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传递北京奥运圣火的洋道士,走了

2021年2月18日凌晨,著名汉学家、道教研究权威学者施舟人教授在家人的陪伴下,于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医院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87岁。

追忆逝者,我们不应只停留在“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精通中国话的洋道士”这些冷冰冰的标签上,更应看到标签背后这位学者秉持的笃学之心。

施舟人:1934-2021

1934年,祖籍荷兰的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在瑞典出生。他年幼时,家里摆放的一件中国瓷器开启了少年对远东古国的原始想象。

1952年,荷兰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远东美术展览。展厅里精美绝伦的中国艺术品,让年轻的施舟人兴奋不已。“太丰富、太美丽、太了不起”的中国文化,透过冰冷的文物,和这位青年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年10岁的施舟人

中学毕业后,施舟人奔赴法国巴黎深造,先后学习了中文、日文、远东美术史等。

1958年,对知识的渴望使他邂逅了汉学家康德谟和石泰安,让这位“远东迷”走上了中国道教的研究之路。自此,学徒Kristofer开始转变为学者施舟人。

他的治学之路充实却不免艰辛。正如施舟人后来回忆的:

每个周六早上,老师会让我们看《道藏经》,用的是原始资料,不用课本。

我们一起念当时课堂上很少用的书,像《老子道德经》及王弼、河上公和想尔注,《淮南子》《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等。

这种严格的学术训练,为他日后的汉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施舟人以《汉武帝内传》获得了博士学位。同年,他接受了石泰安教授的建议,远赴中国台湾进行田野调查。青年施舟人离少年时的瑰丽梦想更近了一步。

“我绝不躲在外部看中国。”这句话中的“外部”二字,并非指地理空间层面的“外部”,而是指文化认知范畴的“外部”。

在台湾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施舟人认识到,只有亲身投入到道教中,才能真正了解道教,了解中国文化。“我认为学一种新文化无法从外部做调查。”秉持着这样的信条,施舟人选择成为道士,近距离体验道教。

正一派道士

1964年,施舟人拜著名正一派道士曾赐、陈聬和、陈荣盛为师,开始了他的道士学徒生涯。这位青年学者,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并非一时兴起的“体验派”。

从收拾布置道场、敲锣鸣笛、学说闽南语、学唱南音声腔入手,到念经行礼、跪拜礼首、执板行香等为止,此后4年里,施舟人全面学习体验了道教斋醮仪式。

1968年,他被正式授箓,法号“鼎清”,成为真正的正一派道长

“洋道士”施舟人

对施舟人来说,授箓并非终点,他早已决定,未来的人生要“青灯黄卷长相伴”。在1970年返回法国之前长达7年的时间里,施舟人在台湾一直以“道士”的身份自处。

此7年间,他不仅亲身学习体验了台湾道教的仪式、制度等文化,还搜集了许多祖传道教科仪秘典及民间流传的戏曲唱本带回法国。

道家经典《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回复惠子曰:“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纵观施舟人一生,他最感兴趣的,正是这样的“瓠樗无用”之事。

1972年,回到巴黎的施舟人被任命为法国高等研究院的博导。随后,他开始用法语创作《道体论》

由于有在台湾当道士的一手经验和从台湾带回的丰富资料、手稿,1982年《道体论》一经出版即引起学界轰动,被译成多种西方文字。

《道体论》法语版

如果说《道体论》还算学者“著书立说”,有一定功利性,那么《道藏统考》项目可谓是施舟人沉浸于“瓠樗”之事的最佳例证。

20世纪70年代,施舟人成立了欧洲汉学学会,申请到了欧洲科学基金会资助,他在多所欧洲顶尖研究机构组织人马,来整理1500多种道家文化经典。

然而,这个项目任务量过于惊人。6年过去,基金告罄,但1500多种道家文化经典中仅有一半整理完毕。施舟人毅然决定,自己做完剩余的另一半。

在学生傅飞岚的帮助下,这项宏大的项目终于在本世纪得以完成。至此,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典籍首次得到全面梳理,其网络版对公众免费开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来说,这着实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道藏通考》实体版

施舟人用了近30年的时间完成了《道藏通考》。做完之后,人已初老。“有了它,我就可以做进一步研究了,做到100岁退休。”施舟人坦言:“我做了快30年,但这个时间完全不算多。文科研究像是做手工,要慢慢做,急不得也催不得。”

除了《道体论》和《道藏通考》,20世纪70年代,施舟人还主持开展了另外一项伟大的事业——“五经”翻译项目。70年代末,施舟人邀请饶宗颐到法国讲学。

1978年,经过多番交流,两人在巴黎大学高等学院决定成立一个“五经”翻译项目。“五经”者,“诗、书、礼、易、春秋”也。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施舟人和饶宗颐·2009年

经过多年奔走,翻译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由施舟人主持、孔子学院总部给予支持。这一项目集合了饶宗颐、袁行霈、汤一介、李学勤、许嘉璐、杜维明、包弼德、裴宜理等当代国内外著名学者。

“汉学要回到中国本土。就像耶路撒冷有一个国际圣经研究机构,‘五经’翻译也需要一个常设研究院,而且要无限期地做下去。希望我能在100岁的时候看到翻译完成。”

遗憾的是,作为项目的倡导者和主持人,施舟人终是没能坚持到百岁那一刻。

2001年, 施舟人受聘成为福州大学特聘教授,举家迁居中国福州。为了帮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建立起中西交流的文化桥梁,施舟人2003年创立了福州大学世界文明研究中心。这个中心还有个别致的称呼——“西观藏书楼”

福州大学西观藏书楼

西观藏书楼的命名源于汉代著名皇家藏书楼“东观”,同时兼有“西方景观”之义,目的在于“为中西文明交流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进而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开展中西文明比较研究”。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西方经典文献的图书馆。

施舟人希望能在10年时间里,打造出一个拥有10万册重要西方经典的西方典籍中心。因此,西观藏书楼落成后,他与妻子率先捐赠了两万多册图书。

这两万余册英、法、德、荷兰、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拉丁等西语文化典籍涵盖面异常广阔,其中多半是施舟人的个人珍藏,还有一些是16世纪以来的珍本图书,也是施舟人的心爱之物。

2004年,为表彰施舟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中国政府授予施舟人在华外国专家最高荣誉——友谊奖。

2005年,施舟人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2008年,施舟人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在厦门的传递。2011年,施舟人荣获第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以表彰他在介绍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大贡献。

2008年施舟人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有很多人问我,你这的书是拉丁文、希腊文,谁看呢?书在,终究会有人来学,这是我的信仰。”

关于西观藏书楼,施舟人曾如是说。书在,终究会有人来学。文化在,终究会有人来传承。一生献给“无用”之事的施舟人,千载之后,功绩自有后人传说。

编辑说明

校对 / 欧皇喵

封面 / 子非鱼

排版 / 火车便当

(0)

相关推荐