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兴,中共党员,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刘沟村人,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现任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2011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主要科研成果有:1、《河南可持续发展》一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35万字,河南省科委软科学课题);2、《迈向21世纪的大别山经济》一书副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12月,32.4万字,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科学论》一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30万字),此外还承担研究报告及省部级课题47项。近几年,适应省直单位、基层、企业、高校特别是领导干部培训和中心组学习的需要,开出了多种讲座题目,受到了各地干部群众和高校学生的广泛好评。
这几天看了大家对九重历史文化的追寻探索,知道了九重自汉时就有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水堰工程,表明九重是与治水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名镇,我作为一个九重人十分高兴。在南水北调渠首之阳兴建九重阁,是件大事,是件幸事,是件盛事。新阁落成必将成为新时代的标志,也定会如其它天下名阁名楼一样永载民族文化大观。我们应当在基本理清九重堰、九重院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九重文化,升华九重精神,阐释县委政府命名九重阁之深意。我自己不是搞历史文化专业的,学养肤浅,涉及考证,不敢发言。这里就九重文化与南水北调的关系补充几点看法,也算是参与大家的讨论。一是陶岔九重一带治水文化如日月辉煌,南水北调在这里摆开战场有天地神助。我十六七岁曾到陶岔工地推车干活,记得工地上就有“三山脚下摆战场,誓叫丹江向北流”的标语,陶岔渠首就建在汤山、禹山、朱连山三山脚下,三座历史文化名山呈品字型摆开,而建渠首闸的小村庄刚好叫陶岔,渠道河流分岔的岔,九重人一说起这些来都感到神奇。记得元成前不久做重修九重阁记有描述,登临九重阁上,可以感知“商汤牧民、大禹治水、丹朱锁蛟,”九重陶岔这一片土地与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就是这样密切。商汤大禹人们都熟知,丹朱外地人可能不太清楚,作为尧帝之子,丹朱受封治淅域,引领百姓除水患,后人为了纪念丹朱,将其名字一分为二,一字给水曰丹江,一字给山曰朱连,可以说这是九重独有的历史文化。我们应通过“三山文化”、“九重文化”的挖掘和提炼,力求达到“一阁飞来九重顶,宛西三山皆成名”的效果。二是九重老百姓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贡献可歌可泣。九重镇作为南水北调三千里长渠第一镇,这里的广大群众对国家在自己的家乡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十分高兴、十分自豪、十分骄傲,需要上工劳动,他们争先恐后;需要献出工程用地,他们无怨无悔;需要接收库区移民,他们热情欢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更好地安迁丹江口水库移民,省里决定把九重等两个公社整建制从邓县划给淅川县,九重的每个村都接收几百口移民。在人多地少背景下,九重老百姓没有任何怨言,更没有向国家讲任何价钱。九重人为了南水北调可以说是户户出劳力,家家让土地,村村接移民。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我少不懂事,不知道村子里为啥不断有不认识的人一户一户搬到我们村里来,有叫田叔的,有叫黄叔的,有叫侯叔的,有叫党叔的,而且全村人都义务帮他们修建房屋、解决困难。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他们都是从青海或湖北返迁的移民,投亲靠友进了我村。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是九重一带的老百姓为一批又一批丹江口库区移民张开了温暖的怀抱。三是九重人民为一泓清流永续北送提供了良好环境。作为千里长渠的渠首镇,九重人已经把南水北调视作生命,把保证水质作为九重人永恒的使命。作为水利工程,通水以后路更长。经济要发展,生态要保护,决不能让一滴脏水进入南水北调大渠,这是淅川县委政府的严格要求,也是九重百姓的自觉选择。现在要命名的九重阁所在地,前些年还是一座水泥厂。从这个角度看,修复汤山头,兴建九重阁,又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实现淅川生态立县标志性工程。九重镇近几年不仅拆除了有污染的厂子,而且在农业发展方面也树立新观念,严格控制面源污染,金银花中草药、软籽石榴种植等正在成长为有希望的新产业。几年前我带领一个课题组研究南水北调精神,总感到有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南水北调开展。南水北调过程有很多方面都属于“世界第一”或“天下第一难”,但是在工程全线开工后很快就建成通水了,尤其是我们河南,移民规模那么大,利益关系那样复杂,具体任务那样艰难,但从全面动员开始,国家原定的四年任务两年真就完成了,连联合国考察团都夸奖为奇迹。这种奇迹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种精神、这种力量到底怎样归纳概括?记得时任九重镇党委书记的徐虎同志在座谈时说了一句话,“国家造福人民,人民热爱国家。”我想这就是九重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总结。人民群众最明白大道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勇于干大事业,谋划大工程,搞重大水利建设,自然就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热爱。我想,这就是当今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南水北调过程中的淅川移民精神,这也就是在汤山顶上修建九重阁要展现的“九重精神。”(说明:标题是编辑添加的,没有征求作者本人意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
编辑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