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上位史,堂堂正正,却也步步惊心

站在男性的角度看,历代看客几乎都会调侃武则天,比如牝鸡司晨、恃权篡位、李世民和李治识人不明等。比如骆宾王就直接骂她:“性非和顺,地实寒微.......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他的意思是武则天出身低微,性格又差,靠一身狐媚功夫,先后给两代皇帝当老婆。有这样的黑历史还想当皇帝?

虽然骆宾王写的是战斗檄文,恐怕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不过,仔细看武则天的上位史,就知道一切都是堂堂正正的,绝不是玩阴谋诡计就能成功的。越是大事,越讲究人心向背,阴谋诡计占的分量就比较少。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应国公武士彟的次女“容止美”,下诏武家次女入宫,赐名“武媚”。武则天入宫时才14岁,但武士彟已经去世两年了。武士彟和前妻生有两个儿子,这哥俩很不待见后娘和三个妹妹,变着花样折磨她们。以致于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后,掌了实权,这哥俩尽然被吓死了,可见当初欺负得有多狠。

武则天的少女时代过得凄惨无比,她在水深火热中生活了两年后,李世民的诏书到了。她娘拉着她的手哭得很是伤心,她对他娘说:“侍奉天子,岂止非福”。反正在家里过得也不好,不如到宫中放手一博呢。

入宫后,武则天与李世民也很不来电,史书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寥寥无几,唯一留下的线索是关于他们驯马的对话。李世民说:“我的狮子骢性格暴烈,很难驯服”武则天回答道:“这种不听话的东西就不能给好脸色。先用铁鞭抽它,不行就用铁锤打,还不听话就匕首杀了它”。

武则天杀伐果断总是缺少女人味,而李世明需要的是温柔的女子,所以她根本不是李世民的菜。武则天入宫12年依然是五品才人。

虽然不受宠,但武则天也没闲着,她在玩命的补课。当李世民在工作或读书时,会有当天值班的后妃贴身伺候,等到休息时,再由侍寝的后妃接班。

在漫长的12年里,武则天有无数次机会见到李世民。她可以亲眼看着千古一帝处理政务,并且在旁边仔细揣摩,也可以观言察色,学习李世民如何待人接物。

别人的少女时代是花季、雨季,她的少女时代只有孤单寂寞冷,可她并没有变成怨妇,而是默默地积蓄能量。至于当天后、做皇帝之类的事情,此时的她想不敢想,她只是凭着本能去学而已。

公元649年,李世明病重。当时,李治已经当太子六年,他经常被李世民带在身边观政。而武则天也有值班档期,两人就勾搭上了,给病床上李世民送上一顶有颜色的帽子。

不过搭上李治,只能算一个起点。李世民去世后,作为没有生育的妃子,被送去感业寺出家。武则天你还需要等待。

第二年五月,李治到感业寺进香,又和武则天相遇了。老情人相见,两眼泪汪汪,免不了要互诉衷肠。武则天取出一张纸递给李治。李治低头一看,纸上写着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名字叫《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场皇帝和后娘的苟且之事被王皇后看在眼里。此时的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为了增加胜利的筹码,决定拉武则天做小姐妹。王皇后在李治身边说悄悄话:“陛下既然喜欢,就接回来吧。”

李治正愁找不到机会,王皇后就送来贴身问候。公元651年5月,武则天重回皇宫。此时的武则天决定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绝不让痛苦重演。在宫里,她时刻紧跟王皇后,积蓄自己的力量。

既然做棋子不能改变命运,那就做棋手。武则天一边紧紧抓住李治的心,一边收买王皇后身边的仆人,另一边又和王皇后共同对付萧淑妃。一番操作下来,萧淑妃被打倒,王皇后也苟延残喘,李治成为武则天的囊中之物。这才是高手,太厉害了。

刚继位的李治在朝堂上几乎没有话语权,一切事务全听长孙无忌处理。这没有办法的事,长孙无忌是元老功臣,在朝堂上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李治只是一个小年青,刚继位就想说了算,门都没有。

此时的武则天在后宫已经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李治没有朝堂的困局,她很可能只是一个宠妃。但是把后宫和朝堂联系起来,就让李治看到了一把合格的刀子。武则天是刀,李治是持刀人。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萧淑妃则是兰陵萧氏,而长孙无忌背后是关陇门阀,其他大臣也基本是氏族子弟。他们在朝堂上掣肘朝廷,在庙堂上制衡君主。李治想大权独揽就必须消灭他们,只是由于皇权不够,只能边拉边打。

反观武则天,她的家族势力不强,在朝廷上也没有位高权重的成员,扶持起来就不会有太多的威胁,只能依靠皇帝。于是,李治以“废王立武”向大臣摊牌,逼大臣站队。

长孙无忌当然是不同意。李治和武则天亲自拜访,送了好多礼物和官帽,可长孙无忌就是不同意。因为他知道,一旦同意,以后就要变天了。

辅政大臣褚遂良也不同意,他好几次上表劝谏,还说什么“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把李治说得很尴尬,武则天则怒火冲天:“何不扑杀此獠”。

到目前为止,李治和武则天依然没有人帮他们。不过,事情很快就有转机。中书舍人李义府本来工作很稳定,但长孙无忌不喜欢他,要把他贬到四川去。李义府为了留在京城工作,拼死给李治上书,支持武则天为皇后,废掉王皇后,劝皇上顺应民意。

没过几天,李义府就被提拔为中书侍郎,武则天也派人到他家里慰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一看跟着皇帝有肉吃,只要支持武昭仪做皇后就能升官发财。于是,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人都闻着肉位来了,成为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一批嫡系。

从此以后,朝堂的势力对比逐渐逆转,老臣的势力不断流失。直到老臣李绩关键时刻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由此,大局已定。

武则天做为一把刀,被李治推到前台遮风挡雨。公元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李治收回大权。以后的几年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纷纷被贬谪,党羽也烟消云散。杨广、李世民没有完成的集权大业,终于在659年完成。

你说武则天有什么阴谋?是有一点,但大多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可以说是历史的进程推着她向前。

如果李治身体健康,武则天也只能成为皇后,但李治有终身不愈的偏头痛。他的身体不能应付繁重的工作,只能选择代理人冲在第一线,自己隐藏在幕后掌握决定权。对于李治来说,选择大臣则有大权旁落的危险,选择武则天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他们共同奋斗,他们的儿子是太子,奋斗的成果不会外流,而且武则天是女人,不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另外,武则天有才能,处理政务一点问题也没有。

夫妻二人分工合作,李治主抓上层人事,抓宰相的任免权,而中、下层的人事由武则天主管,两人通力合作,政令畅通。

自从660年起,37岁的武则天开始处理政务,直到683年李治去世,整整24年。武则天在一线主持工作,不知道有多少中下层人员跟着武则天混饭吃。

到李治生命的最后几年,就算他想动武则天也是不可能了。683年,李治驾崩。他让宰相裴炎辅政,并告诉太子李显:“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这样就形成了宰相、太后、皇帝的三角权力结构,不仅可以相互制衡,还可以相互帮助。但奈何李显不是当皇帝的料,刚上台就要封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宰相团成员。这下裴炎不干,这不是抢饭碗吗?

为了显示皇帝的权威,李显发话:“我把天下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区区侍中,算不得什么?”

李显的混账话给了裴炎机会,裴炎立刻进宫对武则天汇报,两人一拍即合,联手把李显给废了。李显被废后,武则天立李旦为帝,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谁当皇帝都一样,自己在幕后掌握权力。

过不多久,武则天罢免了裴炎,逐渐掌握了宰相的任免权。至此,全部权力都集中到武则天手中,未来的女皇呼之欲出。

为什么武则天能当上皇帝?其他王朝也有强硬的后台,可她们为什么不能更进一步,走向专属于男人的皇帝宝座呢?

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在唐朝,女子的地位很高,不讲究依附别人,世人没有鄙视女子的思想,反而对女子独立自主发出热烈的赞叹。她们能都接受女子当家做主,当然也能接受女子管理国家。正是这种热烈奔放的社会风气,为武则天搭起了通向帝位的桥梁。

另外,武则天活得够长也是一个因素,她的母亲就活了92岁,她的家族都有长寿的基因。

武则天的上位史,其实没有太多的弯弯绕,一切都顺理成章。但身处历史进程中,也不能缺少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两者缺一不可。

武士彟投机、李世民找美女、武则天自我学习、李治斗大臣、皇室家族遗传病、唐朝的北朝遗风等等,缺了任何环节,都不可能出现女皇武则天。正可谓时也,运也。

在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中,武则天拉拢寒门庶族,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才是女皇坚实的基础。而这又顺应了天下人望,所谓阴谋诡计只能用于一时,终究不能长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