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被数据化”了吗?

亲朋家人在饭店聚餐。饭前打牌,饭后去唱歌。一位亲戚在出牌、唱歌的间隙,拿着手机摇晃不止。大家看到他的举止,无不一脸的迷惑。不待众人询问,他嘿嘿一笑,解释说:“我正在朝着‘运动达人’的目标努力,每天走路不能少于10000步。今天来不及走了,只好用这个方法达到目标。”

我以为这种行为是自欺欺人的,也是十分可笑的。说给职教同仁听,一位同行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我班上有不少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都在甩手机……。看来我真是少见多怪了。

夜里失眠,瞎琢磨,又想起了这件事。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被数据化”了。人类生活原本该有的悠闲、适意、快乐、满足、幸福感等正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数据化”标志的所谓的成功。以教育为例:

外孙刚满五岁,已经参加了“英语”、“美术”、“街舞”、“乒乓球”等特长班。女儿今天下班告诉我,明天准备带外孙去试听一节“钢琴”。在陪伴外孙学特长的时候,“姥爷姥姥”、“爷爷奶奶”们见面后的第一个话题往往就是“你们报了几个班?”我随意调查一下,不报班的绝对没有,只报一个班的几乎没有,报两到三个班的属于正常范围。报了班还要考级,不考到九级以上简直不好意思往外说。

孩子上小学后,长辈们见面就会问:考试考了多少分啊?到了初中,家长们便开始相互打听:你们家孩子在年级排名多少?(排名的位次意味着能否进入重点高中)到了高中,家长们的话题是:你们的目标是一本还是二本?有的家长会故作生气状地说,我们家孩子太犟了,说如果不是985的大学就复读一年,唉,管不了他啊!(嘴里叹着气,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

可以说,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数据化”了。“数据化”扼杀了孩子的童年、童趣、童真。

孩子的世界是如此,成人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以我最熟悉的职业学校教师为例,有多少教师应付着“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职业,心里却在盘算着“要发几篇论文、做几个课题、参加教学大赛能获几等奖、干几年班主任”才能晋级职称……。近日,不止一位职教同仁给我发微信:刘校,求帮助,帮忙发一篇核心期刊文章,明年评职称,急用!

打开电视,依然是“被数据化”的世界,即使是娱乐节目也无一例外。“黄金100秒”、“开门大吉”、“幸福账单,为你买单”等面向大众的通俗娱乐节目自不必说了,就连我十分看好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也有“百人团”打分这一环节。我为这两个节目较好,为这两个节目中嘉宾精彩的点评喝彩,但我为节目的“被数据化”感到遗憾,甚至感到悲哀!在“数据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化普及、文化传承变成了技能。

董桥有一本书叫《这一代的事》,我也想写写“我们这一代的事”,可惜书名已被董桥占用了。

我们这一代(50后的,同新当选的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被数据化”,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我们的不幸?小时候,同学们的家境都差不多,物质匮乏,但精神丰富,色彩单调,但生活有趣。一个白面馒头、几块红烧肉、一本破旧的小说都可以极大地满足我们的幸福感。即使这些都没有,大杂院的一群小伙伴也能玩得十分开心,不到天黑家长大呼小叫地喊“回家吃饭”是绝不肯散开的。学习没有压力,校园生活留下美好记忆。下放到农村,“天地”果然“广阔”,人生得以磨炼,也交了一大帮朋友,至今知青战友还不断地聚会。恢复高考,不分一本二本,甚至不分本科大专中专,考上了就走。毕业后参加工作全是“组织分配”。到学校工作后,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天下午两节课后便和学生一起打排球,打到天黑看不到球了才骑着自行车回家。那时候没有评职称、技能大赛、教学大赛、绩效考核等——一句话,没有“被数据化”的压力。

时代发展了,现代化的目标提出来了,社会信息化了,没有“被数据化”的生活就该一律扬弃吗?或者说,人们的生活就必须“被数据化”吗?进一步说,为了科学、为了技术,人类就必须放弃快乐和幸福吗?倘若果真如此,是不是验证了“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这句名言的了呢?

科技的发展无法阻挡,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无法回避“数据化”,我们的日常工作也离不开“数据化”。但我以为,事业、工作与生活是可以分开的,我们的生活还是可以和“数据化”划清界限的。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提倡过一种“慢的生活”。远嫁北欧的罗敷写了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这么慢,那么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年版)。书中所描述的北欧人慢节奏的生活,自由选择的生活,专心致志做自己喜欢工作的生活,真是令我羡慕不已。当一个社会容许一个人反反复复变换自己的工作(包括受教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无论是不是“现代化”的,无论是不是“一流”的,无论是不是“发达”的,我以为,它都是最适宜“人”的社会。

曾经有人问上帝在哪里?耶稣回答:“上帝在盛开的花里,在孩子的笑脸里,在扶起泥泞中的人的手里。”其实,耶稣的话还可以继续排比下去,比如,在爱情到来时少女脸上的那一抹红晕里,在老人看着儿孙绕膝那发自内心的笑容里,在女人生产后那一瞬间的轻松里,在看着一只小猫在自己臂弯里入睡的那个午后阳光里……上帝或者说幸福无处不在,唯独不在“数据里”。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当下社会里“数据化”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是看好自己的心门,不让“它”进来。

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的当代人明智的选择。充分享受生活与努力勤奋工作同等重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确还处在“不发达”阶段。比如,我们把每周五天的工作(包括下班以后的时间)看作是正事、正本、正业,只有双休日我们才认为是无事、得闲、休息。这种一重一轻的传统习惯根深蒂固地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占用了工作时间,我们认为这是懈怠或玩忽职守,而工作占用了生活时间,我们认为这是勤奋或积极肯干。仔细想来,这是否有点本末倒置了呢?

据我所知,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的时间(包括下班后乃至节假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样,在工作时间不务正业也是绝不能容忍的)。即使是在工作时间,个人的利益也是受到多方面严格保护的。比如修建一条公路,在我国半年即可完工的,而在加拿大等国家极有可能要拖延一倍或几倍的时间,原因之一就是对工人的保护措施:寒冷到多少度以下、高温到多少度以上是不允许施工的。在北欧,如果一个职员要在度假期间忙于工作,包括老板在内的所有员工都会感到不可理解。如果这个忙于工作的职员还要在这个时间向老板汇报工作,其结果是,这位职员在这个公司的升迁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了。因为干扰了他人的度假被认为是极不礼貌、很不懂事的做法——无论你的做法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益。

想想我约朋友打牌喝酒常常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期时间,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一个不礼貌、不懂事的人,不禁羞愧不已。

由那位亲戚摇晃手机,我联想了这么多,甚至把上帝也拉进来了,我这思维也真够发散的了。

其实,和那位亲戚相比,我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前几天,我手机上的“微信运动”功能突然出现故障,走路的“数据”不再变化。我顿时心生惶恐。没有了“微信运动”的数据,我每天走8000步的既定目标何以实现?与那位“摇晃手机”的亲戚相比,我这种惶恐的不安的心态何尝不是另一种“摇晃手机”?

没有了运动数据,没有了步数计量,自己竟然忽然失去了运动的动力,这不是很可怕、很可笑的吗?

思路决定出路。晚饭后,我索性抛开手机,换上便装,到小区旁边的公园里散步。不再频频看手机中的“微信运动”数据了,看到的却是平时很少关注的场景:跳广场舞的不再年轻却颇有朝气、婀娜多姿的女人们、几处下棋打牌“战犹酣”的人群、一群歌迷围着一台播放器争相拿起话筒献艺的热闹情景、几对中年男女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苦练着拉丁舞的步子、守着一车苹果等待买主的果农、依偎在黑暗角落的情侣、牵手散步的老年夫妇……

徐州的深秋初冬,凉意甚浓,但散步过后身上暖暖的,微微有些出汗。这种闲适而惬意的感觉真好!没有“被数据化”的生活真好!

朋友,你的生活“被数据化”了吗?

2017年10月2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