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的“浮脉”到底是什么样的?此文带你读懂读通
小编导读
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学习脉诊的难度又是业界所公认的,就连脉学的开山祖师王叔和也发出“胸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感叹。
要学好脉学,不背一些脉诀怎么行?然而古今脉诀以歌诀体裁写成,犹怪世夐文隐,年移代革,其中隐藏的深意并非浅学所能窥造。因此,详细注解、翻译、阐发脉诀,对于后学者大有裨益。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学习《濒湖脉学》中的浮(阳)脉象,相信小编,本篇内容一点都不难懂,快学起来——
[原文]
浮脉惟①从肉上行,如循②榆荚③似毛轻。 三秋得令④知无恙⑤,久病逢之却可惊。
[提要]
此段讲浮脉的脉象。
[注释]
①惟:仅,只。
②循:通“揗”。抚慰;摩;抚摩。此处指轻按、轻取。
③榆荚:指榆钱。
④令:时令,季节,此处指秋季。
⑤恙:疾病。
浮脉仅呈现于机体皮肤表层,指下感觉就像轻轻地抚摸在榆荚或羽毛上。在秋季如见到浮脉是没有疾病的表现,久病的人见到浮脉可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需要注意。
浮脉的形成,多因外邪侵袭肌表,体内卫阳之气抵抗外邪则正气外充,阳气浮越,鼓于表而致。故浮脉脉位表浅,轻指力即可应指。若久病之人,出现浮脉,就要考虑是否气血阴阳耗伤严重,阳气大伤,虚阳外越不能内守之危象,此时脉浮大而无力。
【解析】
[原文]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①。拍拍②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③。
浮脉轻平似捻④葱,虚来迟大豁然⑤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提要]
此段讲与浮脉相类似脉象的鉴别要点。
[注释]
①芤:音kou,葱的别称。此处指芤脉,一种浮大而中空的脉象。
②拍拍:指脉象搏动有力。
③悠悠:缓慢之意,形容脉象从容不迫,去势和缓。
④捻:按之意。
⑤豁然:开通、开阔之意。此指脉象空豁无力。
浮脉似水中的漂木,浮大中空为芤脉;来势汹涌如波涛拍岸,去势减缓而衰弱的为洪脉;浮取迟大且按之空豁,寸、关、尺三部皆无力为虚脉;浮而轻柔无力且脉体细小的是濡脉;若出现散脉,则脉体浮大而散,似扬花飘落,至数不匀,行踪难定。
浮脉的相类脉有:洪脉、虚脉、濡脉和散脉。一般的“浮”脉,有如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轻缓地飘动着。如果浮而显大,稍重按却有一种中间空虚的感觉,这叫作“芤”脉,黎民寿在《决脉精要》里说:“如捻葱叶,则混于芤脉矣。”后世医家也多用“葱叶”来形容芤脉,说明芤脉血少脉空;如果脉浮而拍拍地搏动有力,这叫作“洪”脉。“洪”脉,在触手的时候(来时)虽然感觉有劲,但当它下落(去)的时候,却又慢慢地减弱了。正常的“浮”脉,比较轻缓而平和,有如捻着葱管,劲不太大。假使脉浮而搏动迟缓,虽觉稍大,却是空豁无力的,这叫作“虚”脉;假使脉浮而柔弱细小,这叫作软脉(即濡脉);至于脉来漫无根蒂,去来不明,好像飞散无定的杨花一样,这是“散”脉了。
【解析】
[原文]
浮脉为阳表病居①,迟风数热紧寒拘②。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提要]
此段讲浮脉的主病。
[注释]
①居:位于。
②寒拘:拘,限制、约束。寒拘,指由于寒邪凝滞,肌表筋脉掏紧、牵强不伸之意。
浮脉为阳脉,多主表证。浮兼迟多主中风,浮兼数主热病在表,浮兼紧主寒邪外束。浮而有力多主风热,浮而无力见于久病多主血虚。
浮脉是出现在肌肉浅层的脉象,手指不须用力便可摸到。临床诊察浮脉,最主要的是从有力和无力来分辨,有力,多为风、寒、痰、热等病邪的征象;无力,则属于气血虚损的多。因此,浮脉虽多主表,但并不是说凡见表证则必现浮脉,或凡是见浮脉都为表证。临床上当结合病人体质、患病深浅和病邪性质详细分析之。
【解析】
[原文]
寸浮头痛眩①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②土衰兼木旺③,尺中溲便④不流通。
[提要]
此段讲寸关尺三部见浮脉之主病。
[注释]
①眩:症状名。指眩晕。
②关上:即关部,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关部位于桡骨茎突处。
③土衰兼木旺:指肝旺脾虚。
④溲便:溲,指小便。便,指大便。此处泛指大小便。
若浮脉见于寸部,常为头痛眩晕,或见于风痰之邪聚于胸中。若浮脉见于关部,则多为脾虚肝旺。左关浮,主肝阳有余;右关浮,主脾气偏衰。两尺见脉浮,主肾气衰,可见二便不利。
寸、关、尺三部,可以诊察上、中、下三焦的病变。所以,风邪在上,扰动清窍,则可见头痛、目眩。风热痰浊聚积在胸膈,则上焦气机不畅,此二者皆可于寸部见浮脉。脾胃属中焦,脾气虚弱、鼓动无力,又被肝气所乘,关部脉多见浮;肾和膀胱属下焦,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大小便不通,尺部脉多见浮。
[解析]
好 · 书· 推 · 荐
濒湖脉学精注精译精解
《濒湖脉学》是明代李时珍所编撰的一部脉学专著,撰于1564年。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七言歌诀”,详细描述浮、沉、迟、数等27种脉象,每种脉象由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分部诗等组成。后半部分为“四言歌诀”,为其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根据宋代崔嘉彦的《紫虚脉诀》加以删补而成。《濒湖脉学》系统总结了脉象、脉理、脉法、脉形、五脏平脉、妇儿脉和真脏脉的脉象及其意义等。原著采用歌诀的方式,体例齐整,内容切合临床,读起来押韵上口,易学好记。该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促进中医脉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适用于研究中医诊法的专业人士和初学者作为入门指导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