺”。隋代的泛爱寺位于邢州城内什么位置,我们今天已经不可得知了。但从敕改额的文献记载看,大云寺和开元寺有一定的承继关系,有可能开元寺即为武则天时期的大云寺。

除两座佛寺,邢州城还建有文庙,这也是从文献中所推知的。而文庙的具体位置所在,应与元及明清文庙的位置不相矛盾。在《顺德府志》中有顺德十二景,其中有宫墙柏影和古刹春游两景。两景观中都描述有唐植的柏树,说“古柏数百株,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童童曲曲,皆唐宋间物,形胜甲天下,日月丽影,印拂阶墀,如筛金沥玉,风动声清远,袅袅似鸾凤鸣经,行其下,起人仰止敬肃,爽朗畅悦。”可见其历史久远。

在邢州城之北建龙兴观,龙兴观为官方兴建的道教场所。说龙兴观就不能不说龙兴观内的《道德经幢》。此幢已经迁移在今清风楼后,道德经幢为石质,通高约七米,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八面棱形,由三块组成。幢的一至七面刻楷书《道德经》原文及玄宗皇帝对《道德经》的逐句注释。第一面开头阳刻篆书“大唐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注道德经一部”十六个大字。第八面上部,有“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岁在单阏月中南吕五日乙丑,皇五从弟中散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事守邢州刺史上柱国质建”句。中部为宋端拱元年(988)邢州军事柱国何缵撰文、卢华书撰、李思顺镌刻的“重修邢州龙兴观道德经台记”。下部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十月师段圻观所写之《记》并民国二十八年(1939)邢台县县长苗作新为募资修台建亭事所写之《记》。

道德经幢现存不多,河北有两处,一处在易县,一处在邢台。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皇帝(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用道门威仪司马秀言,令天下诸州皆于一大观内立石刊刻。开元二十七年(793)八月五日,邢州刺史李质遂于邢州龙兴观内立此经幢。据《邢台县志》载,经幢文字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也有说为苏灵芝所书,是研究唐代道教文化、书法艺术、及石刻建筑等方面的重要实物。民国时期,道德经幢“以亭覆庇”。在“十年动乱”中,这座千年古幢被用炸药摧毁。后修复迁于清风楼后花园内。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此幢为省重点保护文物。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邢白瓷与天下北库

邢州白瓷在大唐历史有着浓厚的一笔,邢白瓷的发明和发展对中国陶瓷史有着深刻的影响。有人说,没有邢白瓷就没有元代的青花和明清时期的五彩,邢白瓷的发明打破了自瓷器发展以来青瓷统占天下的历史,而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邢白瓷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具有里程碑的一件大事。

邢白瓷的产地在邢州,中心窑场在今天的内丘一带。唐代的邢白瓷,自北朝、隋代以来就开始发展,其中以邢窑所生产的透影细白瓷工艺最为精良,当然,邢白瓷的种类还有很多,如细白瓷、粗白瓷、透影细白瓷、邢窑三彩等等。就其种类来说,有生活用瓷中的日常用器,如茶器、酒器等,艺术用瓷有陈列用器、日常欣赏用器、冥器、乐器及佛教用器等。

在邢白瓷中有许多带有款识的瓷器,如“盈”字款,“翰林”字款及带有窑场款记的瓷器。

在唐代时邢白瓷就有了很高的声誉,唐人在《国史补》中写道:“中丘白瓷,端溪紫石,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茶圣陆羽将邢白瓷与越窑生产的青瓷相比较时说“越瓷如玉,邢瓷如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唐代诗人皮日休写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形容其造型“圆似月魄堕”,“轻如云魄起”。更有人称赞之说:“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如雪”。在《乐府杂录》中则记载唐代的乐师郭道源用“越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以盘击之,其音妙于万方。”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当时邢白瓷的质量很高,敲击时有金石之音。

邢白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等同于货币,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评语。在唐代“丝绸之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的见证物,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等国的古代遗址中都曾发现唐代的邢白瓷。唐代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sulagman)写了一部游记,其中记述道:“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苏莱曼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是邢白瓷,但就当时的白瓷工艺水平而言,非邢窑莫属。1988年考古专家在内丘县邢窑遗址中就发现有细白瓷器。

邢白瓷是如果走出邢台,又是如何通过唐代的丝绸之路之路到达国外的?

自汉代丝绸之路打通之后,我国的一些产品远销到国外,而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开航,极大促进了中原地区与江南、中亚诸国的联系。邢台处于一个大运河、陆上交通与长安联络的一个重要节点。尤其是大运河与邢州东部诸多的河流、大陆泽相连接,使大量的物资通过这些河流进入运河运到长安或江南,甚至更远的一些国家。

由于唐代的邢州有着特殊的战略位置,在战时和和平时期都发挥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唐王朝在此建设了“天下北库”。一些物资在“北库”进行中转运到全国各地。虽然“天下北库”有关记载和研究甚少,但从文献记载中还是可以看到规模。

《新唐书.颜真卿列传》中说:颜真卿举义旗与河北反唐的史思明部对峙,但迟迟没有动作。有人给颜真卿提出建议说“公首唱大义,河北诸郡以公为长城,今清河,公之西邻,国家平日聚江淮河南钱制于此以养北军,谓之天下北库,今有布三百余万匹,帛八十余万匹,钱三十万余缗,粮三十余万斛(一斛十斗,斛斗是容量单位,石是重量单位,一斛比一石粮食稍多)。昔讨默啜,甲兵皆贮于清河库,今有五十余万事。还有户七万余,我认为它的财富抵上三个平原郡,兵马足以抵上两个平原郡。如果你能借兵给我,控制这一地区,以平原清河二郡作为核心,余郡如四肢,无不随所使矣。”颜真卿在经过一番思考后,采纳了建议对史思明部发起的作战,大败叛军,使唐军的势气大振,为唐王明平定安史之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大唐文明的见证

大唐时代,在文化、科技及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文明,邢州地域也是如此,在考古工作中发现许多唐代的文物,文物中不凡有反映以唐代文化为特征的精品,这说明邢州的唐文明是与大唐文明是同步的。

唐代的艺术中的飞天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飞天不同于其他艺术中表现的仙人,飞天中仙人不长羽毛和翅磅、也没有像西方天使头上的光环,而是艺术化处理为身边似有似无的祥云,与身上凌空飞舞的环带结合起来,加之仙人身上飘逸的衣裙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飞天形象。飞天本为从古印度随佛教文化一同传入中土,后与中华文明相融通后,形成了独特的唐代文化形象,在邢台大开元寺发现有一唐代经幢的石盖,其上有精美的飞天形象,石工在八面的石幢华盖上刻有四个飞天仙人,这些仙人手执乐器,或拿笙,或执笛,或吹排箫,其形态无不生动。仙人飞天形象各异,有的脚踏云彩飞奔在自由的天空,身边的祥云使观者感到仿佛仙人悬空而游动,仙人身上的衣裙飘曳,舞带飞卷,充满梦幻般的意境。这件石刻作品的雕刻以圆润的刀法,高浮雕的处理手法,仙人间比例协调,表现其作品姿态灵动鲜活的艺术形象,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在众多的文物中,唐代的海兽葡萄铜镜也是一个例子。

我国铜镜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最早发现于齐家文化的遗址中。铜镜经历了早期发展,到汉代时进入了繁荣鼎盛的时期;三国两晋之后,铜镜文化出现了中衰时期,而发展到唐代,我国铜镜又进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此时的铜镜出现了新的风格和形式,形成了形制多变、纹饰复杂的铜镜种类。海兽葡萄镜就是其中的一种。

海兽葡萄镜中的海兽也称为瑞兽,有人认为海兽是“海马”,也有人认为是传说中的天马,或指“狻猊”为西域引进的狮子,而仔细观察铜镜上的纹饰,其形象并不是“马”,但究竟是何物?还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葡萄自西汉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而形成了艺术纹饰,这种纹饰出现在汉代巨鹿织锦的纹饰上;在一些古代的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古诗中“葡萄始欲罢,鸳鸯犹未成。”唐人《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等等,这说明葡萄在唐代时种植已经十分普通。将葡萄与瑞兽结合起来用于铜镜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寓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课题,至今没有得到破解,为此学者称这种铜镜为“多谜之镜”。邢台所发现的这面海兽葡萄铜镜,其铸造精致,纹饰图案生动活泼,以葡萄为底,配以四个瑞兽,加上葡萄的枝蔓形成装饰图案,使主题纹饰内容,和多子多福的寓意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高度的艺术美。

邢台唐祖陵石狮是海内皆知的艺术精品。石狮共有两件,高约1.5米。石狮蹲坐在石座上,以写实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石狮塑成昂首挺胸,怒目前视,张口欲吼,后肢蹲作雄踞之势,在狮的颌下还透雕三绺胡须,石狮的脑后毛发卷曲自如,四肢肌腱突暴,前肢狮爪深入石座2厘米多。唐祖陵石狮雕刻精湛,艺术形象逼真,作品结构准确,形象处理夸张适度而不落俗套,反映了唐代艺术家在写实基础上,以追求作品的内在神韵和气势的艺术匠心。

关注点滴斋书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