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86篇:读文随笔∣如何设计学习任务?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任务式教学”“情境任务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方兴未艾,虽然有不少学者和教师对“情境”“任务”进行过一些分析和反思,但尝试进行任务教学的老师非常多,各大期刊也推出了不少任务式教学的论文和课例。我本人是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情境任务式教学的,尽管我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深入。《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4期发表了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张红霞老师的论文《学习任务设计的原则与实践》。对我来说,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就是提供了一些任务教学设计的案例。
对于“任务”的理解,现在可以说是比较成熟了。“任务”不同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同于听说读写本身的活动。作者认为,学习任务设计一般有四个特征:一是学习任务应出于真实情境之需而落于持续思考探究的实践过程,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亲历性。也就是说,“任务”和“情境”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脱离“情境”的“任务”,所以也有人将这种“任务”称之为“情境任务”。二是任务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要利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开展,如情景剧表演、开展辩论会等,强调任务的完成性和挑战性。也就是说,“任务”是和一定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三是学习任务完成后一般会有物化的学习成果,例如制作表情包、编辑作品集、撰写小论文等等。这就区别于与“问题”对应的“答案”。这一点是我此前没有刻意关注的。四是学习任务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全面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这一点与“问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实还有一点,“任务”一般是由多人通过合作完成的。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区别“任务”和“问题”,只是将过去的问题变成了陈述句,将过去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变了称呼,换汤不换药,美其名曰“任务”,实际上并不是任务。还有的任务过于繁重,严重脱离实际,学生花几节课也难以完成,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任务设计脱离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变成了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值得警惕的。为此,课堂上的任务设计,要注重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要考虑课堂内外教学实际情况,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预期成果评估,更要突出语文的学科属性。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任务设计的实践策略。第一条策略是关联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学习任务设计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相关联,用学生身边的情境和关心的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作者举了一个例子,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劳动”“工匠精神”,作者结合本学校劳动基地“采薇径”实践活动,设计了如下任务:“'采薇径’是我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在这里积极参加劳动的教师和同学很多。学校团委要评选'校园最美劳动者’,并为其推出微信公众号专题报道文章。请结合这个单元的学习,梳理'最美劳动者’的评选标准,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完成我校最美劳动者的通讯报道。”当然,这个任务不能代替本单元具体文本的学习,但能够用新的任务统摄单元内容。
第二条策略是还原背景,强化文本细读。学习任务设计要注意挖掘、还原当时的背景,让学生回到文本写作的真实情境中去,体验作者所思所想,真切感受文本的细节之妙和情感之美。也就是说,“任务设计”是导向文本细读的载体或工具。例如围绕教材小说《百合花》,作者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1958年,茹志鹃写成了短篇小说《百合花》,先后寄出去两次,都被退了回来,其中一个编辑的意见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通过你对作品的研习,你同意当时那个编辑的意见吗?如果不同意,假如你遇见当时退稿的那个编辑,你将怎么说服他发表这篇文章?”这个任务是围绕《百合花》的整体风格进行的,即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回答小说情感是否真的“阴郁”,在此基础上形成物化成果——给编辑的一封信。这样的任务紧扣文本,又新颖别致,比起生硬的提问来,学生参与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比如说让学生假想自己是苏轼或姚鼐,在畅游赤壁或登上泰山后,像现代人那样发朋友圈、晒图晒文字等。
第三条策略是连接古今,拓展历史视野。古今文学作品有一些共同的主题,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尝试打通古今,从宏观视角进行文本的观照、比较。作者执教《史记选读》的相关篇目时,发现了古代人治水的片段,又联系鲁迅的小说《理水》以及现代洪涝灾害等新闻材料等,让学生分组思考“水患之害”“治水之难”和“英雄之志”,选择完成撰写“古今水利英雄赞”等主题文章,搜集当代水利专家资料并手绘宣传小报,设计大禹、李冰、郑国和当代水利专家对话的情景剧剧本等。这个学习任务的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与提升。
第四条策略是联系自我,深化个性体验。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对《红楼梦》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红楼梦》里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金陵十二钗”。如果在“金陵十二钗”中选择一个人做你的朋友,你会选择哪一个?说出你选择的标准和理由。再比如对唐诗宋词中若干专题进行研习,设计“秋花的晚香”晚唐诗学习任务群:晚唐诗感时伤怀,风格多样,有人将它比作“秋花的晚香”。这种“晚香”散发到今天,究竟是何种香气呢?让我们尝试用文学研究小论文的方式,总结前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创见。不过我觉得这个任务难度太大,晚唐诗数量众多,学生需要解读哪些重点篇目才能完成小论文呢?在学习任务设计时,建议给学生提供相关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