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的“浮脉”到底是什么样的?此文带你读懂读通

最权威的中医药精品知识,就在悦读中医
把时间交给阅读

小编导读

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学习脉诊的难度又是业界所公认的,就连脉学的开山祖师王叔和也发出“胸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感叹。

要学好脉学,不背一些脉诀怎么行?然而古今脉诀以歌诀体裁写成,犹怪世夐文隐,年移代革,其中隐藏的深意并非浅学所能窥造。因此,详细注解、翻译、阐发脉诀,对于后学者大有裨益。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学习《濒湖脉学》中的浮(阳)脉象,相信小编,本篇内容一点都不难懂,快学起来——

浮(阳)
(一)体状诗

[原文]

浮脉惟①从肉上行,如循②榆荚③似毛轻。  三秋得令④知无恙⑤,久病逢之却可惊。

[提要]

此段讲浮脉的脉象。

[注释]

①惟:仅,只。

②循:通“揗”。抚慰;摩;抚摩。此处指轻按、轻取。

③榆荚:指榆钱。

④令:时令,季节,此处指秋季。

⑤恙:疾病。

[译文]

浮脉仅呈现于机体皮肤表层,指下感觉就像轻轻地抚摸在榆荚或羽毛上。在秋季如见到浮脉是没有疾病的表现,久病的人见到浮脉可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需要注意。

浮脉的形成,多因外邪侵袭肌表,体内卫阳之气抵抗外邪则正气外充,阳气浮越,鼓于表而致。故浮脉脉位表浅,轻指力即可应指。若久病之人,出现浮脉,就要考虑是否气血阴阳耗伤严重,阳气大伤,虚阳外越不能内守之危象,此时脉浮大而无力。

【解析】

(二)相类诗

[原文]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①。拍拍②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③。

浮脉轻平似捻④葱,虚来迟大豁然⑤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提要]

此段讲与浮脉相类似脉象的鉴别要点。

[注释]

①芤:音kou,葱的别称。此处指芤脉,一种浮大而中空的脉象。

②拍拍:指脉象搏动有力。

③悠悠:缓慢之意,形容脉象从容不迫,去势和缓。

④捻:按之意。

⑤豁然:开通、开阔之意。此指脉象空豁无力。

[译文]

浮脉似水中的漂木,浮大中空为芤脉;来势汹涌如波涛拍岸,去势减缓而衰弱的为洪脉;浮取迟大且按之空豁,寸、关、尺三部皆无力为虚脉;浮而轻柔无力且脉体细小的是濡脉;若出现散脉,则脉体浮大而散,似扬花飘落,至数不匀,行踪难定。

浮脉的相类脉有:洪脉、虚脉、濡脉和散脉。一般的“浮”脉,有如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轻缓地飘动着。如果浮而显大,稍重按却有一种中间空虚的感觉,这叫作“芤”脉,黎民寿在《决脉精要》里说:“如捻葱叶,则混于芤脉矣。”后世医家也多用“葱叶”来形容芤脉,说明芤脉血少脉空;如果脉浮而拍拍地搏动有力,这叫作“洪”脉。“洪”脉,在触手的时候(来时)虽然感觉有劲,但当它下落(去)的时候,却又慢慢地减弱了。正常的“浮”脉,比较轻缓而平和,有如捻着葱管,劲不太大。假使脉浮而搏动迟缓,虽觉稍大,却是空豁无力的,这叫作“虚”脉;假使脉浮而柔弱细小,这叫作软脉(即濡脉);至于脉来漫无根蒂,去来不明,好像飞散无定的杨花一样,这是“散”脉了。

【解析】

(三)主病诗

[原文]

浮脉为阳表病居①,迟风数热紧寒拘②。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提要]

此段讲浮脉的主病。

[注释]

①居:位于。

②寒拘:拘,限制、约束。寒拘,指由于寒邪凝滞,肌表筋脉掏紧、牵强不伸之意。

[译文]

浮脉为阳脉,多主表证。浮兼迟多主中风,浮兼数主热病在表,浮兼紧主寒邪外束。浮而有力多主风热,浮而无力见于久病多主血虚。

浮脉是出现在肌肉浅层的脉象,手指不须用力便可摸到。临床诊察浮脉,最主要的是从有力和无力来分辨,有力,多为风、寒、痰、热等病邪的征象;无力,则属于气血虚损的多。因此,浮脉虽多主表,但并不是说凡见表证则必现浮脉,或凡是见浮脉都为表证。临床上当结合病人体质、患病深浅和病邪性质详细分析之。

【解析】

(四)分部诗

[原文]

寸浮头痛眩①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②土衰兼木旺③,尺中溲便④不流通。

[提要]

此段讲寸关尺三部见浮脉之主病。

[注释]

①眩:症状名。指眩晕。

②关上:即关部,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关部位于桡骨茎突处。

③土衰兼木旺:指肝旺脾虚。

④溲便:溲,指小便。便,指大便。此处泛指大小便。

[译文]

若浮脉见于寸部,常为头痛眩晕,或见于风痰之邪聚于胸中。若浮脉见于关部,则多为脾虚肝旺。左关浮,主肝阳有余;右关浮,主脾气偏衰。两尺见脉浮,主肾气衰,可见二便不利。

寸、关、尺三部,可以诊察上、中、下三焦的病变。所以,风邪在上,扰动清窍,则可见头痛、目眩。风热痰浊聚积在胸膈,则上焦气机不畅,此二者皆可于寸部见浮脉。脾胃属中焦,脾气虚弱、鼓动无力,又被肝气所乘,关部脉多见浮;肾和膀胱属下焦,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大小便不通,尺部脉多见浮。

[解析]

好 · 书· 推 · 荐

濒湖脉学精注精译精解

《濒湖脉学》是明代李时珍所编撰的一部脉学专著,撰于1564年。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七言歌诀”,详细描述浮、沉、迟、数等27种脉象,每种脉象由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分部诗等组成。后半部分为“四言歌诀”,为其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根据宋代崔嘉彦的《紫虚脉诀》加以删补而成。《濒湖脉学》系统总结了脉象、脉理、脉法、脉形、五脏平脉、妇儿脉和真脏脉的脉象及其意义等。原著采用歌诀的方式,体例齐整,内容切合临床,读起来押韵上口,易学好记。该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促进中医脉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适用于研究中医诊法的专业人士和初学者作为入门指导参考。

扫描二维码,试读濒湖脉学

END

(0)

相关推荐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9期):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 ...

  • 1195李时珍脉象学习图谱总图

    第一章新型脉象图模型设计 一.单脉象图模型 二.相兼脉象图模型 三.怪脉图模型 附:寸口持脉图与三部九候定位法 第二章 27种脉象图与所主病证 1.浮脉(阳) 2.沉脉(阴) 3.迟脉(阴) 4.数脉 ...

  • 2020-01-04

    来源  佳明经方日记 一,[浮脉] 浮脉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看上面的浮脉模式图,脉居于浮位,浮取时有力,中取时力减,沉取时力弱. 这叫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是位置脉,只看脉所在的位置,只要脉在浮的 ...

  • 常听到的“沉脉”到底是什么样的?此文带你读懂读通

    小编导读 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学习脉诊的难度又是业界所公认的,就连脉学的开山祖师王叔和也发出"胸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感叹. 要学好脉学,不背一些脉诀怎么行?然 ...

  • 常听到“张裕解百纳”的“解百纳”到底是什么?

    相信不少人对葡萄酒的最初印象就是"张裕解百纳",小编也一样.尽管从小就听过,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解百纳"到底代表着什么,直到学习了葡萄酒,才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名 ...

  • 常听到“阳陵泉”这个穴位,有什么用?医生从三点来详细分析

    阳陵泉确实是比较重要的穴位. 它在我们的小腿外侧的上部,靠近膝盖的位置. 我们的腿每天都在走,即使是坐着的时候,肌肉也是紧张的,很容易劳损,扭筋,从而出现不舒服. 而针灸医生在治疗腿部肌肉筋骨疼痛的时 ...

  • 我们常说的'PK'到底是哪两个单词?这么多年你一直都想错了!

    原来还小的时候,那个时候幼稚,总会跟人说'来!PK鸭!' 那说了这么久的PK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PK=player kill player kill 对战:对抗 击败:淘汰 比较(一般是两件对等的事物 ...

  • 小宝宝口中常有的“小白点”到底是什么?

    医学论坛网视频号 开播啦! 在这里你将看到 权威的专家访谈 前沿的医学进展 及时的政策动态 全面的医学知识 每周一三五的17:00 不见不散! 点击下方视频 记得点赞.关注.分享哦~ 3月中旬,26岁 ...

  • 中国人常说“三山五岳”,三山五岳到底是指哪几座山,你知道吗?

    古往今来,咱们中国人对"山"一直都有特殊的情感,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所以如今很多国人有时间了,甚至是周末,都会选择去更高望远.在我国有几座山一直被世人所 ...

  • 古玩行常说的“西玛”到底是指什么?与“赤玉”、“赤琼”又有何关联?

    红色玛瑙"算盘子"的出现,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应该出现于公元2600年前印度河谷的哈拉帕和两河流域的乌尔王墓.中原最早有实物出土记录的是北方夏家店和商晚殷墟遗址.这种类型的珠子从 ...

  • 179篇:高仙芝和封常清死的到底冤枉吗?

    本文合计5200字,预计阅读时间18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79篇 高仙芝和封常清死的到 ...

  • 【科普】CG行业常说的DCC到底是什么意思?

    --  微资讯 · 微课程  -- 利用零碎时间,走上超神之路! 正文 CG行业有非常多的一些缩写词汇,从国外引入国内,有很多人其实不懂什么意思,就是跟着别人说自己也说,或者只是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